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52:27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某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p><p>A. 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B. 要使客观符合主观</p><p>C. 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p><p>D. 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尤其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中的做法“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体现了没有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选A;B错误,要让主观符合客观;C错误,否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D错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自己的感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天地往返”任务圆满完成,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p><p>    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两弹一星”和载入航天精神不断攻坚克难的结果,每次成功发射是研制人员对数万计的环节进行“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结果。</p><p>    目前我国已选择2000多项航天技术运用于小到百姓餐桌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年产生1200多亿元的效益。 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将激发更多中华儿女的正能量,使中国梦早日成真。</p><p>材料二: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p><p>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如图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p><p>材料三: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等等。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 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p><p>(1)意识的作用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p><p>(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p><p>(3)结合材料三,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二步第一阶段“建设天地往返”任务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航天精神和攻坚克难、“零缺陷”管理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选择2000多项……”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p><p>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200多亿元效益”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航天精神催人奋进、“激发正能量”体现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p>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p><p>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p><p>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兽医药研制及其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p><p>(3)例如:家风教育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可违背青少年成长实际和规律;</p><p>家风教育要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p><p>家风教育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家风教育要有重点等等。(学生只要能从方法论角度阐述,言之有理即可给分。)</p><p>【解析】本题以航天精神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第二步第一阶段“建设天地往返”任务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航天精神和攻坚克难、“零缺陷”管理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选择2000多项……”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等角度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材料中“1200多亿元效益”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航天精神催人奋进、“激发正能量”体现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这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角度说明材料是怎样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p><p>(2)回答本题,考生结合材料,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等角度说明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p>(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家风教育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违背青少年成长规律;家风教育要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家风教育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应用:</p><p>①表明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p><p>②表明传统农耕基准仍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指南</p><p>③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p><p>④彰显了中国人探索农耕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创造力</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表明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①正确;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传统农耕基准不一定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仍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指南”说法不科学,②不选;“二十四节气”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这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正确;“二十四节气”体现的是自然规律,不是社会规律,“探索农耕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的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p><p>A. 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p><p>B. 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p><p>C. 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p><p>D. 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项把具体科学与哲学混为一谈,揭示世界最一般本质和最遍规律的是哲学而非科技创新,故排除;人选项B错误,们的活动都是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排除;选项C错误,科学实验不可能是一种无意识活动;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p><p>A.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p><p>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p><p>C.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p><p>D. 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进口”与“出口”是对立的,“进口”的难与“出口”的火爆又同时存在于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这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B项不选;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不利作用,但不能说不起作用,C项不选;正确的价值观并不能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2016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能体现该论断所蕴含哲理的选项是</p><p>A. 自高必危,自满必溢</p><p>B.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p><p>C.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p><p>D.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A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适合题意;B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适合题意;C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不适合题意;D体现了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决然不同的,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材料一: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p><p>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p><p> 材料二: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把“互联网+”的概念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李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p><p> “互联网+”被视为对传统信息化的重新定义,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内,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正在社会生活各部门扩散和应用,并与传统产业碰撞出新的火花。</p><p>2014年,中国凭借140亿件快递跃居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快递业大约六成业务是来自于电商。电商催生了快递业的繁荣,但也导致快递业利润稀薄,快递业未来将何去何从?在“2015中国快递论坛”上,“互联网+”正被快递业视为新机遇,有望继电商之后点燃快递业的“二次革命”。</p><p>(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p><p>(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观点,进行分析“互联网+”行动带来的快递业的二次革命。</p><p>&#xa0;</p></div></div>
<div><p>【答案】(1)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p><p>(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电商催生了快递业的繁荣,但也导致快递业利润稀薄.</p><p>②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快递业大约六成业务是来自于电商。</p><p>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2015中国快递论坛”上,“互联网+”正被快递业视为新机遇,有望继电商之后点燃快递业的“二次革命” 。</p><p>【解析】本题以“互联网+”促进文化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联系的普遍性、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是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的表现等角度回答。</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电商催生了快递业的繁荣,但也导致快递业利润稀薄;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快递业大约六成业务是来自于电商体现了这一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互联网+”正被快递业视为新机遇体现了这一点等角度进行回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p><p>A. 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p><p>C. 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D. 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胸有成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叶障目”体现了用片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二者不相近,A项不选;“掩耳盗铃”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画饼充饥”也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相似,B项应选;“盲人摸象”是用片面观点看问题,“唇亡齿寒”是用联系观点看问题,二者不相似,C项不选;“拔苗助长”违背了客观规律,“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不相似,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