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50:13

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8月11~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超过3%。张某当时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部ipad,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张某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贬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张某的理性决策是( )<br />A.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xa0;&#xa0;&#xa0;<br />B.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br />C.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xa0;&#xa0;&#xa0;<br />D.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意味着美元升值。因为如果使用信用卡消费,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所以使用信用卡结算,即期购买更合算。由此可见D选项说法正确。A、B、C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定A国2014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5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由于生产的发展,2015年A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了50%,但实际发行了15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A国纸币________;物价________;原来标价为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_( )<br />A.贬值20%、上涨25%、37.5元&#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br />B.贬值25%、上涨25%、20元<br />C.升值80%、上涨25%、37.5元&#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br />D.贬值25%、上涨20%、36元</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个商品的价格×数量)÷货币流通次数,有材料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8×5)÷5=8万亿元。2015年A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了50%,也就是2015年A国货币的需求量为:8×(1+50%)=12万亿元,而实际发行了15万亿元。纸币贬值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所需发行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15-12)÷15=20%,物价上涨幅度为:(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所需发行的货币量)÷需要发行的货币量=(15-12)÷12=25%。因此,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30×(1+25%)=37.5元,由此可见,A选项说法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数据(big data)是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体系。它在生产经营、日常消费、商务活动等诸多领域源源不断地产生、积累、变化和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视作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助于企业( )<br />①及时掌握数据——避免激烈竞争——提高经济效益<br />②把握市场动向——定位消费需求——实现适销对路<br />③加强市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竞争优势<br />④制定营销战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br />A.①②<br />B.②④<br />C.①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①选项说法错误,大数据并不能避免激烈的竞争,故排除。大数据有利于企业掌握市场信息,定位消费需求,从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由此可见,②选线说法符合题意。③选项加强市场管理是属于政府的职能,与企业无关,故排除。④选项说法正确,应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11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财新峰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2009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形势,从金融危机的教训中,需要考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要做调整,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60%的负债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假设这一设想得到落实,对经济可能的影响路径是( )<br />①保证经济建设支出 ②拉动经济增长 <br />③刺激总需求增长 ④增加财政收入<br />A.④→①→③→②<br />B.①→③→②→④<br />C.④→③→①→②<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财政赤字率有利于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刺激总需求增长,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由此可见,D选项说法符合题意,应选。A、B、D选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不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形成强烈互补。假设a国和b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两个国家,不考虑其他因素,两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rowspan="2" style="width:4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国家</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8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葡萄酒</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59.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毛呢</p></td></tr><tr><td style="width:9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量(单位)</p></td><td style="width:88.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劳动人数</p></td><td style="width:82.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量(单位)</p></td><td style="width:7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劳动人数</p></td></tr><tr><td style="width:4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国</p></td><td style="width:9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88.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0</p></td><td style="width:82.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7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0</p></td></tr><tr><td style="width:4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国</p></td><td style="width:9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88.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0</p></td><td style="width:82.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7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0</p></td></tr></table><p>①a国出口葡萄酒比出口毛呢优势大 <br />②a国出口毛呢比出口葡萄酒优势大<br />③b国出口毛呢比出口葡萄酒优势大 <br />④b国出口葡萄酒比出口毛呢优势大<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国生产葡萄酒所需的劳动力比b国生产葡萄酒的劳动力少40,所以a国生产葡萄酒有优势。A国生产毛呢所花的劳动力比b国少10个,因此,a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都有优势,因此a国应生产葡萄酒和毛呢出口到b国,由此可见,①②选项说法正确。相对a国而言,b国出口葡萄酒和毛呢都没有优势,由此可见,③④选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一改革的意义是( )<br />①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br />②规范市场秩序,抑制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现象<br />③有利于市场取代政府配置资源<br />④促进市场竞争,发挥要素所有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③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政府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有利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①选项说法正确。②选项说法错误,政府这样做并不能抑制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现象。③选项说法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故排除。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导出的正确结论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09a5c979/SYS201702111556146545243029_ST/SYS201702111556146545243029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当甲商品价格过高时,国家应对低收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br />②两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同向变动<br />③两商品相比,乙商品是高档耐用品 <br />④两商品相比,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由图可知,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已商品是高档耐用品,甲商品的价格过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特别是低收入者的生活,因此国家应对低收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由此可见,①③选项说法正确。②选项说法错误,价格与需求是反方向变动,排除。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4日,广元游客肖先生一家在青岛旅游,吃饭前明明问清楚了"38元一份”的大虾,结账时却“身价”倍增,变成了38元一只,并被老板威胁。