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非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p><p>材料一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反映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构成。2015年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情况</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386b2d71/SYS201801022007479958106618_ST/SYS201801022007479958106618_ST.001.png" width="300"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1、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p><p>材料二 2016年11月,我国大、中型企业 PMI 为 53.4% 和 50.1% ,分别比上月上升 0.9 和 0.2 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 PMI 为 47.4% ,低于上月 0.9 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p><p>(1)解读、概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p><p>材料三实体经济要振兴,离不开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经营环境的改善和松绑。2016 年,简政放权持续推进,进一步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p><p>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通过主动放手,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目</p><p>前,简政放权改革正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从给群众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企业有啥期盼,改革就往哪儿进。建立健全问责追责快速反应机制,对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坚决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在日益完善的监管体制下,各类实体经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p><p>(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通过依法行政,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1)经济信息:①2015年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总体平稳、不同月份略有升降;②2016年11月PMI指数略有增长,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缓慢;③PMI指数构成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中型企业发展情况好于小微企业。(每点2分,共6分)</p><p>措施: ①大、中型企业 PMI高于临界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反映通过一年多来供给侧改革,实体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向好,我国应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②小型企业 PMI低于临界点,说明小型企业发展仍然面临困难,应通过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举措,帮助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p><p>③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反映劳动力供给不足,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完善社会保障等举措促进企业劳动力的供给;</p><p>④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反映实体经济发展仍不活跃,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p><p>(2)①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市场活力。</p><p> ②政府要坚持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使改革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做出科学决策。</p><p> ③政府要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对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坚决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环境。</p><p>【解析】本题以实体经济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科学的宏观调控、资源配置、依法行政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p><p>(1)本题要求考生解读、概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第一问时,要掌握信息类试题的答题技巧,为获得高分赢得时间。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2015年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总体平稳、不同月份略有升降;2016年11月PMI指数略有增长,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缓慢;PMI指数构成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中型企业发展情况好于小微企业;考生在回答第二问时,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结合材料针对问题,考生可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分配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等角度分析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通过依法行政,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限定较小,难度不大。考生可从政府依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审慎用权,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自觉接受监督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指出,政策制定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对照市场准入和退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等4个方面共18条标准,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旨在</p><p>①运用价格机制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p><p>②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③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 </p><p>④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照市场准入和退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等标准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各个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价格机制、经济手段,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28日,中组部、民政部、全国妇联在杭州召开部分省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要求扎实做好新一轮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委会换届选举:</p><p>①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     ②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p><p>③使村民可以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    ④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村委会换届选举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村民可以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村委会属于基层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村委会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