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37:50

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三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村落保护第一人”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表示,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这告诉我们</p><p>①要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p><p>②传统村落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③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文化民族气质和文化多样性</p><p>④优先开发传统村落,带动农村产业不断升级转型</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就要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①正确;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不选;“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这表明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文化民族气质和文化的多样性,③正确;传统村落应优先保护,不是优先开放,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  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这告诉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p><p>①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p><p>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持其特有的建筑风格</p><p>③注重城市气质与其物质载体协调发展</p><p>④优先开发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告诉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要注重城市气质与其物质载体协调发展,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①③项符合题意;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②项说法错误;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其原因是 </p><p>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p><p>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p><p>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p><p>④承袭传统文化,把握文化发展规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传统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④选项中“承袭传统文化”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其原因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城徽州改名“黄山市”近三十年,恢复原名的呼声一直不断。有人坚持“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也有人说“新地名也用习惯了,再改回去劳民伤财,没必要”。对这场“复名”之争的正确认识是</p><p>①考虑到时间短的地名不具有文化意义,应恢复旧名   </p><p>②既要关心文化价值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  </p><p>③应有对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意识  </p><p>④应让地名设置为经济发展让路</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面对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因此认为恢复旧名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故①错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因此地名是否变化既要关心文化价值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故②符合题意;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应有对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意识,故③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不应当只考虑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建设,故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团队,此前他们设计的南京青奥会会徽,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关于“衷情中国文化”,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说:“世界各国的优秀设计师都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p><p>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p><p>③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p><p>④民族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启示我们要重视本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并没有强调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不选;“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②正确;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不是材料要强调的,③不选;“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民族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诗词大会&gt;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A.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p><p>B.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p><p>C. 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p><p>D.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说明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B适合题意;A、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社区通过组织开展“感恩奋进”“和谐邻里”“社区道德楷模评选”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居民内心;通过搭建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合唱团等文化舞台,让居民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这些举措体现了    (  )</p><p>①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p><p>③文化活动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的,①不选;“让居民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这些举措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②正确;通过组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居民内心,这体现了文化活动对人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正确;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疆手工艺品在运用民族工艺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西域历史、神话人物、民族艺术等题材,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如今,通过“互联网+”,新疆手工艺品不仅在本地绚丽绽放,更飞出自治区,成为传播新疆文化的一张名片。由此可见,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应该</p><p>①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实现各民族文化融合</p><p>②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p><p>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p><p>④继承优秀传统元素,展现民族特色和风格</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新疆手工艺品在运用民族工艺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西域历史、神话人物、民族艺术等题材,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说明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应该继承优秀传统元素,展现民族特色和风格,故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新疆手工艺品不仅在本地绚丽绽放,更飞出自治区,成为传播新疆文化的一张名片”说明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应该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故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具有精华与糟粕,我们应该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一切成功,排除;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三五规划是谁制定?党中央国务院/还有各级部委办/工人农民企业家/专家教授你我他/中国的十三五/大伙儿来做主”“十三五怎样制定?分散调研/集中讨论/再分散调研/再集中讨论”。这首“网络神曲”《十三五之歌》,饶舌的中英文歌词,类似欧美乡村音乐的民谣曲风,四个肤色各异摇头晃脑的卡通人物,通过新华社的社交网络账号发布后迅速走红,点击率不断上升,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十三五之歌》成为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例。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十三五之歌》的成功经验有(  )</p><p>①借鉴和融合了民谣、卡通等多样的文化元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p><p>②符合受众习惯、切合受众心理,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p><p>③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手段 </p><p>④能体现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十三五之歌》借鉴和融合了民谣、卡通等多样的文化元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因而得到了成功,①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不正确;《十三五之歌》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因而获得了成功,③正确;《十三五之歌》并不是因为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而获得成功,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中国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走向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p><p>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要立足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在维护人民群众基本健康权益的同时,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要坚持中医与西医的取长补短,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要依托现有中医药教育资源,培养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领域的领军(后备)人才、骨干人才和师资;还要加强舆论引导,让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p><p>(1)中医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独特资源。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生活的知识,就如何挖掘这一资源谈谈你的看法。</p><p>(2)在当代,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等。请你就如何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提两条合理化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要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并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医药的发展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要注重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中医药文化的产业链。②要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中医药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理论,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西医的有益成分,让中医药在创新中永葆生命力。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需要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让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形成重视健康的社会风气。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中医药的发展要通过教育来加快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保护。</p><p>(2)①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②自觉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生活,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③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弘扬文明风尚身体力行。④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p><p>【解析】第(1)问为措施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生活的知识,就如何挖掘中医药资源谈谈看法。“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要立足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在维护人民群众基本健康权益的同时,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这说明我们要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并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中医与西医的取长补短,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这说明要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要依托现有中医药教育资源,培养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领域的领军(后备)人才、骨干人才和师资”,这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还要加强舆论引导,让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这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需要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让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形成重视健康的社会风气。    </p><p>第(2)问为建议类试题,要求就如何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提两条合理化建议。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设问“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等”中找切入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三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