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鲁教版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政治第三单元过关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6年11月27日经中国政府网正式对外公布。《意见》是我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p><p>①说明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p><p>②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p><p>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p><p>④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②③项正确;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①项错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对合法产权的保护,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没有直接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省对该省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情况进行了梳理: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 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p><p>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p><p>②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p><p>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p><p>④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体现再分配,故排除。④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没有强调投资风险降低。题目中,该省对本省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情况进行了梳理: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 保险等。这说明了居民的这些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必须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产权保护制度,对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尤其是加强非公有产权保护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此举意在</p><p>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p>②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p><p>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p>④促进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产权保护制度,促进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保障公民的合法财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①④项符合题意;②项与题意无关;③项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席卷全国。下列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路径正确的是</p><p>A. 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推进创业便利化--激发创新与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p><p>B. 推进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拓宽创业资金来源--降低创业创新成本</p><p>C. 搞好创业培训服务--提高创业者技能--实现充分创业就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p><p>D. 加大创业财政支持--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尊重劳动知识人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是推导型试题,要明确事物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有利于推进创业便利化,激发创新与创造活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A适合题意;推进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有利于拓宽创业资金来源,但不一定降低创业创新成本,B是错误的;搞好创业培训服务,有利于提高创业者技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促进就业创业,C是错误的; 加大创业财政支持,尊重劳动知识人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实现劳动报酬增长,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十三五”时期也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p><p>①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财富 </p><p>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p><p>③公平分配,拒绝收入差距的存在 </p><p>④倾尽所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②项符合题意;公平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③项错误;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p><p>①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降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p><p>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p><p>③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p><p>④营改增进行结构性减税→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会加重实体经济负担,①项错误;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会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抑制消费,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②项错误;③④项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安徽某村村民依法签订合同实现土地流转,建成该村第一个花卉栽培基地。原先一块块破碎的“巴掌地”被连绵起伏的现代化大棚取而代之,农民也有了租金、工资等更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此举将有利于</p><p>①农民切实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p><p>②农民自主流转土地增加收入</p><p>③提高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p><p>④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安徽某村村民实行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样做有利于农民自主流转土地增加收入,提高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故②③正确;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①错误;④“确保”表述绝对化。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消费税改革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财政部宣布从2016年10月1日起取消对普通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征收消费税,将“化妆品”税目名称更改为“高档化妆品”,税率由原先的30%下调为15%。上述化妆品消费税的调整</p><p>①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p><p>②对消费和生产具有导向作用</p><p>③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p><p>④对增加化妆品消费需求起基础性作用</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我国对化妆品进行消费税的调整,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④选项表述错误,夸大了税收调节的作用。题目中,我国对化妆品消费税的调整对消费和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故②入选。题目中“将“化妆品”税目名称更改为“高档化妆品”,税率由原先的30%下调为15%”的表述,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故③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比例数值,在0和l之间,此数值越趋向于l,收入差距越大。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偏高,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p><p>①实行按劳动要素分配,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p><p>②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p><p>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p><p>④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表述,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比例数值,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偏高,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适当调节收入分配的差距,故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故③④选项表述与题意相符。①选项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②选项“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表述不是按劳分配的正确的表述。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方</p><p>案,以期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以下各项按“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p><p>排列,举措和顺序都正确的是 ( )</p><p>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险水平 </p><p>②改善消费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p><p>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居民增加收入 </p><p>④不断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p><p>A. ④③② B. ④①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让群众“能”消费就必须增加收入,让其有消费的能力,③项符合题意;“敢”消费就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险水平,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①项符合题意;“愿”消费就必须有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让群众花钱舒心,②项符合题意;举措和顺序都正确的是③①②;正确选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国资委2016年计划在中央企业层面选择10户子企业,指导各省市分别选择10户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这种改革将</p><p>①使员工能够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完善管理机制</p><p>②建立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发展活力</p><p>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增强企业凝聚力</p><p>④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消除国有资产经营风险</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不能直接参与经营管理。④选项“消除国有资产经营风险”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有利于建立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消除国有资产经营风险。故②③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业补贴政策转型,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支持农民创业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该《意见》( )</p><p>①能促进农民增收、创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p><p>②是确保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举措 </p><p>③有利于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p><p>④是实现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国务院在《意见》中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实现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故①④正确;②错在“确保”一词,太绝对,且该《意见》也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故②排除;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不能改变,故③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科学界定“三权”内涵、权利边界及相互关系,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三权分置”对经济影响的传导顺序正确的是( )</p><p>A. 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保障了农户对土地的所有权→维护了农民的权益</p><p>B.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p><p>C. 农民加快流转土地→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p><p>D. 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农民的意愿→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的知识。“三权分置”可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够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B正确;A中的“农户对土地的所有权”说法错误;C中由农民收入增长不能推导出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排除;D中顺应农民的意愿不一定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中央财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51.75pt"><td style="width:127.2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85.