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53:57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对这一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p><p> ①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要坚持民主和法制相结合</p><p> ②应该弱化政府权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p><p> ③权力是把双刃剑,要防止权力滥用,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p><p> ④公民监督权的充分行使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p><p>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语言说明了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故题肢①正确,并据此排除题肢④;题肢②说法错误,不是弱化政府权力;题肢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盐作为老百姓生活的基本必需品,直接关乎民生问题。近期国家发改委明确,自2017年1月1日起,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的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推动市场化定价</p><p>①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p><p>②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p><p>③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跨越</p><p>④可以减少政府宏观调控职责,规范市场秩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推动市场化定价不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跨越产生影响。故排除③。④选项表述错误,政府的职责是法定的,不能随意减少政府公共调控的职责。题目中,推动市场化定价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三明治陷阱",是指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业利润(中间层)迅速变薄,为了维系生存和收益,实体企业被迫将大量资本投向房地产和股市,以至整个国家经济迅速泡沫化。要避免陷入“三明治陷阱”,国家应该 </p><p>①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实体企业的负担&#xa0;&#xa0;&#xa0; ②加强公共服务,拓宽企业产品销路&#xa0;&#xa0;&#xa0;&#xa0;&#xa0; </p><p>③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xa0;&#xa0;&#xa0;&#xa0;&#xa0;&#xa0;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依据题意,要避免陷入“三明治陷阱”,国家应该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实体企业的负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中国家拓宽企业产品销路,说法不对。③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我国制造业约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的份额,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困难,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p><p>材料二:2016年9月,杭州将迎来G20峰会。浙江省启动“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系列活动,倡导全省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的文明风尚。杭州的政府在行动:某区政府列出了一份“待客清单”,将启动城市环境提升与交通保障项目116项;杭州的社区在行动:某社区利用“社区时讯”“微信微博”和设置“三字经”文化长廊等载体,宣传活动倡导的内容,同时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清洁行动”,主动维护好小区的整体环境;杭州的志愿者在行动:倡导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礼仪等各种文明行为。杭州正在以“主人翁”的姿态,为迎接“中国主场”的G20峰会展现最美风景、最好风尚。</p><p>(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p><p>(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杭州市民如何以“主人翁”姿态,为迎接G20峰会展现最美风景、最好风尚。</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如加大财政扶持、减免税收、信贷支持等;推动制造业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发展水平;</p><p>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促进制造业企业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p><p>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实现集约式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p><p>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吸引和培养人才,提高科技转化的能力。(每点2分,共8分)</p><p>(2)①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决策。市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民主决策,为区政府城市环境提升与交通保障等项目出谋划策。</p><p>②认真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市民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制度等途径参与民主监督,监督区政府做好城市环境提升与交通保障等工作。</p><p>③市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清洁行动”,维护小区的整体环境。</p><p>④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市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践行文明交通、出行、旅游、礼仪活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G20峰会展现杭州、浙江乃至国家的风景和风尚贡献自己的力量。</p><p>⑤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居民积极参与“清洁行动”,主动维护好小区的整体环境。</p><p>【解析】本题以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分配制度、科学的宏观调控、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民的政治参与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所学经济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把握材料中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调动运用我国的分配制度、科学的宏观调控、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有关知识,结合增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2)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设问指向阐述杭州市民如何以“主人翁”姿态,为迎接G20峰会展现最美风景、最好风尚。解答时明确考查主体和范围: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有序的参与政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迎接G20峰会展现最美风景、最好风尚进行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4 、材料一 :S市国企改革的相关措施</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3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改&#xa0;&#xa0;&#xa0;&#xa0; 革&#xa0;&#xa0;&#xa0; 措&#xa0;&#xa0;&#xa0; 施</p></td><td style="width:68.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经济学依据</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3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管国企到管资本为主、减少审批事项、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p></td><td style="width:68.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p></td></tr><tr style="height:28.5pt"><td style="width:3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上市公司</p></td><td style="width:68.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②</p></td></tr><tr style="height:28.5pt"><td style="width:3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p></td><td style="width:68.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③</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3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经营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p></td><td style="width:68.7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④</p></td></tr></table><p>&#xa0;</p><p>材料二&#xa0;: 加快政府机构是国企改革的必要条件。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本届政府深化改革的重头戏。“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武汉市某区率先启动行政权力清理,列出“权力清单”,做到“权力底数明白、职责分工清晰、运行流程优化、职权行为规范、权力监督有力。”</p><p>(1)依据材料一,分析S市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p><p>(2)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应该怎样加快机构改革,为国企改革创造有利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转变政府职能,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有利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p><p>&#xa0;&#xa0; ②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p><p>③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资集中在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p><p>&#xa0;&#xa0;&#xa0; 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培育跨国集团,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每点2分,共8分)</p><p>&#xa0;(2)①政府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做到。</p><p>&#xa0;&#xa0; ②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到权力底数明白,职权行为规范。;</p><p>&#xa0;&#xa0; ③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建设服务性政府,做到职责分工清晰、运行流程优化。;</p><p>&#xa0;&#xa0; ④实行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监督,做到权力监督有力。(每点2分,共8分)</p><p>【解析】本题以S市国企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企业的地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开放型经济水平、为人民服务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S市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调动运用企业的地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有关知识分析回答。</p><p>(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政府应该怎样加快机构改革,为国企改革创造有利环境,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和指向包括: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制约和监督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加快机构改革,为国企改革创造有利环境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为此需要</p><p>A. 改革基层政权,提高公民管理水平    B. 发展基层民主,提升居民自治能力</p><p>C. 完善决策制度,提高公民决策水平    D. 