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乐而思中心高三政治小题专题强化训练: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答记者问时,美国记者称中国在南海部署导弹和雷达系统,导致南海局势愈加紧张。洪磊称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合理的国土防御设施不影响别国利益,同时反问:“你没有看见南海的灯塔吗?”(注:我国于2015年5月在华阳礁和赤瓜礁建设两座灯塔,为航经该海域的船舶提供高效导航助航服务)我国在南海诸岛的举措体现了</p><p>A.主权国家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p><p>B.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p><p>C. 维护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外交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p><p>D. 中国按事情的是非曲直处理国际事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合理的国土防御设施不影响别国利益”“在华阳礁和赤瓜礁建设两座灯塔,为航经该海域的船舶提供高效导航助航服务”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创设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故B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C说法错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外交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七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使领海权成为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初航空技术的进步,使领空权成为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国家主权自然延伸到网络空间。信息服务可以跨越国界,但网络空间不能没有主权,世界各国要共同维护网络主权安全,就应当</p><p>①打破信息壁垒,填补信息鸿沟,消除不同国家信息传播格局的差异 </p><p>②加强网络互信技术互鉴,合作打击黑客攻击、木马控制、病毒传播</p><p>③尊重和肯定每个国家运用网络技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权利和自由 </p><p>④将互联网纳入到联合国多边治理框架下,构建网络主权安全新秩序</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世界各国要共同维护网络主权安全,各国应相互尊重主权,反对网络霸权,在联合国的主导下,构建网络主权安全新秩序,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我们应该尊重各国的合法权益,但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加坡总理理李显龙明确表示:“经济制裁及采用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都将是徒劳和非常危险的”。这说明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p><p>A.以政治攻势为主,绝不采用经济和军事手段</p><p>B、由国际组织来解决和处理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p><p>C、首先打出“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p><p>D、反对强权政治,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冲突</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新加坡总理理李显龙的阐述表明了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反对强权政治,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冲突。故D选项符合题意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必要时刻还需要通过经济与军事手段。B选项错误,C选项与题意不符。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主席总结G20杭州峰会的发展领域的成果时讲了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第一次采取集体行动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这三个“第一次” 释放的重要信号是</p><p>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p><p>②关注发展问题,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愿望</p><p>③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依然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p><p>④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习近平主席总结G20杭州峰会的发展领域的成果时讲了三个“第一次”,这三个“第一次” 释放的重要信号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关注发展问题,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愿望。故①②正确。③④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图《瓜分北极》表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7/10/b5d474c1/SYS201809271003383471353074_ST/SYS201809271003383471353074_ST.001.png" width="295" height="2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p><p>B. 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p><p>C. 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p><p>D. 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漫画《瓜分北极》,是主权国家无序竞争,特别体现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说明必须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选项表述正确;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但世界多极化格局并为形成,A选项表述错误;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强权政治,B选项表述错误;霸权主义仍然存在,要反对霸权主义,C选项表述错误。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非洲地区,一些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停滞,外部打压与内部动荡交织,各种矛盾积弊已久,其战乱环境,艰难民生、安全真空都给恐怖主义滋生繁衍提供了“温室”,令恐怖组织趋之若鹜。要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必须</p><p>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p><p>②通过资金技术支持,加强亲信势力的培训</p><p>③充分发挥联合国安理会派驻维和部队的作用</p><p>④加大国际社会对非洲地区在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困境,因此,要根除恐怖主义,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加大国际社会对非洲地区在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故题肢①④符合题意。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加强亲信势力的培训”只会加剧矛盾,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此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在杭州举行,会议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挑战,为国际合作指明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中国借助主办此次会议的良机,不仅可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声音、树好中国形象,更能够为全球治理传递中国思想、贡献中国智慧。由此可见:</p><p>①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p><p>②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p><p>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p><p>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p><p>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的主题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主办这一峰会体现了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地位,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但不是主导,①说法错误,错在“主导”;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倡导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这是因为该倡导</p><p>①顺应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多极化趋势 ②体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立场</p><p>③代表了各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认识 ④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题肢③表述错误,此观点夸大了G20峰会讲话的作用。题肢④不是题目中的原因。题目中,我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这是因为该倡导顺应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多极化趋势,体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立场。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亚太梦想”。“亚太梦想”简单来说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 “亚太梦”引起各方热议,下列评论正确的是</p><p>①“命运共同体意识”表明亚太各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p>②“引领世界发展大势”显示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的坚定力量</p><p>③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p><p>④“亚太梦”是对亚太国家一致的根本利益的追求,符合时代主题</p><p>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并不是亚太各国的政策,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亚太梦并不能说明是亚太国家一致的根本利益的追求,只能说在这个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21日,王毅在“全球反恐论坛”笫二次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网络恐怖主义是助推恐怖活动大幅增多的主要原因,国际社会应把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作为反恐国际合作的重点,以有力的措施,合力攻坚克难。这表明</p><p>①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p><p>②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国际网络恐怖威胁的有效途径</p><p>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加强国际网络反恐合作的重要基础</p><p>④主权国家成该自觉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义务</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①观点错误;材料描述了我国主张国际社会应把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作为反恐国际合作的重点,以有力的措施,合力攻坚克难,这体现了主权国家成该自觉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义务,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国际网络恐怖威胁的有效途径,②④正确;共同利益才是国际合作的基础,③错误。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构建贸易伙伴关系,只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为本地区人民提供和平安宁的家园。要做到“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p><p>①携手相助,战略结盟 ②互尊互信,友好协商 </p><p>③互谅互让,均担责任 ④亲仁善邻,合作共赢</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要做到“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寻求利益的共同点,亲仁善邻、合作共赢,互尊互信,友好协商,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家利益上不能“互谅互让”, ③选项说法错误;我国对外坚持不结盟,①选项说法错误,我国政府承诺不结盟;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传递“交朋友、不打仗”信息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中菲元首共同见证了13项合作文件的签署,中菲关系掀开了全面恢复友好合作的一页。美国对杜特尔特访华非常紧张,不时发出“泼冷水”的声音。杜特尔特表示要让菲律宾疏远与美国的关系,菲律宾是美国的条约盟国。由此可见( )</p><p>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p><p>②我国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p><p>③国际关系基本形式由冲突转向合作 </p><p>④我国外交政策得到了菲方认同</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③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传递“交朋友、不打仗”信息,体现了对和平的期盼,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我国积极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不会主导,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故排除;对比菲律宾对中美的态度,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菲律宾认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49年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败逃台湾后,美国掀起一场激烈争论,谁输掉了中国?今天,美国部分人士认为,美国对华建设性接触的本意是打造一个友好的中国,事实上却培养了战略竞争对手,眼瞎这个对手正在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权,于是一场新的战争会出现,谁输掉了亚洲,由此可以推断:</p><p>A. 两场争论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p><p>B. 中美之间的矛盾将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p><p>C. 国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p><p>D. 建设性接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进而对美国形成挑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说明了美国与中国接触是为了“ 打造一个友好的中国”,结果“却培养了战略竞争对手”,以及“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权”都说明了美国实行霸权主义,企图在称霸全球,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image006主题不相符合,选A。B错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D错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而不是对美国形成挑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