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35:10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政治综合训练5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话剧爱好者李先生每个月都会去看话剧,他发现话剧院的演出票对大学生是6折优惠,比对—般观众的折扣力度大多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p><p>①话剧院对不同观众收取不同票价,属于价格歧视,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则</p><p>②因为大学生通常没有自身收入,其需求弹性会低于—般观众的需求弹性</p><p>③如果大学生根想看话剧《李白》,则他们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会增加</p><p>A. ①正确    B. ②正确    C. ③正确    D. 都不正确</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话剧院的演出票对大学生是6折优惠是因为大学生的需求弹性会高于一般观众的需求弹性,并不是价格歧视,也没有违背交易原则,①②都是错误的;如果大学生很想看话剧《李白》,则他们的需求量会增加,但不是反应程度会增加,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浙江一家大型企业建设新生产厂区,原计划要招收1700名工人,引进桁架机器人生产线后,整个新厂区只招录了30个工人就解决了全部生产问题。机械手一天至少干20小时,一年360天运转,这是人工无法做到的。由此可见(   )</p><p>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p><p>②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企业成功经营的核心竞争力</p><p>③科技创新能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p><p>④“机器换人”能促进传统制造提质、增效</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企业实行“机器换人”后,会减少对人工劳动力的需求,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排除;科技创新是企业成功经营的核心竞争力,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中国与芬兰不断深化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腾讯以8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的84.3%股权;湖北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在芬兰设立分公司,投资10亿欧元生产生物燃料。中芬加强高新技术合作能够</p><p>①提高中芬两国创新能力,共同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p><p>②发挥中芬两个国家各自的经济优势,实现互惠共赢</p><p>③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p><p>④加速两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代两国传统产业</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芬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的说法夸大,①不选;中芬加强高新技术合作能够发挥中芬两个国家各自的经济优势,实现互惠共赢,②正确;中芬加强高新技术合作能够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③正确;“取代两国传统产业”的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6年,是中国外交极为活跃的一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审时度势指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此举体现了中国在对外关系中</p><p>A. 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搭建合作共赢大平台</p><p>B. 主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p><p>C. 以共赢为基本立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p><p>D. 坚持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此举体现了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搭建合作共赢大平台,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A适合题意;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不是主导作用,B是错误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C是错误的;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望梅止渴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是:</p><p>①望梅不等于变革梅的活动,望梅不可能止渴</p><p>②意识的梅来源于具体的梅,故望梅能够止渴   </p><p>③望梅可以引起人的本能反射,故可能止人之渴</p><p>④一般的梅存在于具体的梅之中,故望梅能够止渴</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望梅止渴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望梅不等于变革梅的活动,望梅不可能止渴,故①入选。另一方面,望梅止渴实际上望梅可以引起人的本能反射,从而对人的生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可能止人之渴,故③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望梅能够止渴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告诉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32e29b7d/SYS201801021902111804315032_ST/SYS201801021902111804315032_ST.001.png" width="280"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纵使思忖(cǔn)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p><p>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p><p>C. 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p><p>D.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漫画中“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告诉我们应该不应该只停留在喊口号的上,应该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故D入选。A选项体现了思维与实践的关系。B、C表述明显与题意不符,排除。</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四川巴中诊断)材料 地名是历史留下的“活化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名随意更改和废止现象屡屡发生,致使很多意蕴丰富的地名不断消失。像汝南改成驻马店,徽州改成黄山市,常山改成石家庄……想想,当一身白袍银铠英俊潇洒豪气冲天的赵云横枪立马大喝一声“常山赵子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如果换成“石家庄赵子龙”,立刻变了味道。珍惜那些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才能留住我们的乡愁。精心设计有文化内涵的新地名,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传统文化才能有血脉传承,城市才能有厚度和温度。</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地名命名中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p></div></div>
<div><p>【答案】①政府在地名命名中要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收集信息,听取意见。②政府在地名命名中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通过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使命名的地名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③政府决策要自觉接受监督,对随意废除、更改地名,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要通过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p><p>【解析】</p><p>此题以我国地名命名为背景材料,考查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地名命名中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分别从完善决定信息和智力系统;增加决定的透明度和参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龙井茶淡雅,高山茶气昂,铁观音岩韵,普洱茶老陈”。</p><p>喝茶在“品”,品茶需要适宜的环境。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供人们小憩,不由得意趣盎然。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清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精神世界与艺术境界得到完美的结合。</p><p> “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正所谓你觉得苦,我觉得甘。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和回味,才有了趣味和无限的延展。</p><p> (1)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生活”角度谈一谈品茶需要适宜环境的道理。</p><p> (2)结合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品茶为什么有人觉得苦,有人却觉得甘。</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品茶时如能营造适宜的环境和用具,有助于品茶者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p><p>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品茶中,获得美的享受,提升精神世界,离不开精神世界,离不开适宜的环境。</p><p>④优秀文化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在品茶中可以实现振奋精神,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p><p>(2)①物质决定意识。茶的种类、品质的优劣、品茶的环境、人的味觉能力等多种客观因素影响人们的品茶效果。</p><p>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对茶的选择不同,感受也会不同。</p><p>③品茶过程受到人们的心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样品茶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所以要重视意识的调节作用。</p><p>【解析】本题以品茶需要适宜环境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等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谈一谈品茶需要适宜环境的道理,实际是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品茶需要适宜环境进行分析。</p><p>(2)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设问指向品茶为什么有人觉得苦,有人却觉得甘,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包括: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能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注意解答时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政治综合训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