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27 我们的民族精神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2017新年献词中说道,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一致,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胸怀。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这表明( )<br />①世界人民和衷共济,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br />②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br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br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③④<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世界人民和衷共济,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br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也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br />③不合题意。<br />故本题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主题活动一路走过“红色故都”瑞金、“转折之都”遵义、“航天之城”冕宁、“革命圣地”会宁,走进收官之站——陕西延安。这一活动旨在促进长征精神与航天精神在青少年心中传承与发扬。长征精神是我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的瑰宝,使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民族精神获得新的、更加旺盛的活力。这反映了( )<br />①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br />②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br />③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人类最高水平<br />④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br />A.①②<br />B.②④<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题,而题目表述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br />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r />长征精神是我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的瑰宝,使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民族精神获得新的、更加旺盛的活力。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故①④入选。<br />所以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关子国歌法的法律案拟于今年6月初审。这意味着,国歌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为国歌立法的价值在于( )<br />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路径<br />②使之成为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br />③使国歌更好承载起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追求<br />④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人们的报国情怀<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br />②选项夸大了为国歌立法的作用。<br />题目中,为国歌立法的价值在于使国歌更好承载起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追求,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人们的报国情怀。故③④入选。<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9日中午,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br />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br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br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載人航夭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br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说法错误;<br />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br />③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④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br />A.②③<br />B.②④<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体现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正确;<br />“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体现的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③正确;<br />①④选项在对联中并没有体现。<br />所以答案是: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是我国第13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许多地方都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 )<br />①它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②它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br />③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它是提高全民族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br />A.①④<br />B.②③<br />C.①②<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选项①说法错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但不是物质基础,故排除。<br />选项④说法错误,因为应该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而不仅仅是政治素质,故排除。<br />选项②③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的重要原因。<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最值得让人铭记的或许就是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刻。在郎平的带领下,女排历经重重挫折,再回巅峰,完美传承、演绎了中国女排精神,感动无数国人。如今“女排精神”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一种象征,更是各行各业的一笔财富。它不仅仅指引着赛场上的女排姑娘们,更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为我们事业的前进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下列对女排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br />A.女排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女排精神<br />B.女排精神是女排姑娘们独有的精神财富<br />C.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br />D.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说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女排精神是狭隘地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故选项A说法错误。女排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故选项B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突出表现。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故选项C正确。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永不泯灭,越燃越旺,没有顶峰,故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因为,弘扬“五四精神”( )<br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br />②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br />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br />④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②选项夸大了“五四精神”的作用。题目中,弘扬“五四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故③④入选。选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6日,贵州京剧院在墨西哥“第44届塞万提斯艺术节”上献演了京剧版《魔侠吉诃德》。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br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br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①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极具传统特色”“历史演变”分别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①③符合题意。<br />不能说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排除②。<br />这些中国元素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而不是共性,排除④。<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18日下午,“中国梦南海行”全国大学生爱国主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举办。我们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因为( )<br />A.爱国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r />B.爱国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br />C.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br />D.爱国主义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积淀的内在气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无论在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我们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C符合题意;<br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错误;<br />材料未涉及爱国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故排除B;<br />自强不息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积淀的内在气质,D错误;<br />所以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这是因为长征精神( )<br />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br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是共产主义。<br />题肢④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br />我国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长征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①③说法正确入选。<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春期,全国各地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都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 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确立“十四年抗战”有利于( )<br />①学生全面真实地认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br />②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全民族的觉醒<br />③准确理解和弘扬抗战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复兴<br />④让抗战精神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r />A.①③<br />B.②④<br />C.①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确立“十四年抗战”有利于学生全面真实地认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准确理解和弘扬抗战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复兴。①③项符合题意;<br />中华民族早已觉醒,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全民族的觉醒不准确,②项错误;<br />抗战仅仅是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让抗战精神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不准确,④项错误;<br />所以答案是: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关于雷锋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br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r />③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r />④凝聚力量,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雷锋精神依然可以鼓舞我们帮助他人,提升自己,表明雷锋精神能够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①③符合题意;<br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②错误;<br />各行各业的职工和干部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传承雷锋精神,表明要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正确;教育才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④错误。<br />所以答案是:A。</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今年暑期,江西师大政法学院组织了一批青年学生重走长征路,从江西于都出发,经过贵州遵义,四川大渡河,到达延安,重温先辈遗留的足迹,感受长征精神,对他们的心灵深受震撼,觉得长征精神是我党永远的精神火炬。<br />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br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br />长征与长征精神是我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对于让后人铭记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br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br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谈谈如何利用长征精神丰富与发展中华文化。<br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提出两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br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历史、彰显长征精神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长征路线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具有独特作用。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遗是弘扬与培育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r />(2)①将长征精神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并在实践中丰富其内涵。<br />②将长征精神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增添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内容,使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br />③将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在弘扬长征精神的过程中表现出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凝聚力。<br />(3)①提炼、规范长征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br />②发挥长征精神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r />③扩大长征精神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br />④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动力作用。<br />【解析】(1)此题考查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设问没有限定明确的知识范围,要求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原因类题型。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等关键信息。申报文化遗产强调的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强调的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从上述角度阐释合理性可。<br />⑵此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考查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明确,问题指向谈谈如何利用长征精神丰富与发展中华文化,简析类题型。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将长征精神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将长征精神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并且在弘扬长征精神的过程中表现出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凝聚力。学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br />⑶此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审读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提出两条建议。属于开放性措施类试题。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可考虑提炼、规范长征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发挥长征精神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长征精神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动力作用等。<br />所以答案是:(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历史、彰显长征精神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长征路线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具有独特作用。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遗是弘扬与培育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r />(2)①将长征精神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并在实践中丰富其内涵。<br />②将长征精神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增添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内容,使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br />③将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在弘扬长征精神的过程中表现出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凝聚力。<br />(3)①提炼、规范长征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br />②发挥长征精神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r />③扩大长征精神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br />④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动力作用。</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br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br />(1)有人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忍顽强的竹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请你说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br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p></div></div>
<div><p>【答案】<br />(1)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等生命特征与上述精神相吻合。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把竹子人格化为中华民族精神。<br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的作用。<br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br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br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br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br />【解析】(1)本题要求回答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坚忍顽强的竹子比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合理性。竹子能够被比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因其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等生命特征,这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吻合。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把竹子人格化为中华民族精神。<br />⑵本题要求回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主要对教材要熟悉,从主心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等方面回答。<br />所以答案是:(1)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等生命特征与上述精神相吻合。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把竹子人格化为中华民族精神。<br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的作用。<br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br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br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br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