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37:46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框题跟踪检测(九)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p><p>A. 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 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p><p>C. 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适合题意;A、B、C三项观点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p><p>A. 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p><p>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p>C. 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p><p>D.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C</p><p>试题分析:题中只是说明主观不能作为主观的检验标准,但什么是检验标准却没有说明,没有说实践是检验标准,故排除B。本题没有涉及到真理问题,而是涉及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故排除AD。根据题意,题中强调对错问题的判别标准,不能是任何人,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故选项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绍兴模拟)随着人口从高出生、高增长到低出生、低增长模式的转变,原来的计生政策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从只准一胎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计生政策通过动态调整以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说明(  )</p><p>A.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被否定和推翻</p><p>B. 各种条件限制使真理具有反复性</p><p>C. 真理是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D. 谬误是走向真理的必经阶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材料体现的是真理的具体性;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而不是被否定、不是被推翻,A错误;应是认识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 B错误;谬误不是走向真理的必经阶段,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p><p>A. 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p><p>B.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p><p>C. 真理有时不是客观的</p><p>D. 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就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本题材料主要说明条件和范围不同,其结论也就不同,这主要是说明真理的条件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C错误;A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绍兴模拟)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p><p>①说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p><p>②说明复杂事物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p><p>③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运动过程</p><p>④经过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p><p>A. ①③    B. ①④</p><p>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材料说明的是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而且,认识是不断深化的,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对同一关系的认识,不是不同的事物,排除①;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直线上升,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p><p>A.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p>B. 寻找真理性认识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p><p>C.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p><p>D.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主观性。材料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 D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错误;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台州模拟)“地震预报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p><p>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地震预报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的认识可以达到真理,同时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①②本身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5年1月,李克强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p><p>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p></div></div>
<div><p>【答案】(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在创业中出现失败在所难免。(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创业中错误甚至失败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和总结。(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创业中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成功。</p><p>【解析】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求索真理的历程”,问题指向是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在作答时可结合材料并紧扣知识范围,从实践的特点、真理的有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角度分析说明“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框题跟踪检测(九)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