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59:21

届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我国正在加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与企业养老保险分道运行的“双轨制”合并为“单轨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双轨”并为“单轨”的改革体现了(  )</p><p>①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p><p>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p><p>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p><p>④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p><p>试题分析:养老保险“双轨”并为“单轨”的改革,体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故②③符合题意;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保护与活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古村大会”于2015年11月19~21日在浙江乌镇举行。</p><p>材料 乌镇的闻名得益于它一直努力坚持打造文化名镇,保留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不断提升保护开发的品质和内涵,创造了古镇保护开发的“乌镇模式”。今天的乌镇,传承着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呈现着江南水乡古镇的魅力。同时,乌镇也紧跟时代和世界的步伐,不断创新,在文化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漂亮的动作;如改造古戏台,打造乌镇文化创意区等,开拓了乌镇文化发展的新境界。</p><p>根据材料,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乌镇是如何打造文化名镇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5分)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实质是“扬弃”。乌镇打造文化名镇立足于自身的“江南水乡”等文化特色,既保持了自身文化的延续性,又注重对品质和内涵的提升,实现了对文化的推陈出新。(3分)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乌镇打造文化名镇合理地传承了“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等积极因素。(4分)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乌镇打造文化名镇紧跟时代和世界的步伐,不断创新发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4分)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乌镇为打造文化名镇,与时俱进,在文化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漂亮的动作,开拓了乌镇文化发展的新境界。(4分) </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树立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乌镇是如何打造文化名镇的,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可以从辩证的否定观实质、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的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2015年10月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p><p>材料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为鸿篇巨制、精品佳作的产生提供条件和土壤,为作家、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劳动输送养料和激发灵感,使我国的文艺创作者形成充沛的创作激情和旺盛的艺术生产力,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p><p>(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阐释我国文艺“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的原因。</p><p>(2)结合材料,请你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 </p><p>①世界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我国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为鸿篇巨制、精品佳作的产生提供条件和土壤,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4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我国文艺百花竟放和蓬勃发展,与艺术家们对我国大变革、大发展时代的正确认识、主动创造和自觉选择密不可分。(4分)③人能够能地改造世界。我国文艺蓬勃发展,是艺术家们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以及充沛的创作激情和旺盛的艺术生产力的直接结果。(4分)</p><p>(2)(9分)①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文艺发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3分)②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出高质量的精品力作。(3分)③立足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汲取营养。(3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阐释我国文艺“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要从物质决定意识的角度入手;然后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思考,具体可以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角度分析,并结合材料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p><p>(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属于措施类试题。此题比较开放,要求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提出建议,学生注意提出的建议主题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从唯物史观看,《刑法修正案(九)》的通过旨在(  )</p><p>①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p><p>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p><p>③不断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的矛盾 </p><p>④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唯物史观看,《刑法修正案(九)》的通过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①②符合题意;《刑法修正案(九)》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无关,故排除③④;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拉弗曲线是用来描述税率与税收之间经济关系的图形,因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提出而得名。从哲学角度看,拉弗曲线启示我们(  )</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41f8793f/SYS201801021824242138792340_ST/SYS201801021824242138792340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①要把握好事物量变的“度”        </p><p>②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p><p>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p><p>④要规范分配关系,制定合理分配政策</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上述图像可以知道,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效益的提升,这其实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故①正确;同时这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③;④不是哲学启示,故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今后还要逐步提高。到2017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这样做的依据是( )</p><p>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p>②发挥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作用 </p><p>③经济基础要适合上层建筑的要求 </p><p>④注意事物的两面性,全面看问题</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p><p>试题分析:材料中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且支付比例将不断提高,是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坚持正确价值观的要求,故①②正确;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故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全面看问题,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题。</p><p>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陋37年之后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重视。</p><p>材料  城市之痛</p><p>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p><p>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是对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正确反映。城市工作发展牢固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自觉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利于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幸福,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要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角度入手;然后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