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16年执行数</p><p>(亿元)</p></td><td style="width:82.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17年预算数</p><p>(亿元)</p></td><td style="width:97.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预算数为上年 </p><p>执行数的(%)</p></td></tr><tr style="height:34.5pt"><td style="width:12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教育</p></td><td style="width:8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47.85</p></td><td style="width:8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20.00</p></td><td style="width:9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5.0</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12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社会保障和就业</p></td><td style="width:8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90.58</p></td><td style="width:8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91.86</p></td><td style="width:9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111.4</p></td></tr><tr style="height:27.75pt"><td style="width:12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p></td><td style="width:8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1.16</p></td><td style="width:8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37.04</p></td><td style="width:9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0.3</p></td></tr></table><p> </p><p>注:2017年中央支出预算数29595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1813.96亿元,增长6.5%。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p><p>①2017年国家财政夫幅度向改善民生倾斜</p><p>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p><p>③国家财政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p><p>④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支出预算都比上年的执行数量增加,这表明2017年国家财政向改善民生倾斜,①正确;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财政支出增加,这表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②正确;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我国政府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赤字率将达到3%的国际警戒线。合理地安排财政赤字</p><p>①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其持续发展</p><p>②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降低通货膨胀率</p><p>③旨在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p><p>④能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2016年我国政府安排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这说明合理地安排财政赤字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其持续发展,①正确;合理地安排财政赤字会增加社会总需求,不会直接促使社会总供给增加,②不选;安排财政赤字属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③不选;合理地安排财政赤字能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正在不断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因为</p><p>①按劳分配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p><p>②它有利于增加居民收人促进经济发展</p><p>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成为我国分配方式的主体</p><p>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按劳分配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说法错误,①不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②正确;我国分配方式的主体仍是按劳分配,③错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所以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国家财政部网站数据,2016年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人同口径增幅比2015年同期又回落2.3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呈中速偏低态势,其根本原因在于</p><p>A. 国家分配政策调整</p><p>B. 政府财政支出力度加大</p><p>C.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p><p>D. 人民币的汇率持续下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呈中速偏低态势的根本原因应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故本题答案选择C,其他选项不符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先生是本市郊区农民,2016年他将自家耕地中的部分流转给了某农业科技公司,收取租金并到该公司上班,其妻仍在家耕种其余土地,大儿子在某国有控股企业持股上岗,小儿子是某外资企业职工。下列对2016年王先生一家收人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王先生夫妻与其儿子们的工资收人属于按劳分配所得</p><p>②其妻收人与其大儿子工资收人属于按劳分配所得</p><p>③王先生与其大儿子的收入中均有部分财产性收人</p><p>④只有王先生与其小儿子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王先生小儿子的工资收入应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错误;王先生妻子的收入和大儿子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正确;王先生收取租金所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其大儿子持股所获得的分红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故王先生与其大儿子的收入中均有部分财产性收入,③正确;王先生大儿子的持股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扳、调结构、促创新等领域,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由此可见( )</p><p>①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p><p>②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p><p>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p><p>④国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铁路建设投资、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国家财政在这些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表明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①正确;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材料表明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涉及市场的调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没有体现,③不选;国家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等领域,这说明国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p><p>材料二 鉴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p><p>(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p><p>(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怎样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p></div></div>
<div><p>【答案】(1)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扩大的趋势。</p><p>(2)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④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督。⑤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p><p>【解析】试题分析:</p><p>第(1)题要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反映的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这一经济现象;</p><p>第(2)题可以从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角度作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5月,全国财政收入15 461亿元,同比增长7.3%。尽管前5个月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好于2013年同期,但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p><p>结合材料,分析造成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的因素。</p></div></div>
<div><p>【答案】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的影响,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②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定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和个人占有财富过多,就会减少国家的税收和财政收入。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也使得财政收入增幅存在潜在的下行压力。</p><p>【解析】本题以我国财政收入增幅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的影响,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也使得财政收入增幅存在潜在的下行压力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p><p>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从2016年起通过扩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投入。</p><p>(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为什么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p><p>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相关知识,阐述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p><p>(2)①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②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扩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p><p>【解析】本题材料一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谈谈为什么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本题考查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回顾能力。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考生着重从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以及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财政相关知识,阐述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措施类”主观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材料信息一般是某地、某事存在一系列问题,设问要求回答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等;或者材料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做法,设问要求回答某某做法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给我们什么启示等。材料中,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考虑从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扩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考虑从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p><p>材料: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上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p><p>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p></div></div>
<div><p>【答案】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p><p>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首先,我国当前增加适当的财政赤字,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手段,同时,要指出我国的财政赤字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虽然在提升,但是仍然处于3%的警戒线内。其次,如何用好财政资金方面,考生可以考虑从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等角度进行作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