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灌水式”“输血式” 的传统扶贫模式难以为继,精准扶贫成了扶贫进入新阶段后的新举措。这表明认识是( )</p><p>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p><p>②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p><p>③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p><p>④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强调,随着我国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扶贫攻坚的认识不断深化,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并非说之前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实践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首次审议了《电子商务法》草案,并通过人大官网公布,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电子商务法走完了第一步立法程序。此次电子商务立法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有望开创我国立法新模式,成为由部门主导立法转变为人大主导立法的表率。过去部门主导立法,立法工作行政化.倾向化明显,政府部门从自身立场和利益出发起草法律,利益博弈使得立法久拖不决,甚至流于形式。对此,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p><p>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过程。</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坚持党对国家立法工作的领导。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电子商务法》草案,走完第一步立法程序。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电子商务法由全国人大主导立法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更能直接体现人民意志,是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体现。</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过程。设问指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其理论依据即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电子商务法》草案,走完了第一步立法程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电子商务法由全国人大主导立法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促使收入分配公平,要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这有利于</p><p>①调节财政支出,促进居民劳动报酬增长 </p><p>②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p><p>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p><p>④促使企业走出劳动力“低成本陷阱”</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这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促使企业走出劳动力“低成本陷阱”,②④适合题意;调节财政支出是再分配,①不适合题意;国民收入再分配不适合题意,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县县长办公会议强调,审计监督在发挥好经济发展的“安全员”、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深化改革的“催化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审计监督可以:</p><p>①通过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②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中守护公共资金</p><p>③发挥法制部门在用好财政资金方面的作用 ④在经济监督中促进政府清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审计部门是属于行政机关,这种监督是内部监督,而不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审计部门不是法制部门,故排除审计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可以在经济监督中促进政府的清廉。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业如果仅从某一环节来看,效益是不高的,但如果把生产加工销售连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就可以提高效益,形成如图所示的第六产业。这启示我们(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d72c59ee/SYS201801021817545574179755_ST/SYS201801021817545574179755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p><p>B. 事物的部分对整体发挥着统率作用</p><p>C. 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起作用</p><p>D.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如果把生产加工销售连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就可以提高效益,形成如图所示的第六产业,这启示我们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A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整体统率着部分,B说法错误;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无论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都起作用,C说法错误;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使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中国还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这充分说明( )</p><p>①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p><p>②中国是解决世界和平问题的重要力量 </p><p>③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p><p>④保障人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积极消除本国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了切实的保障,①符合题意;中国还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这表明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是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的重要力量,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④错误。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阐释“命运共同体”理论,奏响时代强音,在国际舞台上广泛传播中国好声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包括双赢.多赢.共赢的利益观.开放.合作.共赢.融合.创新的发展观.共建“一带一路”的区域大合作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  )</p><p>①基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p><p>②显现出我国在谋求各国共同发展中促进自身发展的坚定决心</p><p>③契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当今时代的主题</p><p>④符合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立场</p><p>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有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基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符合联合国的宗旨,顺应了当今时代的主题,①③适合题意;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错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强调,中美两国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这需要中美双方( )</p><p>①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p><p>②推动战略同盟关系,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p><p>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p><p>④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有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中美双方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①④适合题意;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②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植数(树)》讽刺了一些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cf46bdc3/SYS201801021820065627307081_ST/SYS201801021820065627307081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的要求 </p><p>②忽视了事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p><p>③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p><p>④否认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p><p>A. ①② B. ①③</p><p>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描述了植树人为了完成任务,把树全部植在一个坑里,只求完成数量,不讲实际,讽刺了一些人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的要求,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①③符合题意;漫画没有讽刺忽视客观联系和否认实践的客观物质性,②④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干涸了。“三候”现象表明( )</p><p>A.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B. 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p><p>C. 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三候”现象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认识事物应从客观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需要出发,C错误。答案为B</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