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35:11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届高三高考政治最后考点热身卷: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雄安新区流传这样一副对联——“雄安容天下,京津冀未来”。这副对联一语双关、意蕴深长。雄、安、容,各取雄安新区的雄县、安新、容城三地的首字,“容”字也有包容、囊括之意;京、津、冀中的冀既可代表河北,也可表示希冀,充满韵味。这说明</p><p>①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汉字能够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p><p>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雄、安、容,各取雄安新区的雄县、安新、容城三地的首字,“容”字也有包容、囊括之意;京、津、冀中的冀既可代表河北,也可表示希冀,充满韵味。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①③适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力量。作为文化根基,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为一种目标导向,它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前行;作为一种动力激励,它能够激发人民团结奋斗,投身发展大业,创造人间奇迹。由此可见,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p>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为根本的任务           </p><p>②有助于凝聚和动员一个民族的力量 </p><p>③能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p><p>④对全面建成小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能够激发人民团结奋斗,投身发展大业,创造人间奇迹,②④正确揭示了材料信息,符合题意。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而不是根本任务,①观点错误。材料没有揭示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③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河神”禹王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精神神祇,承载着中华民族克服艰难、筚路蓝缕寻求幸福生活的生命历程,其身上展现出的奉献、忍耐、坚韧、勇猛等美好品质,至今仍然是最具感发力量的社会核心价值。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p><p>①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p><p>②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p><p>③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p><p>④贯穿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奋斗之中</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克服艰难、筚路蓝缕”,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而这些由“河神”禹王承载,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①符合题意。“至今仍然是最具感发力量的社会核心价值”,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②符合题意。③④在材料未体现,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题文)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人物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仰。雷锋、焦裕禄、罗阳、林俊德……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这说明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p><p>A. 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p><p>B. 能够直接转化成物质力量</p><p>C. 为我们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p><p>D.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源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主要表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A符合题意。B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材料没有体现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C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源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在北京展出。整个画作蕴涵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整幅图既符合皇家的审美情趣,又体现了青年画家严谨的生活态度,更将青年学子在王室衰微、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现实面前所产生的强烈爱国激情融入画作之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2/10/2e05d7b3/SYS201809221005156549500372_ST/SYS201809221005156549500372_ST.001.png" width="453"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千里江山图》体现了</p><p>①中华绘画艺术博大精深的特点</p><p>②艺术作品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p><p>③中华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的特点</p><p>④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千里江山图》体现了中华绘画艺术博大精深的特点,体现了艺术作品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寄托了创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感。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的特点,③项与题意不符;《千里江山图》是幅古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9/10/718b9e0c/SYS201809191003135358844914_ST/SYS201809191003135358844914_ST.001.png" width="404"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p><p>B.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p><p>C. 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p><p>D. 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C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选项错误,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D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p><p>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p><p>②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p><p>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p><p>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③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就强调“民为邦本”,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更是深受“民本”思想教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3次提到“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这表明</p><p>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p><p>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p><p>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p><p>④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就强调“民为邦本”,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更是深受“民本”思想教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同时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p><p>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p><p>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p><p>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p><p>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p><p>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增强文化竞争力,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题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由此可见,载人航天精神</p><p>①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p><p>②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p><p>③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p><p>④为载人航天工程的进步提供了直接力量</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是一种间接的力量,④说法错误。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国家博物馆要更好地发挥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领文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示范作用。为此,国家博物馆和文博界要始终牢记传承历史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要充分发挥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走出去”的独特作用。材料体现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p><p>①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p><p>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p><p>③促进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对外宣传推介</p><p>④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中“要始终牢记传承历史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体现了②;“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走出去’”体现了③;①强调了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不符合题意;④强调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西藏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抚今追昔,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西藏和平解放、发展进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英烈,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世代传扬!今天,我们纪念西藏和平解放,要毫不松懈地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进一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藏独势力斗争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西藏稳定,不断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p><p>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和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是西藏各族人民永远的精神火炬。</p><p>②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激发西藏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巩固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反对藏独势力,助推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p><p>【解析】</p><p>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可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分析。从必要性角度看,当前存在的藏独势力需要我们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重要性角度,我们可以结合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组织答案时,要紧扣材料信息,不得离开材料信息组织答案。</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分析角度</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容阐释</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与人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使人们受到爱国主义这种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眼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与社会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p><p>请结合“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②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激励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源。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保持创新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p><p>④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p><p>【解析】本题以“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96年前,浙江嘉兴南湖上,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船精神。从此,红船精神照耀中国。</p><p>红船精神植振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红船精神体现求实变革的践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实践理性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红船精神体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对“民为邦,本固邦宁”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红船精神所蕴涵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意识的思想升华。</p><p>红船精神树起了一座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革命实践,倾听人民意愿,反映人民诉求,把握时代潮流,开拓中国道路,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中承担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精神映照。红船精神体现时代特征,洞悉历史本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为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建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p><p>红船精神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穿越时空,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p><p>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红船精神为何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p></div></div>
<div><p>【答案】①红船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②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船精神,丰富了红船精神的内涵。③当代社会需要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为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红船精神为何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p><p>红船精神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船精神,丰富了红船精神的内涵。而红船精神又为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可从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红船精神的丰富和红船精神的作用等方面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届高三高考政治最后考点热身卷: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