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题:必修一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这种数字货币是指由国家统一发行的数字化人民币,属于法定加密数字货币。对发行数字货币认识正确的是</p><p>①数字货币的发行必须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p><p>②货币流通规律将失去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p><p>③数字货币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货币的职能</p><p>④数字货币仅是支付工具不具有货币的职能</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数字货币的发行必须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数字货币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货币的职能,①③适合题意,②是错误的;数字货币不仅是支付工具而且具有货币的职能,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与该商品相关联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下列图示(Py表示Y商品的价格,Qx表示X商品的需求)对商品关联性的标注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93e81840/SYS201801021813316092806477_ST/SYS201801021813316092806477_ST.001.png" width="301"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二者为正相关;若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二者为反相关;若二者为无关商品,则一种商品的价格升高,另一种商品需求不变,依据以上内容可知,A表述正确,其它选择表述错误。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国某商品主要出口到乙国。2016年甲国A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36元,A企业的年产量为10万件,甲国与乙国的汇率为1∶8。2017年A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时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贬值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7年A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用乙国货币单位表示为( )</p><p>A. 3 500万 B. 2250万 C. 3 750万 D. 3 350万</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2014年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36元,2015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所以2015年的价值量为36÷(1+20%)=30元;同时2014年A企业的年产量为10万件,2015年A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2015年该企业生产的数量为12.5万件,同时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贬值25%,即两国的汇率为1∶8×(1-25%)=1:6,所以2015年A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用乙国货币单位表示为30×12.5×6=2250万,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右图(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与图中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21536ac/SYS201801021909420892523062_ST/SYS201801021909420892523062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启动蔬菜目标价格保险,导致蔬菜种植量和价格的变动</p><p>B. 沙特石油高产,导致油价和高成本生产商石油供应量的变动</p><p>C.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短期青蒿素补充剂价格和销量的变动</p><p>D. 海淘化妆品关税上调,导致进口沐浴露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启动蔬菜日标价格保险,导致蔬菜供给增加,蔬菜价格适当回落,故排除选项A;石油高产,会导致油价下降,且高成本石油商会适当减少产量,图中价格上涨,故排除选项B;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各路商家开始炒作青蒿素产品,其短期价格上涨且销量增加,图中需求减少,故排除选项C;海淘类化妆品关税上调,会导致进口沐浴露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减少,进而使供给减少,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中a、b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p><p>①a商品价格上升,会带来b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②b商品需求弹性小,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a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重视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④a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更适合采取“质优价廉”方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从图中可看出,a曲线为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b曲线为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曲线。a商品和b商品既不是互为替代品,也不属于互补商品,故商品a和b在价格和需求量上不存在相关关系,①观点错误;②观点错误,b商品需求弹性大;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会受影响,对于生活必需品适合采取“质优价廉”方式,③④观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创意点亮北京”活动中,解决胡同停车难这件事也成了创意活动。由胡同的居民通过微信报名方式“奉献”出自己的车位一整天,停车人只需贡献出后备厢,以供摆放工艺品等各种小物件,便于人们直接换取还有用处的东西,满足“换客”们的交易需要。材料反映的这种交易行为( )</p><p>①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的商品流通形式 ②能够充分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 ③使“换客”同时兼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④本质上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交换。“直接换取还有用处的东西”是物物交换,不是商品流通,①错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商品来说缺一不可,对交换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兼得的,所以③错误;商品交换表面看是换东西,实质上交换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④符合题意;这种交易行为实现了闲置物品的再利用,②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市场上某款新手机的出现,让用户的体验在许多重大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它带来了先进的新摄像头系统、更胜以往的性能和电池续航力、富有沉浸感的立体声扬声器、色彩更明亮丰富的显示屏,以及防溅抗水的特性。它周身的每一处,都闪耀着强大科技的光芒。面对该款手机,市民内心充满了矛盾,性能优越的手机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p><p>①抓住消费者攀比心理是该手机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 </p><p>②“市民内心充满了矛盾”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 </p><p>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家庭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的直接决定因素 </p><p>④该款手机高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的技术</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影响消费的因素。