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谈到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时,引用中国古语“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古人“小智”与“大智”的辩证法,启示各国在探索世界未来时,要( )<br />①服从国际与他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一切选择 ②有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全球发展的长远利益<br />③用全球治理的大谋略规定全球治理的良好秩序 ④坚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把握各国共同利益<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古人“小智”与“大智”的辩证法启示各国探索世界未来时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各国共同利益,有发展的眼光,考虑全球发展的长远利益,②④正确;<br />①③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里程碑式成就,22颗北斗导航卫星,近150颗各种类型的在轨卫星,累计发射226次、成功率超过96%的“长征”系列运栽火箭,以及基于这些空间技术不断提升的和研究水平,无不显示出中国“航天大国”的称誉已是名副其实。材料说明( )<br />A.抓住机遇就能促成事物的质变<br />B.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状态是前进的<br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r />D.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通过“22颗北斗导航卫星,近150颗各种类型的在轨卫星,累计发射226次、成功率超过96%”等等的努力,我们才得以成为航天大国,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选C;<br />A说法过于绝对化,不选;<br />B不选,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br />D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过程,与材料无关。<br />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回首长征,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什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英雄主义。当我们叩问初心,追述历史的起点时,中华民族历经的苦难和艰辛触动着我们的灵魂深处,那段风雨兼程的岁月里,潮汐与风雨同在,失望和希望相随。岁月易老,精神永存,长征永远在路上!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材料中的哲学寓意的有( )<br />①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br />②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br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r />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知识。<br />材料中岁月易老,精神永存体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选项①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选项②体现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选项③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选项④体现认识的主体差异性。因此,①③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会议强调,“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从哲学方法论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就要( )<br />①坚持适度原则,合理安排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②树立创新意识,在不断进取的基础上谋求稳定<br />③树立全局观念,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④发挥意识作用,摆脱发展阶段对改革创新的限制<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稳中求进,稳是前提,所以②中“在不断进取的基础上谋求稳定”一说错误。<br />④中“摆脱发展阶段限制”一说错误。<br />材料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合理安排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树立全局观念,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①③与题意相符。<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的春天如约而至,古代有许多描写春天的美好诗句令人回味无穷。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不同的是( )<br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r />B.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br />C.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br />D.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说春天一到,江水回暖的讯息,鸭子首先感知到了,这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道理;“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就要来了,反映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是说不要说今年的春天就要走到尽头了,明年的春色将会加倍还给人们,这反映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不觉春风换柳条”是说不知不觉中春风过去,柳条都出来了,这反映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综合来看,B、C、D三项的哲学寓意一致,与他们不同的是A项,因此A项正确。</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针对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集中攻关。2016年10月19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代表着我国载人航天第二阶段工作顺利完成,为后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表明,我国航天工作者( )<br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准备必要的前提条件<br />②准确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科学揭示事物性质<br />③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好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br />④发挥能动作用,根据需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br />A.①③<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题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针对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集中攻关”,说明我国航天工作者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准备必要的前提条件,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好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故①③符合题意,应选;<br />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r />④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消灭,排除。<br />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走势分化、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总体来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br />①坚持了矛盾分析法,是在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r />②坚持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r />③做到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r />④坚持唯物史观,认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中央从总体上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说明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①正确;<br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但“总体平稳需要一个过程”,这说明中央的这个判断坚持了事物发展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②正确;<br />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是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不选;<br />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是与生产力相适应,④错误。<br />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落下帷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中国正是一点一滴、弛而不息地推进网络技术的改革创新,才让亿万民众共享发展的福祉,见证了中国30余年发展增速领航全球的奇迹。这体现的哲理有( )<br />①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br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知识。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中国一点一滴、弛而不息地推进网络技术的改革创新,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br />①④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该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r />①关键部分影响整体的功能<br />②量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br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r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①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强调关键部分;<br />②选项表述错误,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br />“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表明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表明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故③④入选。<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28日,英国巴斯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葡萄糖的“分子临界点”,一旦葡萄糖含量超过临界数值,炎症反应与胰岛调节相关的关键酶类就会遭到破坏,引发老年痴呆病(AD)。