后经当地派出所“调解”,2150元的菜钱硬是被迫支付。此事一经网络曝光,便引起轩然大波,各种调侃的段子纷至杳来,青岛市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对这一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br />①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缺陷 <br />②企业要讲究诚信,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br />③国家需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br />④消费者可采取一切手段维权<br />A.①③<br />B.①②<br />C.③④<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材料体现了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欺骗消费者,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①选项说法正确。②选项说法错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是国家,故排除。面对市场中欺骗消费者,商家不诚信的行为,国家应该加强市场监管,③选项说法正确。④选项说法错误,消费者应采用合法手段维权。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7月9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 )<br />①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br />②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br />③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br />④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传统建筑是民族凝固的艺术,由此可见①选项说法符合题意,应选。②选项说法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故排除。③选项说法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故排除。④选项说法正确,应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几年,国务院推动各级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受到民众的广泛好评和肯定,但公开的范围还有所限制。李克强说:“不光是中央部门、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算。”实施“三公”经费财政预算公开( )<br />①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制度反腐”<br />②可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防范地方债务风险<br />③便于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br />④有利于强化对政府的社会监督,节约财政资金<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实施“三公”经费财政预算公开,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更好地履行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从而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由此可见,①选项说法符合题意。②选项实施“三公”经费财政预算公开,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无关,故排除。③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④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5月22日,财政部等六部门发布通知,鼓励地方政府选择社会资本组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公司,推进公共租赁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改变政府包办公共租赁住房的格局。这体现出( )<br />①政府转变职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br />②我国政府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br />③我国政府创新思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br />④在我国,人们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从材料:“改变政府包办公共租赁住房的格局。”体现了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由此可见,①选项说法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政府选择社会资本组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公司,推进公共租赁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并没有体现政府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由此可见,选项②与题意无关。③选项说法正确。④选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gt;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br />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br />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br />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br />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东汉哲学家桓谭的哲学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正确描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是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并没有科学依据。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哲学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两种观点从根本上是对立的。由此可见,①选项说法错误,②选项说法正确,③选项说法正确,④选项说法错误,二者是在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王阳明的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br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br />②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br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r />④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当山挡在我和月亮之间时便会觉得月亮很小,由此便会得出一个结论:山的体积大于月亮.但如果视野足够宽阔,容得下天;那时所有的误解都会澄清,得出正确的答案,月亮大于山。”体现了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①④选项说法正确。②选项说法错误,事物的大小是有客观标准的。③材料中没有体现真理,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本《论语》,有人能一目十行,不到几分钟就复述出来。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实了“瞬间记忆”的幕后“操纵者”为大脑内侧的前额叶。人们能获得这一发现是因为( )<br />①记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r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新的手段<br />③创新推动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br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①选项说法错误,记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故排除。从材料:“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实了“瞬间记忆”的幕后“操纵者”为大脑内侧的前额叶。”体现了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高了新的手段,由此可见②③选项说法正确。④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br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br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br />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br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br />A.①②<br />B.②④<br />C.①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①选项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说法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排除。材料中了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有适合、不适合、最美丽和不美丽的联系,人们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由此可见②说法正确。③选项说法错误,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联系。④选项说法符合题意,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联系。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脱离了约束的个体会伤及自身》启示我们要(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09a5c979/SYS201702111556152813678789_ST/SYS201702111556152813678789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②坚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br />③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④重视局部以推动整体发展<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漫画:“脱离了约束的个体会伤及自身。”告诉我们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要在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社会的约束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由此可见,①③说法正确,应选。②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一:表一: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支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09a5c979/SYS201702111556153507327457_ST/SYS201702111556153507327457_ST.001.jpeg" width="420"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表二: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54.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10年</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11年</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12年</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13年</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14年</p></td></tr><tr><td style="width:54.