材料中并没涉及攀比消费心理,①不符合题意;性能优越是使用价值高,价格高是价值高的货币表现,二者不可兼得,②符合题意;市民望而却步说明收入不足以支撑高价格,③符合题意;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价值量大,④的表述不准确。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几年,外卖成为人们的用餐新宠。某青年打算开办一家外卖餐厅,为此进行市场调研。</p><p>(1)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青年应该关注下面消费者调查问卷中的问题 和 ,你选择这两个问题的理由是 。 </p><p>消费者调查问卷</p><p>①您的职业是</p><p>□在校学生 □在职人员 □离退休人员</p><p>□其他</p><p>②选择外卖时,您可以接受的最远距离是</p><p>□<1千米 □<3千米 □<5千米</p><p>③外卖平台或店家进行的价格促销活动,会影响您的消费选择吗?</p><p>□影响很大 □有一些影响 □没有影响</p><p>□不考虑距离远近</p><p>④您得到外卖商家信息的主要途径是</p><p>□外卖平台的推销 □朋友圈介绍 □纸质宣传单</p><p>□看到过实体店铺 □其他</p><p> (2)分析下图的调查结果,据此你认为该青年在开办餐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6/10/28599578/SYS201903161001368987604513_ST/SYS201903161001368987604513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6/10/28599578/SYS201903161001368987604513_ST/SYS201903161001368987604513_ST.002.png" width="219"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3)除了进行消费者一方的调研外,你认为该青年还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p></div></div>
<div><p>【答案】(1)①③ 理由: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p><p>(2)注意的问题:距离<3 000米;发挥外卖信息推广平台和朋友圈的作用。</p><p>(3)对该行业同质化产品的比较和市场饱和度的考察;对市场环境、市场准入规则、国家宏观政策的了解;对外卖物流成本的调查研究;对外卖行业发展前景的分析。</p><p>【解析】本题以某青年打算开办一家外卖餐厅,为此进行市场调研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p><p>(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青年应该关注下面消费者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哪两个问题并说明理由,在第一问问的是应该关注消费者调查问卷中的什么问题,首先,材料中的消费者问卷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距离、价格和信息途径,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可知,外卖的距离和价格促销是主要影响因素;在第二问中,如果外卖距离过远,会影响送餐的时间,如果外卖距离过近,则外面的便捷性得不到体现,消费者的需求对外卖的价格非常敏感,消费者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因此应该关注价格促销活动。</p><p>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如图的调查结果,并据此说明考生认为该青年在开办餐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此题虽然有两问,但和第一问一样,实质上在分析调查结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开办餐厅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选择外卖时,能够接受的最远的距离”这一问题中,60%的人不能接受外卖距离超过3千米,因此该青年在开办餐厅时应该注意距离问题;在“得到外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一问题中,选择“外卖平台的推销”和“朋友圈介绍”的人最多,因此,该青年在开办餐厅时应该注意外卖平台的推销工作。</p><p>(3)除了进行消费者一方的调研外,你认为该青年还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本题要求考生说明除了进行消费者一方的调研外,回答考生认为该青年还需要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联系生活即能得出答案:如:需要了解工商等政策信息:该青年要开办餐厅就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因此需要了解工商等政策信息。如需要了解店面房租信息:该青年开办餐厅要重点考虑餐厅位置等问题,因此需要关注店面和房租信息,找到最佳的开店场所,以便降低开店成本等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按照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总人口13.7亿计算,我国居民人均存款已经达到40 291元人民币,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就国际排名而言,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并且长期位列第一;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 300美元,家庭储蓄率仅为4.9%。2016年上半年中国储蓄率的最新数据是46%。我国储蓄最低的55%家庭占储蓄总额比0.4%,储蓄较低的35%家庭占储蓄总额比25.1%,储蓄最多的10%家庭占储蓄总额比74.4%。</p><p>材料二 中国人均储蓄超40 000元,为什么你还不敢花钱?《经合组织观察家》(the OECD Observer)上的一篇文章这样分析中国人花钱的谨慎态度:中国的高储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积谷防饥”的“预防性储蓄”。多数人存钱不是不想花,而是不敢花。中国高储蓄率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正如吴敬琏所言:“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足,社会保障不充分和预期不稳定等,都使居民非常看重储蓄。”中国居民收入缓慢,但我国的买房费用、子女教育费用、养老费用等却一路飙升。</p><p>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中国人储蓄率过高的问题。</p></div></div>
<div><p>【答案】①大力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收入;国家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对教育、养老等民生事业的投入,解决人们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国家应该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推动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扩大内需。②国家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合理引导居民特别是高收入者多元化投资方向。③国家加强对房地产等的科学的宏观调控,稳定房价,解决住房占用消费支出比重过高问题,从而释放消费潜力。④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使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结构相协调。⑤完善市场秩序,使人们敢于放心消费。</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中国人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有钱不敢花的问题,实际上是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可以从增加收入、稳定物价(特别是房价)、健全社保、办好教育等民生事业,增加未来收入预期,缩小收入差距,保障有效供给等多方面回答。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联系第三单元的财政的作用、社会公平和第四单元的宏观调控等知识进行回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