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超市购物时,售货员根据顾客的要求称好商品的重量或包装好商品等,然后顾客再付款给售货员。对这一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p><p>A. 在这一过程中,超市的义务是交付商品,收取付款则是超市的权利</p><p>B. 超市和顾客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p><p>C. 超市和顾客既要履行一定的合同义务,也享有一定的合同权利</p><p>D. 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商品是顾客的权利,付款多少也是顾客的权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在超市购物时,售货员根据顾客的要求称好商品的重量或包装好商品等,然后顾客再付款给售货员,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商品是顾客的权利,付款多少也是顾客的权利。故D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但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仍不断消失。“非遗”传承困难,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p><p>A. 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及其传播途径严重缺乏</p><p>B. 现代社会的娱乐内容和方式多样化的冲击</p><p>C. 现代社会对非遗内容和技艺的需求日益萎缩</p><p>D. 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社会实践基础发生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些因素的变化是导致“非遗”传承困难的根本原因,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非遗”传承困难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所以不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8日,中国与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会议重申,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坚持通过地区规则框架管控分歧,深化海上务实合作,推进“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材料蕴涵的政治生活道理有</p><p>①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p><p>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p>③经济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p><p>④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会议重申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深化海上务实合作,推进“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体现了共同的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③错误。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到2017年,“一带一路”倡议被相继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充分凸显联合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和肯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p><p>①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p><p>②中国坚持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联合国的发展目标</p><p>③联合国从战略高度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活动</p><p>④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p><p>A. ①②</p><p>B. ①③</p><p>C. ②④</p><p>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一带一路”倡议被相继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充分凸显联合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和肯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联合国从战略高度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活动;故①③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月29日,美国民众在华盛顿白宫外参加示威游行,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于限制移民的禁令。这体现了</p><p>A. 美国民众享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B. 发布行政命令是美国总统行使行政权的体现</p><p>C. 美国民众干预了国家政治生活 D. 三权分立难以在美国的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总统共和制的知识。美国民众抗议美国总统签署的禁令,体现了美国总统行使行政权,B符合题意;A说法有误;美国民众的游行发生在禁令出台后,是干预行为,但不是终结政策,C排除;D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表明社会意识</p><p>A. 由社会存在决定</p><p>B. 具有相对独立性</p><p>C. 能推动社会发展</p><p>D. 决定社会的进程</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C说法错误;D说法错误,错在“决定”;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媒体账号虽可匿名,但不该违背法律、挑战公序良俗,要自觉守护好信息时代健康有序、文明温暖的公共生活。为此,最重要的是</p><p>A.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p><p>B. 丰富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p><p>C. 倡导公民理性行使民主权利</p><p>D. 扩大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自媒体账号虽可匿名,但不该违背法律、挑战公序良俗,最重要的是倡导公民理性行使民主权利,C正确且符合题意;A B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公民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材料一:《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赢得了中央领导人的赞誉和全国观众的喜爱。党和国家领导人刘云山曾寄语《感动中国》:“希望中央电视台进一步办好《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进一步办好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名牌栏目,让我们的媒体传播始终能够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p><p>十几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p><p>(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p><p>材料二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p><p>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的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p><p>(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始终坚持媒体推介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创造了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有益经验。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感动中国人物”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动中国人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感动中国人物”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和发展。 </p><p>(2)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公民在实践中确定和选择正确的目标和行为。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⑤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p>【解析】本题以《感动中国》、微公益为背景依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民族精神、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点。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解答本题时需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立足于社会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必须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本题考查的是文化意义,主要从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综合国力等角度回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