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30:41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外汇储备是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由一国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下面是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图(如下图)和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图(如下图),从中可以推断出在2017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09/636ec23a/SYS201904200949241451285555_ST/SYS201904200949241451285555_ST.001.png" width="518"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上升,有利于我国扩大进口</p><p>②美元对人民币总体上贬值,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缩水</p><p>③我国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有利于维持外汇市场供求平衡</p><p>④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有足够能力有效应对贸易摩擦</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据2017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图可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上升,相同数额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美元,有利于我国扩大进口,①项推断正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上升,美元对人民币总体上贬值,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会增值,而不是缩水,②项推断错误;据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图可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总体扩大,这提高了我国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有利于维持外汇市场供求平衡,③项推断正确;材料不涉及外贸结构变化和贸易摩擦,④项与题意无关。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科技成果转化性收入的三元薪酬体系,使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岗位的责任、工作的业绩和实际的贡献紧密联系,在具体的措施上突出了推动形成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下列关于该文件的作用传导正确的是</p><p>①实行产权激励→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p><p>②实行股权、期权激励→落实按劳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收入分配公平</p><p>③实行股权激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p><p>④实行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完善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实行产权激励,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①正确;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没有关联,②不选;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正确;科研人员并不属于低收入者,提高科研人员收入并不能起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4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这一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是</p><p>①实行按劳分配,保障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②优化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p><p>③调整分配关系,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④通过产品创新增强企业竞争新优势</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有利于调整分配关系,减轻企业创新研发成本,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激励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增强其竞争新优势。③④项符合题意;按劳分配是指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按照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劳动报酬,而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不属于按劳分配,①项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企业管理问题,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城乡居民养老等民生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所在。近日,为弥补民生短板,国家财   政部、民政部、人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养老服务业培育与发展。这种做法</p><p>①能有效减少财政赤字,并进而降低财政赤字率</p><p>②体现了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p><p>③旨在激发社会资本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p><p>④有利于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减少相应的财政支出,但不一定减少财政赤字进而降低赤字率,①不符合题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属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不是体现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不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社会资本活力,③正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2018年,我国GDP发展的预期目标是6.5%左右,增速较往年放缓,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政府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加以应对。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政策有</p><p>①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赤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p><p>②上调存贷款利率,控制社会融资规模</p><p>③积极推进营改增,增加税收收入</p><p>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稳定增长</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根据题意国家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①④正确;上调存贷款利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不选②;增加税收收入,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且营改增的推进会影响财政收入,故不选③。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12大举措,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p><p>①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p><p>②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p><p>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p><p>④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在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有利于国内外银行充分竞争,优化金融资源,促使国内金融业改革,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需求,②④正确;虽然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会导致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一些变化,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不会因此而降低,①说法错误;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外金融资产竞争,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产配置,降低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收益率就一定得到提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坚持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经济“脱虚向实”成为近期T作焦点。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急剧的脱实向虚的失衡。金融市场高杠杆横行,脱离了实体经济。“开工厂不如买几套房”,房价畸高,导致房地产业对于社会资金产生了虹吸作用,将经济的良性平衡破坏殆尽。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gt;指出:振兴实体经济先得“放”,把不必要的“入场券”清理掉。同时要“管”,切实发挥好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效用。同时,更须从“内因”发力,挖掘市场主体的内部动力。</p><p>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促进经济“脱虚向实”的意义,并结合《报告》内容说明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1)合理性:①有利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平衡与协调发展。②去杠杆、去库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拓展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和融资能力。④推动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发展。</p><p>措施:①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降低实体经济的人市门槛,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②政府加强监管,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③各市场主体应面向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创新驱动、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p><p>【解析】</p><p>本题要求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促进经济“脱虚向实”的意义,并结合《报告》内容说明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第一小问,分析我国促进经济“脱虚向实”的意义:针对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急剧的脱实向虚的失衡,考生可从利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平衡与协调发展角度去分析;针对材料金融市场高杠杆横行,脱离了实体经济,考生可从去杠杆、去库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去分析;针对材料“开工厂不如买几套房”,房价畸高,导致房地产业对于社会资金产生了虹吸作用,将经济的良性平衡破坏殆尽,考生可从拓展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和融资能力、推动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角度去分析。回答第二小问,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本设问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抓住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谈相应的措施。针对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急剧的脱实向虚的失衡。金融市场高杠杆横行,脱离了实体经济,考生可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降低实体经济的人市门槛,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开工厂不如买几套房”,房价畸高,导致房地产业对于社会资金产生了虹吸作用,将经济的良性平衡破坏殆尽,考生可从政府加强监管,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振兴实体经济先得“放”,把不必要的“入场券”清理掉。同时要“管”,切实发挥好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效用。同时,更须从“内因”发力,挖掘市场主体的内部动力,考生可从各市场主体应面向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创新驱动、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角度去分析说明。</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下面经济走势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8/08/a0fe2848/SYS201905080838458561375468_ST/SYS201905080838458561375468_ST.001.png" width="410"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国际上通常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达到3%作为通货膨胀的警戒线。</p><p>材料二、至2018年7月,我国社会零售总额月均增速为8.1%,去年同期增速为14.5%;单月消费规模为3万亿元;高档耐用品零售总额增幅为9.8%;同时,作为低端商品销售平台的拼多多业绩一路攀升,营业收入增长25倍销售总额达到2621亿元。同期,居民贷款在国民收入中占比达到49.11%,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支出占比达到20%;为提升效益,企业转型升级,大幅裁员。</p><p>材料二中反映我国什么经济现象,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现象:我国消费总额增幅减缓,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但消费群体的两极分化加剧。</p><p>原因:①通货膨胀预期增强,投资风险增加,居民投资偏好房地产;②社会经济平稳向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③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④裁员等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⑤绿色、共享消费心理正在形成</p><p>【解析】</p><p>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二中反映我国什么经济现象,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小问,材料二中反映我国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中我国社会零售总额月均增速为8.1%,去年同期增速为14.5%,表明我国消费总额增幅减缓;材料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支出占比达到20%,表明发展资料消费占比不低,说明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升;材料高档耐用品零售总额增幅为9.8%;同时,作为低端商品销售平台的拼多多业绩一路攀升,营业收入增长25倍销售总额达到2621亿元,表明消费群体的两极分化加剧。第二小问,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由材料一的图表可知2018年7月之前CPI涨幅超过3%,考生可从发生通货膨胀预期,投资风险增加角度去分析;然后考生可结合材料分别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收入差距拉大、社保不健全、绿色消费理念的影响等知识的角度去分析说明。</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p><p>(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p><p>(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三个最重要环节及其地位。</p></div></div>
<div><p>【答案】(1)通过资本融合,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企业实力: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通过调整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分配激励机制改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p><p>(2)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p><p>【解析】</p><p>本题以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经济学常识》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混合制所有制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社会中存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为前提,是在各种所有制追求优势互补的动机支配下,通过各类性质的产权在市场中以多种形式自主流动和重组形成的,并适应竞争的需要,不断变化资本结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p><p>(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三个最重要环节及其地位。第一问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第二问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三个最重要环节及其地位,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