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44:22

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3 收入与分配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br />(1)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br />①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br />②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br />③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br />④是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重要举措<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br />(2)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 )<br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br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br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br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C<br />【解析】(1)本题考查脱贫扶贫的意义。精准扶贫是共同富裕的表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与题意不符,扶贫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体现政治权利;④这不属于基层民主的范畴,也不是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内容。答案选A。<br />(2)本题考查对国债的认识。政府发行债券是为了弥补国家资金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加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幅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我们仍然是每年都在增加。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材料中的做法就是为了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其它项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13反映了某国1976年~2016年期间的经济运行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60980a2f/SYS201708151118336139385648_ST/SYS201708151118336139385648_ST.001.png" width="408"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凯恩斯主义可以解释时段一的经济困境<br />B.按照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在时段二应该加强政府管制<br />C.该国在时段三陷入了“滞胀”的困境<br />D.在时段三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p><ul type="disc" style="margin:0pt; padding-left:0pt"><li style="margin-left:28.52pt; padding-left:7.48pt; font-family:serif; font-size:12pt; -aw-font-family:'Symbol'; -aw-font-weight:normal; -aw-number-format:''"><br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图表看出,时段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高,适合采用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但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不适合题意;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故时段二应该加强政府管制错误,排除B,时段三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低,失业率较高,此时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不是陷入“滞胀”的困境,C错误,D适合题意。</li></ul><p>&#xa0;</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税收政策会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假设某制造企业的某一产品当前销售单价为9.8万元(其中包含企业每销售一件产品应缴纳的税额1.8万元),年销售量10万件。现对该企业销售产品实行免税措施,免税后单价为9.2万元,年销售量为13万件。<br />材料二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为主动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全球工业大国都在全力抢占智能制造的制高点,构筑全球新战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税负过重等老问题依然突出,弱化了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减税已成为当前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重要选择。<br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1)计算销售单件产品后买卖双方从免税中分别获得的收益,并据此指出其收益变化情况。(4分)<br />(2)说明减税可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理由。(8分)</p></div></div>
<div><p>【答案】<br />(1)</p><p>买方收益:9.8-9.2=0.6万元;卖方收益:1.8-0.6=1.2万元。减税使买卖双方收益均增加;卖方增加的收益大于买方增加的收益,企业获益更大。</p><p><br />(2)</p><p>增加了企业利润,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居民实际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以带动智能制造业健康成长。发挥了税收和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引导资本向智能制造业转移。能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p><p><br />【解析】(1)单件产品免税后买方从免税中获得的收益应用原单价减去现单价即可求得,而卖方获得的收益用原单件产品的应缴纳税额减去买方从免税中获得的收益(即卖方不必再缴纳的税额)即可获得。从结果中可以分析出减税使买卖双方收益均增加;卖方增加的收益大于买方增加的收益,企业获益更大的结论。<br />(2)减税可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理由,考生可从减税增加了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减税有利于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带动智能制造业成长,减税发挥了税收和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引导资本向智能制造业转移,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展开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3 收入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