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对①②③④四幅图理解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5ff6c5ee/SYS201801021940491803205493_ST/SYS201801021940491803205493_ST.001.png" width="457"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图中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下降,Q1向Q2移动</p><p>B. B图中P为社会劳动生产率、Q为商品价值量,随劳动生产率提高,Q1向Q2移动</p><p>C. C图中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需求量,随商品价格上升,Q1向Q2移动</p><p>D. D图中P为劳动生产率、Q为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降低,Q1向Q2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说法不对,A图中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下降,商品供给量应该减少,不是Q1向Q2移动增多。B说法正确,B图中P为社会劳动生产率、Q为商品价值量,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降低,Q1向Q2移动。C说法不对,C图中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需求量,随商品价格上升,人们的需求量减少,不是Q1向Q2移动增多。D说法不对,D图中P为劳动生产率、Q为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是一种反向关系,不是正向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宗教界始终坚持爱国爱教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时俱进、团结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p><p>①我国信教群众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 </p><p>②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p><p>③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作贡献 </p><p>④我国鼓励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我国信教群众的世界观并没有发生改变,①是错误的;我国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但不鼓励人们信教,④是错误的;中国宗教界始终坚持爱国爱教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时俱进、团结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说明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作贡献,②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海洋,中国人坚如磐石。</p><p>材料一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p><p>材料二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p><p>(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利用海洋拉动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②利用海洋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③利用海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④利用海洋提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每点2分,共8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2)①中网坚持依据国际法,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维护了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自觉履行了主权国家的义务。②中国的主张捍卫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了国际法治的公平正义,有助于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③中国的主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每点3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经济经济生活知识来组织答案:“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可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角度来分析说明;“海洋可再生能源”可从利用海洋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分析说明;“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可从利用海洋提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角度来分析说明;“海运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可从利用海洋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角度来分析说明。</p><p>(2)本题要求考生综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从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方面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假定2014年一件A商品的价值是一件B商品价值的12倍,若2015年生产B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一件A商品的价值量用B商品表示应为 。假定2014年一件B商品的价格为320元,1美元可兑换6.40元人民币,若2015年人民币升值20%,其他条件不变,2015年一件B商品的价格用美元表示应为 。</p><p>A. 8件、50美元</p><p>B. 12件、55美元</p><p>C. 18件、60美元</p><p>D. 8件、60美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2015年生产B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此时一件A商品的价值相对于比原来B商品的价值又多了50%,多出了了6倍,故为18倍。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此时,1美元=6.4÷(1+20%)元人民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件B商品的价格用美元表示为320÷=60美元。该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社会总需求包括国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贸出口需求。读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我国的社会总需求曲线从AD向AD'移动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5ff6c5ee/SYS201801021940495397271295_ST/SYS201801021940495397271295_ST.001.png" width="166"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建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p><p>②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p><p>③大力兴建公共文化设施 </p><p>④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我国的社会总需求曲线从AD向AD'移动,表明价格水平未变,社会总需求增加,建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可消除人们的顾虑,促进消费的增加,大力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可促进投资增加,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不利于国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而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出口的增加,②④都不利于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林俊德……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p><p>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p><p>(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p><p>(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党员干部应怎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p><p>(3)请你结合实际,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靑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两条具体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促使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②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③发挥模范共产党员的榜样作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④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p><p>①党员干部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党员干部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创造价值。</p><p>(3)①观看党史纪录片或上党史课,帮助广大靑少年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跟党走的信念。②举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展览,激发靑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③结合实际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靑少年,引导他们把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为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p><p>【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问中强调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我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 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利于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p><p>(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党员干部应怎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考生要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方面加以分析。</p><p>(3)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要求考生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两条具体建议,考生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观看党史纪录片或上党史课、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青少年、举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展览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这就是说我们要</p><p>A.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p><p>B.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p><p>C. 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p><p>D. 抓住时机,促进质变</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要我们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B选项入选。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问题,故排除A,C选项中强调的是次要矛盾与题意无关,D选项强的是量变与质变的问题,故排除。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p><p>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p><p>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p>C.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p><p>D.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语句的大概意思是:春天雨水比较多,夏天多变幻、奇特的山峰,秋季月光比较明亮,冬季松树挺立于山岭上。说明的是不同季节具有的不同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D说明种菱、稻、荷花在深浅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故D符合题意;A体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B体现了发展的观点,C启示我们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所以三者都与材料体现的观点不一致。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