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46:54

备考年高考政治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表明( )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br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r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br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理想世界的创造要靠实践,故①观点错误。认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故③观点错误。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新认识为防病、治病开辟了新道路,表明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新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原有认识,表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故②④观点符合题干要求,应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心动不如行动。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br />A.直接现实性<br />B.客观物质性<br />C.自觉选择性<br />D.主体差异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心动不如行动,这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将主观想法变为现实,A项正确;<br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不能说明为什么“心动不如行动”,B项不选;<br />实践不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项不选;<br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心动不如行动并不是因为实践具有主体差异性,D项不选,<br />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br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r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r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r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A、B项不选;新兴职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说明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是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故C项不选,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br />A.人类意识来源于可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br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br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br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C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是错误的;材料并未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排除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15日,天富二号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材料体现了( )<br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r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r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r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题目中,我国为了探索对太空的应用,主要进行了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等,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C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些经典的视觉错误图,常常导致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图,很多人都认为是螺旋,其实它是圆!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4/7172fb88/SYS201802231458112895758542_ST/SYS201802231458112895758542_ST.001.png" width="99"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br />B.人的意识不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r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r />D.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题目中,针对这幅图,很多人都认为是螺旋,其实它是圆。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故D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选项表述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银川市推进“美丽银川”建设,开展“碧水蓝天+绿色城乡”专项行动,拆除60台2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推进秸秆收集综合利用等具体措施。这表明( )<br />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对环保的正确认识<br />②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br />③推进城市建设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br />④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够指导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银川市“拆除60台2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推进秸秆收集综合利用”,说明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推进城市建设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排除;选项④说法片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两位宇航员在太空进行植物栽培试验,种下了生菜种子,完成培育太空蚕宝宝实验任务。这表明( )<br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r />②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br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br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两位宇航员在太空进行植物栽培试验,种下了生菜种子,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科学家曾凭借“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最新数据,判断“卡戎”(冥王星的最大正星)北极周边条件是否有支持捕捉并处理甲烷气体的可能。他们使用已知的冥王星和“卡戎”绕太阳运行轨道,对。卡戎,,表面环境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卡戎”北极经历了漫长的连续低温时期,温度低到足以圈闭从冥王星大气层中逃逸的甲烷,验证了先前的设想。这说明( )<br />①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br />②生产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br />③实践是主体运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能动过程<br />④认识反作用实践,正确的认识可以促进实践发展<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③④<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科学实验,不是生产实践。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美国科学家曾凭借“新视野”号探测器探索到“卡戎”北极经历了漫长的连续低温时期,温度低到足以圈闭从冥王星大气层中逃逸的甲烷,也验证了先前的设想。这说明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实践是主体运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能动过程。故①③入选。选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与漫画《角度有时比距离更重要》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4/7172fb88/SYS201802231458130500215748_ST/SYS201802231458130500215748_ST.001.jpeg" width="193"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主体受自身条件限制不能认识事物本质<br />②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br />③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br />④全面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前提<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④<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但不能因此陷入不可知论,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漫画表明的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故排除;苹果是否有虫,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结论,但真理只有一个,故题肢②正确;漫画还表明,只有全面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故题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以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br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人的认识源自实践最终要转化为实践<br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 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以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故选项③符合题意,应选;“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说明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故选项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要最终用于指导实践,而不是转化为实践,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br />A.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br />B.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br />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br />D.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BC题肢不符合事实,说法错误,不选。<br />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D题肢理解正确,入选。<br />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侧为“执行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4/7172fb88/SYS201802231458106834899856_ST/SYS201802231458106834899856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辩证分析”是人们对信息的辩证否定<br />②“执行”是检验“选择”正确与否的唯一手段<br />③“选择”的过程比“执行”更重要<br />④ 若无“执行”,“选择”就没有实际意义<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辩证分析”是采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等同于对信息的辩证否定,①排除。不能说“选择”的过程比“执行”更重要,③不选。