保障社区居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为此需要发展基层民主,提升居民自治能力,B适合题意;基层自治不是基层政权,A错误;C不适合题意;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下列措施中属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是</p><p>①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髙劳动者素质         </p><p>②重点领域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p><p>③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p><p>④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再分配机制</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重点领域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再分配机制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表现,故都属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②④正确;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髙劳动者素质;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不属于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故①③不属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下列各项改革措施带来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p><p>①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需要</p><p>②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主导作用增强</p><p>③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p><p>④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研发→稳定农产品价格</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会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而满足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需要,①正确;农业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作用增强”说法错误,②不选;完善粮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③正确;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不是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而是要通过提高农产品价值,进而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带动有效供给,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我国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减税降费,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1800亿元,赤字率为3%,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p><p>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②相关企业税负增加—抑制总供给一给经济“降温”③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④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缓解通胀压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来刺激总需求,进而缓解经济下行压力,①正确;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减少税负而不是增加税负,②不选;积极的财政政策可通过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来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③正确;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或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不是为了缓解通货膨胀,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围绕自由开放的思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驱动创业创新潮涌动,推进产业运行模式全方位升级。 “互联网+”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p><p>①出现万众创新,逐渐颠覆传统产业,实体经济萎缩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激发市场活力③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全面升级</p><p>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①说法不对,“互联网+”的出现不可能颠覆传统产业,实体经济萎缩。③中“互联网+”的出现促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全面升级,说法不对。所以“互联网+”的出现,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S省政府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该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p><p>    材料二:S省政府认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绝非以城市数量和城市人1:2的增长来判断。相比“数量”的变化,城镇化应该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公平,可以解决农民工和未来更多农民进城后公平分享到公共服务的问题。要防止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这就更需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p><p>(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意义。<br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S省重视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的原因。(8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集中农村人口和转移就业,整合和节约土地等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的增收效益。</p><p>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合理布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p>③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p><p>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p><p>⑤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p><p>(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城镇化进程中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p><p>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城镇化进程要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p><p>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公平,可以解决农民工和未来更多农民进城后公平分享到公共服务的问题。</p><p>④政府的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权利的缺失和滥用。要防止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这就更需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p><p>【解析】本题以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市场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政府的有关知识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阐述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市场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结合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p>(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S省重视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然后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政府工作的宗旨、权力接受监督等角度分析,并结合材料S省重视解决城镇化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继续做好经济工作的“加减乘除”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p><p>①加法—扩大财政收支盈余,增育壮大新功能</p><p>②减法—压缩落后生产、化解过剩产能</p><p>③乘法—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p><p>④除法—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扩大财政收支盈余不利于培育壮大新功能,不属于“加法”,①不选;压缩落后生产、化解过剩产能是给经济“瘦身”,是“减法”的体现,②正确;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有利于经济向更深更宽发展,这是“乘法”的体现,③正确;做“除法”应是提高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变“营业税”为增值税,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海外购物消费的普及,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未来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优势在于服务和货源,尤其是对平台服务的要求将提高,商品多元化成为必然。这反映出</p><p>①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对生产的调整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海外购物消费的普及,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这是强调消费的变化。未来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优势在于服务和货源,尤其是对平台服务的要求将提高,商品多元化成为必然。这反映出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的调整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21日,河北省金融租赁有限鹟获准发行不超20的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这是国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利于</p><p>A. 为政府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B. 助力企业向绿色低碳战略转型</p><p>C. 从总体小康向全国小康转变    D. 河北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利于助力企业向绿色低碳战略转型,B适合题意;国债是为政府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A不适合题意;C、D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无直接关系,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1月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人分置办法的意见)。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原有集体土地所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权分离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对国家此项改革理解正确的是</p><p>A. 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    B. 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税收</p><p>C. 有利于提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优势    D.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原有集体土地所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权分离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到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就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A、B、C均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这有利于</p><p>①减少企业融资成本,激活实体经济&#xa0;     ②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p><p>③增加商业银行利润,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④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层次的股权融资市场,这有利于促进资金融通,减少企业融资成本,激活实体经济,也有利于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①②正确;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会形成资本市场的有序竞争,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压力,商业银行利润不一定增加,③不选;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不是为了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要探索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上述规定旨在</p><p>①规范村民会议的议事程序和方法,健全村民自治机制</p><p>②完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提高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效率</p><p>③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村民自治水平</p><p>④明确村民履行民主协商义务,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方案》规定“要探索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该《方案》有利于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程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故①③符合题意;村委会不属于政权组织,故②错误;题干说的不是村民的义务,而是村民的权利,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我国公民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是</p><p>A.孙大伯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质询</p><p>B.陈老师参加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p><p>C.小明通过网络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建议</p><p>D.朱教授以专业知识参加当地政府重大事项分析论证</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随着我国公民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通过网络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建议这一选项属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孙大伯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质询为民主管理;B项陈老师参加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为民主选举;D项朱教授以专业知识参加当地政府重大事项分析论证为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本题正确答案为C。</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