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政治复习课堂练习:2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纪录片纷纷从小屏幕搬上了大银幕。《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不例外,在网络上爆棚之后,又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中圆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员刘刻说:“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坦言,很多年轻观众被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说明</p><p>①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p><p>②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p><p>③能抓往观众的心的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p><p>④文化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说明,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文化具有两面性,积极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人和社会的发展,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遗产广受关注,世界各地都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举措。例如在法国,人们视遗产为生命,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公立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法国人举家出动,与文化珍品亲密接触。而在意大利,人们坚持与遗产的消失抗争,该国对文物损毁方面的修复技术在世界都属一流……这启示我们,作为普通公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该( )</p><p>A. 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加大对公益文化基础设施投入</p><p>B. 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p>C. 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p><p>D. 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普通公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D项符合题意;AB项均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材料要求作为普通公民能够为保护文化遗产做些有益的工作,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这条道路( )</p><p>①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国文化成果</p><p>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p><p>③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p><p>④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我们要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不是汲取世界各国文化成果,①不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正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③正确;走这条道路目前还不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某市设立了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评选。“草根奖”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的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和谐社会建设。这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p><p>①是亿万群众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p><p>②要重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p><p>③应开创保障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新局面 </p><p>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p><p>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设立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评选活动,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和谐社会建设,这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群众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①④项符合题意;对民间文化要具体分析,并非所有的民间文化都能够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②项说法错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既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好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又要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在“西学东渐”的年代中渐渐失去其应有的地位。目前,中医的实用价值广泛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撑,中医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表明,发展中医药文化</p><p>①必须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p><p>②必须大力吸收西医文化的有益成果</p><p>③要全面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p><p>④要加强现代中医科学理论的创新</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传统中医药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说全面继承错误,③排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是</p><p>①福建开展生态治水,计划5年建成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统</p><p>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p><p>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完全免费向社会开放服务</p><p>④开展全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福建开展生态治水,计划 5年建成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统属于是经济建设,①适合题意;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②混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排除;③④的做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为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结构性短缺问题,采取“菜单式”推送文化资讯的策 略,把文化信息送下去,把文化需求兜上来,依据文化供求的“大数据”,有效解决信息 不对称问题,通过文化供需互动实现公共文化精准化发展。这一策略( )</p><p>①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充分收集信息 </p><p>②利于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p><p>③需要政府转变思路,由公民做出决策 </p><p>④利于丰富文化生活,保障公民文化权益</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通过文化供需互动实现公共文化精准化发展的策略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充分收集信息,利于丰富文化生活,保障公民文化权益。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结构性短缺问题,不涉及文化产业和经济效益问题,②项与题意不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不能做出决策,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作提出,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表明( )</p><p>①文化生产要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p><p>②文化生产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p><p>③文化企业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 </p><p>④文化产品应走向主旋律,保持先进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要提高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不是文化生产,①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生产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②不符合题意;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体现了文化企业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文化产品应奏响主旋律,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p><p>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p><p>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p></div></div>
<div><p>【答案】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④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p><p>【解析】</p><p>本题要求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分号,这往往意味着答案的层次性、逻辑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体现了培育良好文化环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说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挖掘红色文化……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说明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说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p><p>材料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p>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展历程</p></td><td style="width:326.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重要成果</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td><td style="width:32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p></td><td style="width:32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改革开放时期</p></td><td style="width:32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p></td></tr></table><p> </p><p>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p></div></div>