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表明( )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br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r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br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理想世界的创造要靠实践,故①观点错误。认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故③观点错误。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新认识为防病、治病开辟了新道路,表明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新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原有认识,表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故②④观点符合题干要求,应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心动不如行动。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br />A.直接现实性<br />B.客观物质性<br />C.自觉选择性<br />D.主体差异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心动不如行动,这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将主观想法变为现实,A项正确;<br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不能说明为什么“心动不如行动”,B项不选;<br />实践不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项不选;<br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心动不如行动并不是因为实践具有主体差异性,D项不选,<br />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br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r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r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r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A、B项不选;新兴职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说明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是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故C项不选,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br />A.人类意识来源于可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br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br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br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C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是错误的;材料并未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排除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15日,天富二号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材料体现了( )<br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r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r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r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题目中,我国为了探索对太空的应用,主要进行了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等,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C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些经典的视觉错误图,常常导致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图,很多人都认为是螺旋,其实它是圆!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4/7172fb88/SYS201802231458112895758542_ST/SYS201802231458112895758542_ST.001.png" width="99"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br />B.人的意识不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r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r />D.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题目中,针对这幅图,很多人都认为是螺旋,其实它是圆。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故D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选项表述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银川市推进“美丽银川”建设,开展“碧水蓝天+绿色城乡”专项行动,拆除60台2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推进秸秆收集综合利用等具体措施。这表明( )<br />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对环保的正确认识<br />②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br />③推进城市建设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br />④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够指导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银川市“拆除60台2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推进秸秆收集综合利用”,说明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推进城市建设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排除;选项④说法片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两位宇航员在太空进行植物栽培试验,种下了生菜种子,完成培育太空蚕宝宝实验任务。这表明( )<br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r />②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br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br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两位宇航员在太空进行植物栽培试验,种下了生菜种子,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科学家曾凭借“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最新数据,判断“卡戎”(冥王星的最大正星)北极周边条件是否有支持捕捉并处理甲烷气体的可能。他们使用已知的冥王星和“卡戎”绕太阳运行轨道,对。卡戎,,表面环境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卡戎”北极经历了漫长的连续低温时期,温度低到足以圈闭从冥王星大气层中逃逸的甲烷,验证了先前的设想。这说明( )<br />①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br />②生产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br />③实践是主体运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能动过程<br />④认识反作用实践,正确的认识可以促进实践发展<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③④<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科学实验,不是生产实践。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美国科学家曾凭借“新视野”号探测器探索到“卡戎”北极经历了漫长的连续低温时期,温度低到足以圈闭从冥王星大气层中逃逸的甲烷,也验证了先前的设想。这说明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实践是主体运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能动过程。故①③入选。选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与漫画《角度有时比距离更重要》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4/7172fb88/SYS201802231458130500215748_ST/SYS201802231458130500215748_ST.001.jpeg" width="193"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主体受自身条件限制不能认识事物本质<br />②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br />③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br />④全面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前提<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④<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但不能因此陷入不可知论,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漫画表明的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故排除;苹果是否有虫,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结论,但真理只有一个,故题肢②正确;漫画还表明,只有全面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故题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以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br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人的认识源自实践最终要转化为实践<br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 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以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故选项③符合题意,应选;“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说明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故选项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要最终用于指导实践,而不是转化为实践,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br />A.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br />B.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br />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br />D.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BC题肢不符合事实,说法错误,不选。<br />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D题肢理解正确,入选。<br />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侧为“执行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4/7172fb88/SYS201802231458106834899856_ST/SYS201802231458106834899856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辩证分析”是人们对信息的辩证否定<br />②“执行”是检验“选择”正确与否的唯一手段<br />③“选择”的过程比“执行”更重要<br />④ 若无“执行”,“选择”就没有实际意义<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辩证分析”是采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等同于对信息的辩证否定,①排除。不能说“选择”的过程比“执行”更重要,③不选。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选C。</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备考年高考政治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