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国的一个生产部门在2015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l件A商品,标价是12元,2016年该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甲国2016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而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却是6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A商品价格是( )<br />A.9元<br />B.12元<br />C.18元<br />D.19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为计算题,解答时需要考生明确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依据题意可知,2016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即该商品的价值量为9÷(1+50%)=6(元),但2016年甲国货币实际供应量比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多发行了4万亿元,所以此时,通货膨胀率为4÷4=1,所以A商品2015年的标价为6×(1+1)=12(元),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计算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考虑其他因素,能够减轻经济下行压力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br />①降低社保缴费比例——企业税负减轻——扩大投资——刺激经济<br />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通货币量减少——平衡供求——CPI回升<br />③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一—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br />④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大高品质商品有效供给——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需求量增加<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③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①符合题意,降低社保缴费比例,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进而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可以入选,②说法错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增加货币的流动性,此时市场流通货币量是增加而非减少,排除;③符合题意,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可以入选,④说法错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分享经济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出行行业。2016年7月28日,我国《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完成下面的题。<br />(1)《暂行办法》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规定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只要取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就可以合法营运,并鼓励拼车。这将( )<br />①淘汰出租车行业,提高出租业服务品质<br />②盘活闲置资源,加大出行领域的供给<br />③减少堵车和尾气排放,有助生态发展<br />④改善出行体验,创造更多灵活的就业机会<br />A.①②<br />B.②④<br />C.①③<br />D.③④<br />(2)《暂行办法》的通过是自下而上的“边缘改革”的胜利。先是个人、企业自发的进行改革,得到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后再在全国推行。是尊重市场首创精神,更多倾听民声,让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这说明( )<br />A.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br />B.正确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作用<br />C.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br />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p></div></div>
<div><p>【答案】<br />(1)B<br />(2)C<br />【解析】(1)网约车属于分享出行,这有利于盘活闲置资源,加大出行领域的供给,改善出行体验,创造更多灵活的就业机会,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网约车并不能淘汰出租车行业,排除;③说法错误,网约车不一定能减少堵车和尾气排放,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2)让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体现,这有利于事业的成功,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说法错误,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址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排除;B说法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全国至少有28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到2016年5月底,已有山东、上海、天津等7省份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而让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举措( )<br />①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br />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统筹效率与公平<br />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获得感<br />④是国家通过财政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全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者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目的是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可以入选;④说法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干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排除。故本题答案迭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督查组(第三批)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慢、公租房分配迟缓和重点民生项目拖期等问题,对1148名责任人依法依纪进行了问责,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国务院加强督查问责旨在( )<br />A.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br />B.加强民主监督,完善行政监督体系<br />C.强化预防腐败机制,促进政府廉洁自律<br />D.推动政府改进作风,治理廉政庸政怠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为:对人民负责。其要求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国务院加强督查问责旨在推动政府改进作风,治理廉政庸政怠政,提高行政效率,故D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知情权,排除;B说法错误,国务院的监督不是民主监督,排除;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1986年出台民法通则,到2016年民法总则(草案)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中国民法典编纂迈出了关键一步,“民法典时代”即将开启。从“通”则到“总”则,一字之变折射出( )<br />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步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br />③公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④公权力不再随意侵犯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从“通”则到“总”则,一字之变折射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错误,我国公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而不是直接行使,排除;④中的“不再”说法过于绝对,手}滁。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有利于( )<br />①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br />②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br />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领导权力<br />④履行党的管理职能,转变党的执政理念<br />A.①④<br />B.②③<br />C.①②<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巩固党群关系,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错误,党的领导权力不会随意扩大,排除;④说法错误,管理职能是政府履行的,党只起领导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6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就是要在确保文化遗产安全和保护前提下,使得文化遗产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这利于( )<br />①丰富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br />③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 ④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br />A.①③<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确保文化遗产安全和保护前提下,使得文化遗产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这一做法并没有丰富,排除;②说法不科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国家卫计委、国务院扶贫办等多部门在兰州联合召开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关键战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健康保障。下列说法与材料反映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br />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r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④牵牛要牵牛鼻子<br />A.②③<br />B.①④<br />C.③④<br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你选出与材料反映的哲理不一致的选项。从材料“关键战役”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①不符合题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强调的是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排除;②符合题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可以入选;③符合题意,“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可以入选;④不符合题意,“牵牛要牵牛鼻子”强调的是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对25311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这表明( )<br />A.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br />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br />C.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主体差异性<br />D.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说明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说明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错误,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干主观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材料一:近日,中国家电生产商M集团宣布收购德国K公司。K公司被誉为“德国工业的未来”,是最先进的应用于自动化制造的机器人生产商,其产品被宝马汽车、波音飞机等广泛应用,但受欧洲市场萎缩、成本高企的影响而陷入低速。M集团作为传统家电制造商,具有雄厚的资金,面对家电行业性衰退,M集团提前布局,推行“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力图转身成为全球经营的科技型企业,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此次收购是资本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推进我国“智造”的缩影,也契合我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br />材料二:继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签订《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之后,2016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双方一致同意继续本着“共塑创新”的精神,巩固政治互信,深化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智能制造、创业创新等合作,打造中德合作新引擎。期间,两国领导人通过接触和沟通,形成两国间正常贸易投资的默许与支持,为M集团全面收购K公司敞开了大门。<br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推测此次收购对M企业的积极意义,并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类并购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br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德两国政府和领导人推动双方经济合作的理由。</p></div></div>
<div><p>【答案】<br />(1)</p><p>①借鉴德国核心智能技术,实现减员增效;获得新的增长点,转型升级,发展机器人等多元化业务;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利用两种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②积极走出去,利用好全球资源;提前谋划布局,力争站在全球分工和价值链的顶端;利用全球化机遇,加强对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对高端智能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弯道超车。</p><p><br />(2)</p><p>①国际关系包括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政治关系的融洽为经济合作提供了保障。②国家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政治交往的实质是要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③谋发展,促合作是时代潮流,两国通过交往兼顾双方合理关切和利益诉求,促进共同发展。</p><p><br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推测此次收购对M企业的积极意义,并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类并购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分设两个小问进行考查,考生在说明其意义时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在说明其启示时可从“走出去”、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德两国政府和领导人推动双方经济合作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范围,即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包括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