<div><p>【答案】(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p><p>(3)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p><p>【解析】</p><p>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p><p>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方面,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建设文化强国,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人民至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了解人们心中的文化民生之路,某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特别策划了“百姓心中的文化民生之路”调查问卷,以期为文化发展的公共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请你一起来探究。</p><p>材料一</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32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138.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应如何提升对公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3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您所在的社区(村庄)内,最需要哪些“文化民生工程”</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20.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您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参与文化建设</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文化建设人才</p></td><td style="width:5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4.0%</p></td><td style="width:92.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建一个图书馆或阅览室</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6.1%</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参与文化方面的公益组织及公益活动</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2.9%</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促进文化服务均等化</p></td><td style="width:5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3.9%</p></td><td style="width:92.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开辟群众活动广场</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1.5%</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参与本地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5%</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加强乡村、社区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p></td><td style="width:54.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7.3%</p></td><td style="width:92.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开展送文化进社区(送文化下乡)活动</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9%</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1.1%</p></td></tr></table><p> </p><p>材料二 您认为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应该包括哪些方面?59.3%的民众希望社区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37.9%的人期望能便捷地了解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此外,能享受到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资源(27.5%),能在校园、社区、企业或农村享受到流动公共文化服务(22.7%)也是人们较为普遍的诉求。</p><p>(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p><p>(2)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文化发展应如何满足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幸福感。</p></div></div>
<div><p>【答案】(1)①我国当前的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文化公共事业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乡村的程度比较低。②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群众缺少文化消费的有效载体。百姓的文化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正在不断增强,通过“人人参与文化”实现“人人享受文化”已经成为百姓的普遍共识。</p><p>(2)①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各地区及农村广大人民群众。③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④要注重引导,开展多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文化与道德素质。</p><p>【解析】</p><p>(1)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p><p>要紧扣社区问卷调查,从当前的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文化公共事业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群众缺少文化消费的有效载体、百姓的文化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正在不断增强等方面,说明我国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乡村的程度比较低,应“人人参与文化”,实现“人人享受文化”。</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文化发展应如何满足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幸福感。</p><p>从材料可以看出,满足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应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应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应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应开展多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文化与道德素质,等等。据此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方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p><p>根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p> </p></div></div>
<div><p>【答案】</p><p>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p><p>【解析】</p><p>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说明,具体可从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说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6日,中央网信办举行“共铸诚信 清朗网络”主题座谈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网上网下协同治理,共同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在网上倡导文明风尚,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明有礼、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p><p>①有利于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p><p>②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p><p>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 </p><p>④有利于弘扬主旋律,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主旨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①题肢与题干无关,且表述不严密,不选。我们应该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④题肢表述错误,不选。②③题肢符合题意,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2018·山西考前适应性测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努力( )</p><p>①改革高考录取方式,注重考核思想品德及行为表现 </p><p>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p><p>③贯彻实践为主原则,大力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p><p>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提高教学的思想教育性</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努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提高教学的思想教育性,②④项符合题意;改革高考录取方式不是学校能够做到的事情,①项与题意不符;学校大力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③项与题意要求的立德树人不完全相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8·山东省济宁一中期末)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p><p>A.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B.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C. 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p>D.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提出来的,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下列做法能够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是</p><p>①构建多元价值观念,浓厚先进文化的氛围</p><p>②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p><p>③依赖于人民群众,调动群众的文化创造激情</p><p>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调动群众的文化创造激情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都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一是指导思想多元化,①说法错误;我们需要继承的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特色小镇展露地域风情,美丽乡村承载悠悠乡愁。特色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巨大的文化张力,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在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特色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p><p>①博采众长,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p><p>②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p><p>③增强不同群体对共同拥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p><p>④与时俱进,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文化形式</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特色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不同群体对共同拥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只怕盛宴易散,良会难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英国的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中国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都曾发出韶华易逝的感叹。在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东西对话·戏剧传奇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在这一活动中( )</p><p>①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②要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 </p><p>③应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要证明经典文化的价值远高于流行文化的价值</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东西对话·戏剧传奇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在这一活动中,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应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文化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②项与题意不符;不能笼统地比较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价值,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G20 杭州峰会对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自信侧重于强调对</p><p>①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p><p>②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p><p>③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p><p>④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故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①④选项表述是文化自觉的内涵。选C。</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