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76</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84</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7</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3</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9</p></td></tr></table><p>注:R&amp;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左右。<br />材料二:因为利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专车方便、快捷、支付简单。加上企业推广的补贴,优惠的价格吸引不少市民选择专车服务。目前,出租车行业主要依赖政府限制运营数量,实施保护价格的措施来进行运营和管理。专车服务与出租车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利益冲突,因此在许多国家的扩张都受到了激烈反对。政府出于经济稳定和就业保障的目的,保护出租车行业的做法受到社会质疑,这种做法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容易滋生腐败现象。<br />材料三:由于专车“跑得太快”,法规“跟不上”,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灰色地带,使政府对交通客运行业的管理变得困难。但专车服务的新模式,又能满足市场上高品质、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对此现状,中国交通运输部认为,不能对专车“一棍子打死”,要按照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br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br />(2)结合材料,用“企业经营”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分析交通运输部对待专车服务态度的合理性。<br />(3)根据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怎样才能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和谐中达成平衡。</p></div></div>
<div><p>【答案】<br />(1)</p><p>①近五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支出持续增长,但增速持续下滑。</p><p>②我国R&amp;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科技投入逐年增多,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p><p><br />(2)</p><p>①政府为经济活动提供公共服务,鼓励企业创新,满足消费需求,繁荣经济,增加就业。</p><p>②鼓励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形象,承担社会责任。</p><p>③充分发挥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调动了社会闲置资源,可以避免了浪费,保护了生态环境。</p><p>④针对市场失灵现象,要克服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问题,需要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保障科技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防患于未然。</p><p>⑤维护好市场秩序,才能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p><p><br />(3)</p><p>①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护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主动解决好出租车、专车服务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p><p>②国家必须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能,发挥经济调节和社会服务的作用。加快经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调整和改进经济管理政策制度,推进社会和谐。</p><p>③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民主参与,公开透明,处理问题加强公示和充分听取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各方面意见,避免简单粗暴的方式,损害政府威信。</p><p>④依法行政,坚持在法律和制度的监督下,合理使用权力,公正处理问题,避免滥用权力和腐败产生。</p><p><br />【解析】(1)本题是一道图表题,图表题要注意三看,一看标题,二看内容,三看注释。看图表内容既要纵向看变化,又要横向对比差距。看注释时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从图表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支出持续增长,但增速持续下滑。从注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R&amp;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科技投入逐年增多,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用“企业经营”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分析交通运输部对待专车服务态度的合理性。”分析本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白,“企业经营”的知识点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点包括哪些,然后结合材料分析,交通运输部对待专车的服务态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可以看出,交通运输部对待专车的服务态度指的是:“中国交通运输部认为,不能对专车“一棍子打死”,要按照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由此可以得出最后把材料和知识点加起来分析即可解决此题。(3)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怎样才能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和谐中达成平衡。”本题的主体是政府,因此考生首先要对政府的知识点理解和熟记,并且懂得结合材料来加以分析。政府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性质、宗旨、原则、职能、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监督、成为一个有威信的政府等。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科技主要是体现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和谐体现了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然后结合依法行政,民主科学决策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即可。</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南海很早就出现于我国的古籍中,早在《后汉书》和三国时期的《南州异物志》以及宋代的《太平御览》都有对南海的记载,勤劳的中国人民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br />材料二:7月16日,菲律宾国防部发言人在一条短信中说,“中国政府不断歪曲事实,并试图误导善良的中国人民”。对于菲律宾军方称中国政府误导“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你怎么看?76.4%的受调查者认为“这种说法荒唐可笑”。19.8%的人认为这是“菲军方编造谎言博同情。”<br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南海历来属于中国的依据。<br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菲律宾军方称中国政府误导“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的说法不仅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p><p>①文化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南海的文化记载反映了早期的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表明南海自古就隶属中国。</p><p>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历史上中华文明经久不衰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历史上的强盛可以实现对南海的隶属权。</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早期对南海的文化记载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南海隶属我国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p><p>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自古以来我国古籍对南海的记载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p><p><br />(2)</p><p>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菲方的说法歪曲历史和现实,其主观色彩浓厚,这种罔顾事实的说法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p><p>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菲方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对南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只会起误导作用;</p><p>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菲方的说法只为一己私利,逆时代潮流,混淆视听,编造谎言博同情,自然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p><p><br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南海历来属于中国的依据。”本题的切入点较大,因此,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提取答案。从材料:“勤劳的中国人民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可以看出:“文化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南海的文化记载反映了早期的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表明南海自古就隶属中国。”材料:“早在《后汉书》和三国时期的《南州异物志》以及宋代的《太平御览》都有对南海的记载。”体现了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历史上中华文明经久不衰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历史上的强盛可以实现对南海的隶属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自古以来我国古籍对南海的记载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菲律宾军方称中国政府误导“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的说法不仅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点,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知识,历史观的知识包括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价值观包括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现。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此题可以用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点来回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