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37:48

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三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辽宁六校联考)弹幕,是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很有趣,很生动。但是弹幕中也有一些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低俗文化等。为此国家网信办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强调,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国家网信办上述要求的依据是(  )</p><p>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p><p>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消除文化的商业性 ④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发展文化产业</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一些弹幕偏离主流价值观,传播低俗文化,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年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①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加强实时管理,有利于保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②项符合题意;文化的商业性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可以统一的,③项观点错误;④项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个全球性教育趋势。发展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更能反映社会变迁对于人的素质的新要求。我国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因为</p><p>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p><p>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p><p>③立德树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p><p>④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作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核心素养”教育抓住了教育的中心和关键,①②项符合题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③项错误;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央视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入选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p><p>①“豪迈”与“飘逸”总是无法包容    ②“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 </p><p>③“经典”与“流行”两者同出一辙    ④“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选项错误,只看到了二者的对立没有看到统一。③选项错误,该观点只看到了同一没有看到对立。题目中,入选的诗词让人们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着。故②④选项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某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已形成市级支中心——区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格局,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全覆盖。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p><p>A. 有利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p><p>B. 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p><p>C. 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p><p>D. 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某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已形成市级支中心——区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格局,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全覆盖。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故C选项入选。A选项强调的是文化产业,与题意无关。B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夸大了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素有讲究诚信的传统美德,“徙木为信”“一诺千金”等诚信故事千古流传。今天,诚信在我国依然备受推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p><p>①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完整保留</p><p>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p><p>③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p><p>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徙木为信”“一诺千金”等诚信故事千古流传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适合题意;诚信在我国依然备受推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④适合题意;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性继承,①是错误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社区从居民身边事做起,从你我做起,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观望,不是喊口号,是与自己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从而形成社会风气,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群体意识与个人的自觉行为。这表明</p><p>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抓好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 </p><p>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p><p>③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 </p><p>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才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④选项强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某社区从居民身边事做起,从你我做起,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群体意识与个人的自觉行为。这表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故②③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被中国文化赋予了独特的气节,与兰、梅、菊并称为“四君子”。气节,是一个民族不可少的灵魂,是一个人不可缺的操守。古代君子之所以欣赏竹之气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在于竹子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失去人之尊严和节操。在依法治国、重拳反腐的时代大背景下,这启示我们(  )</p><p>①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品行正直的人 </p><p>②要以道德修养来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 </p><p>③要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做一个情操高尚的人 </p><p>④要以传统气节思想为修养的根本,做一个学贯古今的人</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依法治国、重拳反腐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竹子的气节,这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品行正直的人,要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做一个情操高尚的人,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道德修养对于科学文化修养的作用,②项与题意不符;对于传统气节思想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微商作为电子商务新业态的新兴代表,属于社会化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它以个体为元素,以移动互联网及社会化的传播为载体,完成商品和交易的电子商务过程。微商与传统行业的零售以及PC端的电商体系,三者是相对的、稳定的、并存的,而且各具优势,进而互补。从2013年微商开始兴起到今天,微商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而是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微商产品、微店、微商团队和个人、微商平台、微服务在内的一个生态系统,甚至已发展为一种商业模式。</p><p>“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早期微商中确实有个别人为了暴利,大肆销售三无产品,突破商业道德底线,用不良产品和服务影响了整个生态链。2015年7月,以“诚信微商,共同打造微商绿色生态圈”为主题的2015中国微商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微商体系要进行自我净化和提升;呼吁青年创业者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要严以自律,提升自己。</p><p>微商进入门槛低,创业投入几乎为零成本,微商领域也蕴含非常多的机会,“85后”“90后”是微商从业者中的主体。</p><p>(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微商从业者守住道德底线,共同打造微商绿色生态圈。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p><p> (2)请为“85后”“90后”如何参与微商创业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15字,要求贴近社会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对个人和社会能产生重大影响。微商从业者重视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守住道德底线,必然会对整个微商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p><p>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诚信建设,使微商从业者守住道德底线,能够引领微商从业者和微商生态圈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p><p>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就个人层面而言,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条件,也是微商生态圈从业人员凝聚共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p><p>(2)凡能综合运用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知识提出有利于参与微商创业的任何正确建议均可。</p><p>【解析】本题以我国微商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观点进行分析。本题注重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系数不大,但是要组织好答案还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故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能产生重大影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等几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为“85后”“90后”如何参与微商创业提两条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p><p>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p><p> (2)结合实际,请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朗朗上口),并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指出其哲学依据(两条“依据”不能重复)。</p></div></div>
<div><p>【答案】(1)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和文化养料。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④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感。</p><p>(2)答案示例:①标语:知行统一,行胜于言。依据:坚持实践的观点。②标语:文明养成,从小做起。依据: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p><p>【解析】第(1)问,题目类型为体现类,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根据从材料中找到的关键信息,如“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重视传统节日”“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等可知,可从国家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方面来回答。</p><p>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拟定两条宣传标语,并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指出其哲学依据,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标语,要注意题目要求,两条“依据”不能重复。</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三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