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57:08

广东省高要市第二中学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p><p>材料一&#xa0;&#xa0;图为2012 - 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0001222d/SYS201801021908298988668339_ST/SYS201801021908298988668339_ST.001.png" width="393" height="2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3%增长至56%,发达国家已达70%-80%;现阶段,我国普通农产品不缺,部分品种供大于求,但是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不足。</p><p>&#xa0;&#xa0;&#xa0;&#xa0;&#xa0;材料二&#xa0;&#xa0;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行“三权分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p><p>&#xa0;&#xa0;&#xa0;&#xa0;&#xa0;材料三&#xa0;&#xa0;精准“绣花”,脱贫攻坚。某贫困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拟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提出方案,经过公示完善,提交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全村干群同心戮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p><p>(1)揭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谋划策。</p><p>(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一谈村民怎样通过有效参与村务管理实现当家作主。</p><p>&#xa0;</p></div></div>
<div><p>【答案】(1)信息:五年来,我国粮食连年高产;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阶段,我国粮食供给结构仍不合理。</p><p>  建议:要面向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重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三权分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8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8分)</p><p>(2)村民要坚持村支部领导;以主人翁姿态依法有序参与村务管理;通过民主选举村委会作为当家人,实行村民自治;通过提出建议意见参与村务决策;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勇于和善于行使监督权,维护村民利益。(每点2分,共12分)</p><p>【解析】本题以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为话题,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角度设计两问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如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如何参与村务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知识点。</p><p>(1)本题要求揭示材料一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出谋划策,属于发散型思维题。考生要读懂材料一的信息,五年来我国粮食高产,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并且认识到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再结合材料二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角度进行回答即可。</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三,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村民怎样通过有效参与村务管理实现村民当家做主。考生首先要坚持村支部的领导,然后就是根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环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擦、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都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方式首次探测到双黑洞合并时的引力波,这是对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验证,从而找到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上述材料进一步佐证了</p><p>①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推动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p><p>②科学理论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不断发展</p><p>③科学实验室验证引力波是否真实存在的根据</p><p>④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美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方式首次探测到双黑洞合并时的引力波,这是对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验证,从而找到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推动认识的发展,②④适合题意;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①颠倒了二者关系,排除;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p><p>①旨在通过立法保障救助人的合法政治权利&#xa0;&#xa0;</p><p>②使受助人的恶意侵权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p><p>③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xa0;&#xa0;</p><p>④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这一规定旨在通过立法保障救助人的合法权利但不是政治权利,①项错误;这一规定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而不是制度保障,④项错误;②③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920b41cb/SYS201801021910598267711498_ST/SYS201801021910598267711498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实践的效果受个体认识水平差异的限制,要紧跟别人的步伐</p><p>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p><p>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p><p>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应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漫画的寓意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等、看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勇于实践,积极进取,不断积累,才能创造价值。②④项符合题意;①③ 项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中国诗诃大会》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一档原创节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p><p>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就会发生漂移。</p><p>《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让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唤醒了人们内心的“诗和远方”。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xa0;&#xa0;&#xa0;&#xa0;&#xa0;&#xa0;&#xa0;千百年来,中国人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p><p>《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不仅让观众领略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魅力,也引发人们对各类电视节目的思考。近些年,有些电视节目“取向恶俗”“过度娱乐”,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收视爆表口碑却差。有些电视节目文化内涵深厚,口碑很好却收视平平。《中国诗词大会》能做到口碑与收视齐飞,被网友赞誉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p><p>(1)“如果人民群众不了解中国诗词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就会发生漂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p><p>&#xa0;(2)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评价经常出现“口碑”与“收视”的矛盾。有人认为“收视率高的节目就是好节目”。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此进行评析。</p><p>(3)请围绕“弘扬传统经典,莫让诗词大会成文化一阵风”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0~30字)</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国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加自信的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p><p>(2)电视节目的口碑和收视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收视率对于电视节目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失去了观众的口碑,电视节目终将会失去生命力和影响力。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像《中国诗词大会》那样,是口碑和收视的有机统一。老百姓的口碑是评价电视节目优秀与否的主要方面。题中观点割裂了口碑与收视的关系,主次颠倒,没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3)参考示例: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p><p>【解析】关于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如果人民群众不了解中国诗词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就会发生漂移。”这句话 加以说明。  </p><p>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中国诗词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国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创新性的发展,才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p><p>关于第(2)问,要求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收视率高的节目就是好节目”进行评析。</p><p>矛盾即对立统一,电视节目的口碑和收视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收视率对于电视节目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失去了观众的口碑,电视节目终将会失去生命力和影响力。好的作品是口碑和收视的有机统一。题中观点割裂了口碑与收视的关系,主次颠倒,没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关于第(3)问,要求围绕“弘扬传统经典,莫让诗词大会成文化一阵风”设计两条宣传语。</p><p>标语一定要围绕主题,要符合标语的特点,简洁明了,朗朗上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5年11月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约为6.30,假设此时美国M品牌手机在中国售价为6300元。2016年美国生产M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同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0%。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此时美国M品牌手机在中国售价为</p><p>A. 5544元    B. 5040元    C. 5600元    D. 6300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M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则它的价格应变为6300/(1+25%)=504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0%后,M品牌手机的中国售价应为5040/(1-20%)=6300元,故正确答案为D。</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变化情况</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变化后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4"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某国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元</p></td><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阶段性调整期,质疑者有之,徘徊者有之。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困难停下脚步,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这一讲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p><p>①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已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p><p>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是经济全球化弊端的主要表现</p><p>③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p><p>④各国应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并主动引领全球化的进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不能因为    一时困难停下脚步,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    方向发展。这一讲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各国应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并主动引领全球化的进程。③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在题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D。 </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高要市第二中学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