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海南海口一中第一学期高三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4月17日,发改委对《关于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意见》进行了讨论,此方案旨在推动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与居民天然气价格实现并轨,并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发改委表示,将继续深化价格改革,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尽快全面理顺天然气价格,完善排污权交易价格体系,全面实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右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点为市场均衡点。下面关于价格改革的分析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f2db6dc5/SYS201702111743501735265931_ST/SYS201702111743501735265931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谷、小麦最低收购价适宜在P1点,以保障粮食安全<br />②开放后的成品油价格适宜在P0点,以实现等价交换<br />③污权交易价格适宜在P2点,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br />④基数内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适宜在P2点,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br />A.①③<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谷麦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意味着粮食收购价格不得低于制定的标准,这有利于粮食生产者,因此粮食供给增加,因此最低收购价应定在P1点,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①符合题意;开放后的成品油市场进入的企业增加,竞争加剧,因此价格会下降,所以开放后成品油价格适宜在P2点,②错误;污权交易价格政策是为了促进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因此污权交易价格适宜较高,定在P1点,③错误;居民用水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对生活的影响较大,因此基数内居民用水价格适宜较低,因此适宜定在P2点,保障居民基本生活,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触屏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技术创新超越了传统手机和电脑,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完美的视听效果和娱乐享受,推动了产品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这表明( )<br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水平<br />②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归宿<br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br />④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①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触屏手机、平板电脑技术的创新,为人们带来更完美的视听效果和娱乐享受,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这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对象和水平,①符合题意;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观点错误;人们追求更加完美的视听效果和娱乐享受,推动了产品和产业升级,这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创造出新的劳动力,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聚土地”是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商公司将土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管理,消费者网上认购土地使用权,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而参与项目生产环节的农民则获得土地租金和工资。“聚土地”项目( )<br />①依托互联网络,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br />②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br />③变革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r />④创新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通过互联网促进集体土地流转,但是并没有体现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①不符合题意;让农民参与项目生产获得土地租金和工资,这属于财产性收入和劳动收入,而不是经营性收入,②错误;通过互联网创新土地流转和经营的方式,是变革生产关系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股权激励,是对公司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施的激励机制。截至2016年6月7日收盘,已有逾9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使核心员工与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 )<br />①增加员工的按劳分配收入 ②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br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④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实行股权激励意味着员工也可以持有公司股份,使员工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员工的收益与公司的经营效益有直接联系,因而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吸引力,③④正确;股权激励获得的收入一种财产性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因此①错误;这样做使员工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公员工的收益与公司的经营效益有直接联系,因此并不会降低员工的投资风险,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夏,重庆力帆集团位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的整车工厂预计将建成投产,这是力帆汽车目前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后,像力帆一样的中国西部企业看到了“走西口”的机遇,不少企业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欧亚大陆新兴市场挖掘第一桶金。我国企业“走西口”重要意义在于( )<br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平衡 ②增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br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④更多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③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材料描述的“走西口”是指我国西部地区的企业到欧亚大陆新兴市场进行投资与生产,因此属于“走出去”表现,所以不是商品贸易的表现,①排除;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与生产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经营水平,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②③符合题意;这是“走出去”而不是“引进来”,因此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特别提款(SDR)。届时,SDR的价值将由原来的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决定,变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五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决定。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 )<br />①加快人民币自由流通,提升人民币币值 ②增加SDR的代表性,促进人民币国际化<br />③提高人民币的汇率,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④提高人民币的地位,增加人民币储备需求<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民币加入SDR并不会改变国际市场的汇率和人民币的币值,①③错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人民币加入SDR使SDR的货币结构更加完善,更具有代表性,而且这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大成效,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辨析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辨析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辨析“物价越低,越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div></div>
<div><p>【答案】①物价总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价格下降,购买力增强,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②但如果物价持续低迷,出现通货紧缩,就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使得企业效益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减少,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消费水平从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④影响人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包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等,上述观点但从物价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片面的。<br />【解析】观点辨析务必注意一分为二,既要看到观点的合理性也要看到观点的不合理性,辨析时分别指出合理性及其理由和不合理性及其理由。由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可知,物价水平会影响消费,因此该观点有合理的地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购买力增强,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由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可知,影响消费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因此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物价不是唯一的因素,因此该观点是片面的;最后,必须指出物价持续下降的危害,物价持续下降会引起通货紧缩,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收入增加,最终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然而,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仅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重负。此外,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服务、社会公平等领域,也存在着很多短板。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br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r />在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br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依据。</p></div></div>
<div><p>【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要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前的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要生产高品质商品满足群众的真正需求就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协调供求关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br />【解析】分析某一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阐述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而结合材料可知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作答时,我们可以根据供给侧改革的含义和要求阐述理论依据即可,首先,供给端其实是生产端,通过其含义可知,供给侧改革必须提高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针对性,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这体现了发展生产对人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性,因此其理论依据一是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供给侧改革有利于生产力提高,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其次,通过其含义可知,供给侧改革是调整供需矛盾,使生产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因此供给侧改革是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其理论依据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部署。<br />材料一: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指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消除贫困、改善民坐、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科学谋划,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br />材料二:解决贫困问题,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福建宁德用20多年的时间,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立足闽东资源实际,“大念山海经”、推广“种养加”,大力发展特色农渔产业和生态旅游。通过政府补助,整合搬迁资金“挪穷窝”,完成易地搬迁脱贫35.6万人;通过信贷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将产业发展推向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创造出扶贫工作的“宁德模式”。<br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重视扶贫工作的依据<br />(2)分析“宁德模式”是如何通过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来实现精准扶贫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p><p>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入贯彻科学笈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扶贫脱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是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p><p><br />(2)</p><p>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运用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政府科学宏观调控,充分运用财政、信贷等手段,加大精准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培育产业支撑、易地搬迁,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当地经济发展。</p><p><br />【解析】(1)分析某一政策的依据是阐述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结合材料“消除贫困、改善民坐、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可知重视扶贫工作是为了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这一政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其理论依据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做能够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福祉,说明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因此其理论依据是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样做能够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体现了收入公平分配,其理论依据是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2)根据题意可知要把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作为分析的切入点,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市场与计划,市场是指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计划是指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配置资源,因此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当地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两个方面相结合进行精准扶贫即可。材料中提到“通过政府补助”与“通过信贷支持”来扶贫,这是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因此是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来进行精准扶贫的;材料中提到“通过将产业发展推向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这说明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资源配置,进行精准扶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协调供给侧和需求侧协调发力,2015年9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显示,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的税率惩征收车辆购置税,这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促进调结构扩内需前倨后恭的进一步贯彻落实。<br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经济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价格影响需求。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有利于降低购车成本,扩大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有利于通过扩大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有利于优化汽车的动力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④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⑤科学发展观是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r />【解析】由材料可知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是运用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针对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实行的宏观调控,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这样做可以减少车辆购置税,有利于降低购车成本,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这可以用价格影响消费的知识阐述即可;其次,这样做使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相关汽车产业的发展,这可以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阐述即可;第三,这是通过财政政策促进能源节约和利用,因此这可以用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知识阐述即可;第四,这是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调节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可以用宏观调控的手段的知识阐述即可;第五,这样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从而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这可以用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生活的知识阐述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