这一发明说明( )<br />①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决定了认识无限性 ②发现未知世界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br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质变 ④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科学家在实践中首次发现葡萄糖含量超过临界数值会引发老年痴呆病,这说明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决定了认识的无限性,①正确;<br />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实践的发展,不是发现未知世界,②不选;<br />一旦葡萄糖含量超过临界数值,就易引发老年痴呆病,这说明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质变,③正确;<br />葡萄糖含量超过临界数值会引发老年痴呆病,这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一种倒退,不属于发展,故材料没有体现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④不选。<br />所以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漫画《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86ac924/SYS201708151018441012363970_ST/SYS201708151018441012363970_ST.001.png" width="140"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br />②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李密庵)<br />③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白居易)<br />④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此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材料中漫画《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强调了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和”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这两首诗也体现了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故②④符合题意;”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两句诗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没有强调量变的程度,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24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氨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治理大气雾霾,从哲学角度,我们( )<br />①应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将个人层面做好,就能推动国家与社会建设<br />②应坚持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只要树立信心,就能消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br />③应坚持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br />④应坚持矛盾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注重实际行动<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此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br />材料中强调了治理雾霾效果显著,“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氨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这是因为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应坚持矛盾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注重实际行动,③④正确;<br />①不选,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和状态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br />②过于绝对化,不选。<br />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诞生于改革之中,与改革相生相伴。<br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改革依然面临很多难题,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改革是为了人民,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我们深信,对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对那些真正的改革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br />材料二:李克强:“如果说,前30年,我们更多的是靠勤劳的话,再往后走,我们更多的应该靠智慧,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有1、2亿人能够去创业、创新的话,将会给我们整个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当然,创业创新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br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改革之路从无坦途”。<br />(2)结合材料二,用发展和联系的知识回答,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p></div></div>
<div><p>【答案】<br />(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br />因为: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改革的措施与政策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br />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br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改革必定触动既有利益,触动利益的改革注定会遇到强大的阻力。<br />(2)①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br />②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br />【解析】⑴题要求考生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发展观。然后考生根据“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可知,主要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原因即可。<br />⑵本题要求考生用发展和联系的知识回答,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属于如何做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发展和联系的观点从发展的观点的角度,考生可以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从联系的点,考生可以从利用国家的政策、各种积极的力量促成创业的发展即可。<br />所以答案是:(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改革的措施与政策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br />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br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改革必定触动既有利益,触动利益的改革注定会遇到强大的阻力。<br />(2)①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br />②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 />长征,是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再次淬炼。<br />长征之前,党内各种思想交流激荡,在中国革命道路选择方面存在分歧,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数次大损失,使党认识到“左”倾错误的危害,于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此后,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开展革命,最终取得了长征胜利,中共队伍力量得以壮大,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br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实质”知识,分析党内思想能够成功转变的原因。<br />(2)你的学校要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纪念活动,作为活动策划人,请你运用哲学思维,就如何使活动达到最优效果提出两条你的看法。</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r />②“左”倾思想违背发展趋势,毛泽东思想克服了“左”倾思想中消极的内容,汲取了原有思想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并在长征过程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r />③毛泽东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长征走向胜利。<br />④毛泽东思想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用户,壮大了中共力量。<br />(2)①精心组织,优化组合各活动项目,使整体功能达到优化。<br />②结合本校和学生具体实际,提出适合的、特色的方案。<br />【解析】本题以长征,是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再次淬炼为话题,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发展的实质、系统优化法的知识.<br />⑴本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实质”知识,分析党内思想能够成功转变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发展的实质”’,因此考生首先要明确的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營旧事物,因此考生可以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新事物可以代替旧事物即可。<br />⑵本题是比较开放的试题,假设考生的学校要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纪念活动,作为活动策划人,要求考生运用哲学思维,就如何使活动达到最优效果提岀两条你的看法,主要考查系统优化的知识,考生所提看法只要符合主旨,而且知识运用准确即可。<br />所以答案是:(1)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r />②“左”倾思想违背发展趋势,毛泽东思想克服了“左”倾思想中消极的内容,汲取了原有思想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并在长征过程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r />③毛泽东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长征走向胜利。<br />④毛泽东思想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用户,壮大了中共力量。<br />(2)①精心组织,优化组合各活动项目,使整体功能达到优化。<br />②结合本校和学生具体实际,提出适合的、特色的方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