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58:59

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二诊模拟(3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p><p>材料一  “悲情”与“欢乐”之辩</p><p>端午节临近,有人说端午节屈原投江是一个悲壮的日子,不能说快乐;另一方则说端午不止是纪念屈原,还有划龙舟、包粽子,是一个欢乐的日子。</p><p>有关媒体在一档文化类节目中认为:“悲情节日也应有快乐”,对于类似传统节日,只看到悲情的一面,看不列欢快的一面,显然是一种偏见式的文化理解。欢乐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而悲情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快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更不是毫无底线的喧嚣、热闹甚至“娱乐至上”。否则,“端午节快乐”、“清明节快乐”在“朋友圈”中流行,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元素;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被广场舞叨扰……诸多让人“感觉怪怪”的举动,就会与节日环境要求、文明诉求和伦理道理相去甚远,无疑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没落。</p><p>材料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p><p>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p><p>(1)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有关媒体所陈述的关于“悲情节日也应有快乐”的观点的合理性。</p><p>(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p><p>(3)班级举行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辩论赛,请拟定两组辩题。(每组10〜20个字,符合辩论赛要求)</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传统节日文化中有悲情的一面,也有快乐的一面,要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节日文化,防止文化偏见。</p><p>②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属性。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欢乐与悲情也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悲情之中既包含了人们对先辈的怀念,也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欢乐的追求。</p><p>③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悲情与欢乐也应该有所区别,应当悲情严肃的就应当悲情严肃,不能为欢乐而欢乐,更不能“娱乐至上”。</p><p>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传统节日文化中悲情与欢乐的同一是以二者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双方的斗争性也寓于同一性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悲情与欢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p><p>(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②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④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p><p>(3)示例:①“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实践”与“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宣传”。(或“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实践还是重在宣传”)②“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学生有价值”与“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学生无价值”。(或“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学生有无价值”)③“长征精神源于实践”与“长征精神源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或“长征精神源于实践还是源于传统文化”)要求:主题要明确,与长征精神相关;能体现正反双方的观点。</p><p>【解析】本题分别以“悲情节日是否应有快乐”和“弘扬长征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分析“悲情节日也应有快乐”的合理性,考生可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节日,避免文化偏见;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传统节日的悲情之中也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欢乐的追求;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传统节日文化中应当悲情严肃的就应当悲情严肃,不能为欢乐而欢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悲情与欢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等角度来回答。</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红色基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滋养,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途径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等角度来回答。</p><p>(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围绕“弘扬长征精神”这一主题,考生可发散思维,从 “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实践还是重在宣传”“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学生有无价值”等方面设置辩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明清时期皇帝为“演试亲耕”划出的一块土地恰好“一亩三分”,后来“一亩三分地”被人们引申为“自己的小地盘”之意。有人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各个地区谁先跳出“一亩三分地”,谁就能加快创新发展,谁也就能更好地种好“一亩三分地”。这一观点</p><p>A. 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p><p>B. 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要求</p><p>C. 表明坚持联系观点就能推动是事物发展</p><p>D. 说明价值选择决定人的价值判断</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选;“谁先跳出‘一亩三分地’,谁就能加快创新发展”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要求,B项正确;“坚持联系的观点就能推动事物发展”观点绝对,③不选;“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说,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下列与“慎独慎微”哲学寓意相近的观点是</p><p>①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p><p>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p><p>③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p><p>④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汉·王符《潜夫论·贤难》</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慎独慎微”强调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强调了量变会引起质变的观点,①应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的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没有强调量变质变的相关观点,②不选;“被之僮僮,夙夜在公”强调从早到晚,忙于公务,没有体现量变质变思想,③不选;“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强调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④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2017年1月29日至2月7日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则让改良版的“飞花令”又火了一把。这表明</p><p>①中华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具有包容性   </p><p>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强烈共鸣</p><p>③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中发展   </p><p>④改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途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①不选;古时的“飞花令”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又火了一把,这说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强烈共鸣,②正确;《中国诗词大会》让改良版的“飞花令”又火了一把,这说明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中发展,③正确;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是亚洲形势错综复杂的一年,各类突发事件不断,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关系面临新的考验。我们坚持“结缘不结怨、结伴不结盟”,将亲诚惠容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巩固了与各国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其原因在于</p><p>A.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优先发展权</p><p>B. 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p><p>C. 始终以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p><p>D. 坚持互利共赢,在国际交往中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利益共同点</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并没有优先发展权,A项不选;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并不是我国巩固了与各国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关系的原因,B项不选;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C项错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巩固了与各国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关系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积极寻求各国利益的共同点,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这句朴实的大白话,其实有很深的内涵。落实总书记这一号召,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p><p>①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态度,求真务实   </p><p>②正确行使决策权,相互协调,科学决策</p><p>③大兴调查研究之法,坚持群众路线     </p><p>④坚持党的领导,执政兴国</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是强调领导干部要参加实践,求真务实,①正确;“扑下身子,狠抓落实”强调的是怎么执行,“正确行使决策权,科学决策”强调是如何决策,二者强调不同方面,②不选;“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要求政府领导干部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③正确;政府领导干部是“行政”而不是“执政”,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序推进,2016年初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较好。上述数据和成绩充分表明</p><p>①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    </p><p>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p><p>③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p><p>④2016年我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根本性突破</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服务业引领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①正确;材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③正确;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②不选, “取得根本性突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p><p>材料一  从长远看,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问题主要体现在:环保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环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拨款建设,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p><p>材料二  2016年11月17日,石家庄展开了"2016利剑断污”行动,要求除承担居民供暖和保民生等重点任务的生产线外,全市所有钢铁、水泥、焦化、铸造、玻璃、陶瓷、钙镁行业全部停产。对全市制药、化工、包装印刷、家具等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同时,实行双号24小时限行,在行动期间市民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交。然而,由于政府长达最少45天双号24小时限行的做法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引发了一些人的不满;限产的企业中也包括一些达到国家环保法规定排放标准的企业,这些企业也有怨言。</p><p>(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实现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减少怨言?</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强化监管和服务,完善环保产业政策、标准体系和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的环保产业政策导向,减少行政干预。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吸引更多资金进入环保市场,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集约化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⑤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引导环保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与国际接轨。 </p><p>(2)公民: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依法有序政治参与。②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政府决策过程。政府:①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人民负责原则;②审慎行使权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主动征求民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p><p>【解析】本题以大气污染防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对外开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民主决策、政府的宗旨及原则、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考生可从材料中找寻相关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如针对“环保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可提出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针对“环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可提出环保企业要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针对“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拨款建设,政府补贴营运”可提出要坚持市场化的环保产业政策导向;针对“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可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针对“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可提出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导环保企业“引进来、走出去”。</p><p>(2)怎样才能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考生可从公民与政府两个角度来考虑。从公民的角度,考生可从公民要依法有序政治参与,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等角度回答。从政府的角度,考生可从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审慎行使权力,要科学决定、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等角度来回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二诊模拟(3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