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安徽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训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元。提高财政赤字率的主要原因在于( )<br />①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br />②提高财政赤字率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br />③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政府新宏观调控方式<br />④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br />A.①③<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提高财政赤字率是增加财政支出的体现,这是国家通过财政的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体现,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提高财政赤字率必须在经济运行滞缓的情况下,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排除;题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到宁夏调研。回答小题。<br />(1)为落实“十三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进行,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这要求我们( )<br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r />②短期内消除民族间的不平衡<br />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r />④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br />A.②④<br />B.③④<br />C.①②<br />D.①③<br />(2)在银川市新城清真寺调研时,习近平说,希望大家继续发扬爱国爱教传统,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在场的伊斯兰教界人士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既念好古兰经,又念好致富经,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材料旨在强调( )<br />①要积极运用行政力量去管理和发展宗教<br />②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br />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br />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宗教自身的要求<br />A.②③<br />B.①④<br />C.③④<br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br />(1)D<br />(2)A<br />【解析】(1)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材料中的上述举措,有利于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并不是说短期内消除民族间的不平衡,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上述举措没有扩大民族地方的自治权,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2)题肢①说法错误,虽然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是并不是积极主动的发展宗教,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应该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近年来,中德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2014年,习近平对德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时,两国确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定位,为新时期中德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br />材料一:2016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第九次正式访问中国,习近平在北京会见默克尔。“相向而行”“拉紧互信纽带”“在高起点上深入推进中德合作”……在于默克尔会见中,习近平这样描述中德关系。舆论普遍认为,中德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入对接成为亮点。<br />材料二:作为最被看好的中德合作领域,“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碰撞出新火花。在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中,双方将继续落实在“工业4.0”领域签署的协议。两国政府已为“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搭建了平台,引导和鼓励两国企业实现项目落地。<br />“中国制造2025”也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该领域的合作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4年10月,中德两国政府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将建立中德工业4.0对话,欢迎两国企业在该领域开展合作,支持两国企业集团及行业协会加强交流,两国政府将提供更有利的框架条件和政策支持。<br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德关系为什么会处于“历史最好时期”。<br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中德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对两国和各自企业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p><p>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德关系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德关系的健康发展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德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两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各自的综合实力。</p><p><br />(2)</p><p>对两国:实现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两国贸易往来。提高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p><p>对企业:引导相关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和管理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引导企业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p><p><br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德关系为什么会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考生可以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明中德合作顺应时代的要求;最后可以从国际竞争的实质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中德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对两国和各自企业的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说明对两国的作用,考生可以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优势互补、提高综合国力等角度说明;对企业,可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角度说明;也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