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自然灾害共存,防灾减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水平,我们要</p><p>①不断提高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p><p>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p><p>③改造对人类有害的规律,为人类造福</p><p>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放弃改造自然的努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如果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人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水平,需要遵循规律,不断提高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①②适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造,③是错误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p><p>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改变规律</p><p>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p><p>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p><p>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随意改变规律。故排除。②选项题意无关,选项“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在材料中缺乏支撑.故排除。③④正确,科学认识基于实践,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指导实践顺利开展,体现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从认识论看,这是因为 ①发挥想象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②科技创新是用新获得的认识取代已有的认识的过程 ③科技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 ④科技创新充满偶然性,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规律</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家要立足于实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但由于科技创新是一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过程,科学家也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①③两项符合题意;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并不是新知识“取代“旧知识,而是知识在自我超越中不断完善,②项观点错误;科技创新固然充满偶然性,但客观规律总是存在的,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对黑洞的研究,是人类对茫茫宇宙进行探索的重要部分。此番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的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出了新方向,并对理解星系和类星体的形成演化以及进一步研究引力波和基本引力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这进一步佐证了( )</p><p>①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p><p>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p><p>③人的意识只有突破规律的制约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p><p>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番人们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了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此番的发现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出了新方向,这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①正确;人的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材料中也没有体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②不选;“突破规律的制约”观点错误,意识也没有直接现实性,③不选;人们能够发现双黑洞,这说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这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诺贝尔奖得住理论物理学家查得·费曼率先提出领微型机器人治病的设想。比如在人血中放入纳米巡航工具,它能自动寻找沉积于静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并将其一一分解。如今,科学家根据分子病理学原理研制出各式可进入人体微观世界行走的纳米机器人,应用于临床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等。纳米机器人在医学研究领域由设想到应用佐证了</p><p>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p><p>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p><p>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p><p>④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可主导微观等领域的研究</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肢③④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再怎么强大,也只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不具有人类独有的意识,也不可能主导微观等领域的研究,故排除除。题肢①②观点正确其符合材料,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食草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p><p>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p><p>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因为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食草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而现在又打算“引狼入室”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故②④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③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看着朱婷和林莉们齐刷刷抬脚轻叩冠军奖台,正在备考的我,眼泪夺眶而出、肆意流淌。略显稚嫩的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出重围,最终夺取里约奥运金牌,靠的不只是一流的技能,更是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场上场下、教练队员,在国旗下集结,为祖国而征战;团结如一人,配合似双手;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都毫不畏惧,敢于亮剑;不管比分落后多少,都每球必拼,决不放弃。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我也该振作起来了。</p><p>结合材料,说明意识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能动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p><p>【解析】本题以中国女排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意识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材料中的女排精神是一种意识,它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和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因此考生可从教练对球队的改造及其影响、高昂精神对球员的激励和影响作用等两方面解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对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p>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体现的道理。</p></div></div>
<div><p>【答案】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敏锐觉察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科学判断。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的科学论断。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点。</p><p>【解析】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正确反映了我国的客观情况,可运用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知识分别予以阐述。</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