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新校届高三政治4月份阶段性自测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年志愿者”“法制网友”“治安劝导队”……这些治安志愿者队伍配食公安机关随时发现违法犯罪的新线索,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使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和方式从政府的“我治理”向全民共治的“我们治理”转变。这说明( )</p><p>A. 公民行使决策权参与公共安全的治理</p><p>B. 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初步形成</p><p>C. 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完全一致</p><p>D. 基层政权组织应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治安志愿者队伍“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使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和方式从政府治理向全民共治转变”,这体现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初步形成,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说法错误,公民可以参与决策,但不具有决策权,排除;C说法错误,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而非完全一致,排除;D说法错误,治安志愿者队伍不是基层政权组织,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关于“什么是富贵”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生机带到哪里。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p><p>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p><p>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p><p>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p><p>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不同的人对富贵的理解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不同的人们的实践中形成的文化不同,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正确;同时从侧面体现了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正确看待富贵,④正确;①②与材料无关。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展智慧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保护传承历史和地域文化,是为了让生活更丰富厚重,二者都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发展智慧城市应根据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把握节奏性,不要盲目铺项目、搞基建,而应给城市文化留够位置和空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p><p>①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p><p>②事物的质变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p><p>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p><p>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未体现出把握主要矛盾,故题肢①与题意不符,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事物的质变,故排除;发展智慧城市应根据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把握节奏性,这说明要尊重客观规律,故题肢③正确。人们对发展智慧城市的认识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故题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缺乏创新产品。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p><p>(1)运用生产决定消费的知识,分析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p><p>(2)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供给侧改革?</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②当前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消费。③必须推动供给侧改革,调整供给结构,从而刺激消费,拉动内需。</p><p>(2)①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②推动供给侧改革,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破解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③推动供给侧改革,需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调整供给结构,化解过剩产能,破解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p><p>【解析】本题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试题总体来看,体现了重点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其设置比较科学。</p><p>(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生产决定消费的知识,分析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着重从供给侧改革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生产决定消费,故要大力发展生产。其次,结合材料分析当前我国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消费。最后,从供给侧改革对消费的意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供给侧改革。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首先,考生可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其次,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角度分析出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破解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后,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角度分析出调整供给结构,化解过剩产能,破解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嘉诚因撤资事件陷入舆论漩涡,关于他从中国内地撤出资金转投他国以谋取更好利润的争论,一直唇枪舌剑地进行着。对于李嘉诚的投资转向,下列看法合理的是( )</p><p>① 经济全球化时代,只要在法治框架内,资本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 </p><p>② 市场经济需要讲道德诚信,撤资不具有道德的正当性,是道义失守 </p><p>③ 资本没有国界,但商人应有国家意识,以免失去与祖国一起成长的时机 </p><p>④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依靠制度自信,资本流失不用担心</p><p>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对于李嘉诚的投资转向要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只要在法治框架内,资本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又要看到商人应有国家意识,以免失去与祖国一起成长的时代,①③适合题意;②④是对材料的片面认识,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三五”规划蓝图已绘就,未来改革与创新需要魄力、定力。</p><p>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产能过剩。除钢铁行业外,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相当严重。如何化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就成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首要课题,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清理过剩产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府在债权、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最终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配置,完成经济结构调整,打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新动力。</p><p>⑴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经济稳定增长。</p><p>材料二 “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一带一路”旨在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建设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户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交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p><p>⑵结合材料二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为什么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p><p> </p></div></div>
<div><p>【答案】⑴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化解产能过剩问题。</p><p>⑵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为整个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一带一路”找到了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必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p><p>【解析】本题材料一以化解产能过剩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故本题考生可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为什么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辩证法的角度。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就是结合所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故考生可以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山市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中山海关申报出口节能灯65100只,货值59.23万人民币,后经海关现场关员查验发现该批货物都是LED灯。该公司的行为属于违反税收的( )</p><p>A. 偷税B.欠税C.骗税D.抗税</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材料“中山市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中山海关申报出口节能灯65100只,货值59.23万人民币,后经海关现场关员查验发现该批货物都是LED灯”可知该公司的行为是想骗取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因属于骗税行为。故本题答案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施手段<br /> </p></td><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果<br /> </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行为<br /> </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欺骗或者隐瞒<br /> </p></td><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缴或少缴<br /> </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偷税<br /> </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超越交税期限<br /> </p></td><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补缴<br /> </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欠税<br /> </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欺骗手段获取税收优惠<br /> </p></td><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缴或少缴<br /> </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骗税<br /> </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暴力行为<br /> </p></td><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缴<br /> </p></td><td style="width:88.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抗税<br /> </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设某商业银行在2015年吸收存款100亿元,发放贷款70亿元,当年银行存、贷款利率分别是3%和8%,其中各种开支0.5亿元。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请问该银行2015年的利润是( )</p><p>A. 1.5亿元</p><p>B. 3.5亿元</p><p>C. 4.5亿元</p><p>D. 2.1亿元</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银行利润的计算,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学生正确把握各量之间关系。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值再扣除同期消耗,所以银行2015年的利润是70×8%-100×3%-0.5=2.1亿元,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