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网络流词“蓝瘦香菇”“葛优躺”等,反映出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等问题。为此,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建议市民每天发呆5分钟。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现在被看做一种放慢生活节奏、舒展身心的方式。这表明</p><p>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p><p>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现在被看作一种放慢生活节奏、舒展身心的方式。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建议市民每天发呆5分钟是对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等问题的反映。认识具有反复性,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④项符合题意;②③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熄,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英雄的故事始终在民族的脑海中萦绕.在祖国的山川中回荡,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真诚中传递。这告诉我们( )</p><p>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p><p>②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p><p>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志</p><p>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真诚中传递,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①正确;勤劳勇敢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志,③错误;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真诚中传递,这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城市对于周边地区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心。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由20个城市群.10个超大城市.20个特大城市.150个大城市.240个中等城市.350个小城市组成的6级国家城市空间布局新格局,城市总数量由现在的657个增加到770个左右。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p><p>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p><p>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并不属于理论上的创新,①不选;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②正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错误;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讲究天人合一和辨证施治。《礼记·内则》中明言,春天该多吃酸食,冬季多吃咸食:药王孙思邈则说,春季多甜食,冬天多吃苦,二者的观点虽有差异,但都建立在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礼记·内则》的意图在于使健康者更加强壮,而孙思邈的话则主要针对身体虚弱者而言。上述材料强调</p><p>①人们在不同季节应有不同的饮食特点</p><p>②在同一季节不同体质的人应有不同的饮食特点</p><p>③不同饮食特点构成了中医饮食普遍原理</p><p>④在中医饮食普遍性原理中包含着不同的饮食特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对于饮食,《礼记•内则》和孙思邈二者的观点虽有差异,但都建立在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礼记•内则》的意图在于使健康者更加强壮,而孙思邈的话则主要针对身体虚弱者而言。上述材料强调人们在不同季节或同一季节不同体质的人应有不同的饮食特点,①②正确;③材料未体现;④说法错误,在中医不同的饮食特点中包含着饮食的普遍性。该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杠杆化是指通过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去杠杆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下列有利于去杠杆的传导措施是</p><p>①债权转为股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一一降低企业成本一一提高经济效益</p><p>②企业依法破产一一实施企业破产结算一一取消企业债务一一降低资产负债率</p><p>③发展股权融资一一完善股权资本市场一一拓宽融资渠道一一引导储蓄转为股本投资</p><p>④推动兼并重组一一扩大优势企业规模一一提高资源利用率一一有效化解过剩产能</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杠杆化是指通过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故债权转为股权,有利于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①适合题意;实施企业破产结算,取消企业债务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②;发展股权融资,完善股权资本市场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储蓄转为股本投资,对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③适合题意;</p><p>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不是通过借债进行投资运营,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国家天文台、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北京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Markarian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一发现再次佐证了</p><p>A.人类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p><p>B.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p><p>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p><p>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A错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一发现再次佐证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研究人员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找到了一些输送基因效率更高的病毒,有效解决了基因疗法存在的问题。但该技术在对付阿尔茨海默症等成因不明的疾病时,仍稍显欠缺,面临巨大挑战。由此可见</p><p>①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p><p>②具体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p><p>③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活动中被推翻</p><p>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们对基因治疗的认识说明具体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不科学,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人们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不是对原有真理的推翻,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不同。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该做法能够( )</p><p>①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p><p>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p><p>③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 </p><p>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该做法并不能丰富传统建筑内涵,①不选;编撰《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得以保护修缮。该做法能够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②正确;该做法使得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修缮,修旧如旧,这说明该做法能够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③正确;该做法并没有体现批判继承历史文化,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不少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最新论述,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p><p>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以往的传统发展模式</p><p>②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p><p>③果断抓住时机,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主流</p><p>④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故②④入选。①选项中“否定以往的传统发展模式”的表述错误。③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8月17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物流业要“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这一举措对制造业的积极影响是</p><p>①增加了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       ②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p><p>③更快实现制造业产品的价值       ④加快了制造业资本周转速度</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物流业要“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这一举措加快了制造业资本周转速度,有利于更快实现制造业产品的价值,③④适合题意;物流降本增效并没有增加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也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①②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扬。</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36pt"><td rowspan="4" style="width:14.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p><p>国</p><p>方</p><p>案</p></td><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以平等为基础</p></td><td style="width:296.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以开放为导向</p></td><td style="width:29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p></td></tr><tr style="height:13.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以合作为动力</p></td><td style="width:29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全球性挑战</p></td></tr><tr style="height:38.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以共享为目标</p></td><td style="width:29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p></td></tr></table><p> </p><p>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同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以平等为基础,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保障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p><p>②以开放为导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p><p>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全球经济治理强调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p><p>④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或“符合谋发展的时代潮流”);反对“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实现合作共享共赢。</p><p>【解析】本题以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保障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全球经济治理强调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实现合作共享共赢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