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非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2017年3月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振兴实体经济将做到4个着力:一是着力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三是着力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促进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清除落后产能,使实体经济发展的更稳健。</p><p>材料二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讲话强调,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尊重网络主权,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维护和平安全,各国应该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促进开放合作,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构建良好秩序,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p><p>(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振兴实体经济。</p><p>(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各国在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中应该坚持上述原则的原因。</p><p>(3)运用所学知识,就公民如何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发改委强调着力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政府通过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着力化解产能过剩。③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实体经济发展方向 ④政府通过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p><p>(2)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与灵魂,所以互联网治理要尊重主权。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等基本权利的同时,应该履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等义务,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干涉他国内政;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和平安全就是顺应了求和平、促发展的时代潮流;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互联网发展中的共同利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实现共赢;④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网络治理也需要反对霸权,构建良好秩序。</p><p>(3)示例: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合法利用互联网;公民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民主决策,为互联网健康发展出谋划策。</p><p>【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振兴实体经济。</p><p>这种类型试题一般是通过政府应坚持的工作原则、属于相关职能、依法行政审慎用权、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说明政府应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注意组织答案时要遵循“知识+材料”的原则,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要做成两张皮。</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各国在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中应该坚持上述原则的原因。</p><p>材料已经告诉我们各国在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中应该坚持的原则,要求我们说明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而且必须是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来说明理由。如互联网治理要尊重主权,为什么呢?因为主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为尊重主权是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因此应该把这些原因答出来,这就要求必须熟悉相关知识,该记的一定要记下来;如应维护和平安全,为什么?因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和平安全就是顺应了求和平、促发展的时代潮流;如互联网发展中各国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因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如网络治理也需要反对霸权,构建良好秩序。因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p><p>(3)本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就公民如何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p><p>公民的角度一般是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应使用的方式或途径、应具备的素养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要具体而不抽象,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操作。</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绿色金融的制度和条例,但总体上仍停留在试点和政策层面,基本上属于部门规章层级,缺乏足够的权威和法律效力。为保证绿色金融有序、健康发展,国家需要制定和出台一整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确定相关约束性指标,内容涵盖制度建设、行业标准、指标设计、社会责任等方面,从而让绿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p><p>材料二 绿色金融的发展还需要制度的指引与规范。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并提出‚发展绿色金融。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发展绿色信贷、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八个方向,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确立了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政策制度设计的框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全面推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工作。</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人大要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法律和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和健全法制,规范并引导绿色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②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③政府要科学决策,积极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对发展绿色佘融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作好绿色金融顶层政策制度设计。④全面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和完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领导管理体制。</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全面推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工作。</p><p>这类题一要结合材料说明各个主体应如何做,二要从材料中提取新的或具有特色的做法。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人大要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提供法律依据;政府要科学决策,履行好相应职能;从材料中提取出要全面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和完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领导管理体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刀进行曲》在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是一首诞生在中华民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炮火声中的时代战歌,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成千上万青壮年唱着这支歌参军入伍,走向抗日前线。这表明</p><p>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p><p>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刀进行曲》在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是一首诞生在中华民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炮火声中的时代战歌,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①项符合题意;《大刀进行曲》,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成千上万青壮年唱着这支歌参军入伍,走向抗日前线。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项符合题意;②项在题意中没有体现;文化影响而不能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污染防治法》是水事立法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全国政协委员十分关注水污染防治问题,连续多年通过提案等形式,建议修订水污染防治法。这体现了:</p><p>①全国政协关注水污染防治,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p><p>②政协委员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推动相关法律完善</p><p>③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p><p>④人民政协积极参与,发挥对政策的协商和建议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①项说法错误;政协委员不同于人大代表,没有审议权和表决权,②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全国政协委员十分关注水污染防治问题,连续多年通过提案等形式,建议修订水污染防治法。这体现了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发挥对政策的协商和建议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③④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之前,全国认真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根据党中央要求,从8800多万党员中逐级遴选出2300名十九大代表,要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包括推荐提名、组织考察等5个环节。各选举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步骤产生人选。这一过程 </p><p>①体现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p><p>②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p><p>③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过程 </p><p>④体现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的5个环节,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过程,坚持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排除;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依法执政,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向人民提供的一种文化服务。该规定:</p><p>①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②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提高我国软实力</p><p>③为保障公民享受文化教育权利提供了制度性支撑 ④为政府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法律依据</p><p>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故选项①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政府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律依据,故选项④符合题意;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属于法律依据,而不是制度性支撑,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p><p>①智慧之结晶,对现代具有借鉴价值 ②保护之契机换醒国民重视与关注</p><p>③宣传之窗口,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生活之导引,使人们活动有章可循</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唤醒国民重视与关注。②③项符合题意;①④项不是申遗的意义,排除;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且先后三次于会后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将草案印送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还将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大、法学教学科研机构征求意见。这个过程 </p><p>①体现了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p><p>②保障了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p><p>③是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的过程 </p><p>④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立法过程,充分体现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向特朗普介绍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奉行你输我羸的发展理念。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扩大互利合作领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中美双方达成许多重要共识:</p><p>①表明国家间利益的一致性是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p><p>②说明中美两国求同存异,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p><p>③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遵循的准则</p><p>④说明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美双方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求同存异,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②④项符合题意;中美两国有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①项说法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但并没有成为世界各国遵循的准则,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其原因是</p><p>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p><p>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发挥教育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作用 </p><p>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p><p>④承袭传统文化,把握文化发展规律</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其原因是发挥教育在传承文化中的特有功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①②项符合题意;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③项笼统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不能一味承袭,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全国扶贫援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研究部署“十三五”扶贫援藏工作。在过去几年,在中央和地方支援下,西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阶段,西藏扶贫开发攻坚步入新阶段,这表明</p><p>①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p><p>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p><p>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p><p>④中央和地方的支援是实现西藏地区繁荣的依靠</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央和全国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这说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自治权,排除;选项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