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30:39

届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实践低碳生活、营造绿色家园,某校高一学生举行了“以物易物、‘换’醒低碳”的主题活动。不少学生通过自愿、自由的交换,将手头闲置的或购买后不喜欢的物品与学校师生交换,使这些物品的效益最大化,实现物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的良好环境效益。材料中的以物易物()</p><p>①不同于买卖,并没有使用任何金钱作为交易的工具</p><p>②是商品流通的一种特殊形式</p><p>③体现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p><p>④每次交换时价格都必须与价值相符合</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以物易物没有使用任何金钱作为交易的工具,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故①入选,②排除,将手头闲置的或购买后不喜欢的物品与学校师生交换,能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体现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③入选;④错误,以物易物并不一定每次交换的价格都必须与价值相符合。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p><p>A.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p><p>B. 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p><p>C. 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p><p>D. 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我们平时说货币重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选A;B和C夸大了其作用;D不是根本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 年 2 月,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的中央银行。</p><p>①数字货币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货币的职能</p><p>②数字货币的发行能缓解通胀压力</p><p>③货币流通规律失去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p><p>④数字货币具有节省发行和流通成本的优势</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中国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通过发行数字货币,可以在商品交换中执行货币的职能,具有节省发行和流通成本的优势。故①④选项入选。②③选项表述均错误,排除。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2015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说明()</p><p>A. 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p><p>B. 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p><p>C. 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p><p>D. 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说明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D项当选;A项不选,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从长远看对消费者也不利;B项不选,CPI跌破“1时代”,并不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国家可以实施稳健的、而非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C项不当选。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已开通运行,新发的社会保障卡具有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6项基本功能。由此可见,这种新发行的社会保障一卡通(   )</p><p>①是一种多功能电子支付卡          </p><p>②是金融机构开具的支付凭证</p><p>③能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p><p>④拓展了社会保障服务的内容</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社会保障卡具有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6项基本功能”说明一卡通是一种多功能电子支付卡,能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银行信用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故选项②不适合题意,故排除;选项④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下图。货币也有价格,在国际上,汇率是货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货币的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图:Q表示美元的数量,P表示美元的价格(单位:人民币),S是美元的供给曲线,D是美元的需求曲线,对图中由M1点至M2点产生的变化结果及其可能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8/08/8a0b402a/SYS201905080839116554370221_ST/SYS201905080839116554370221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美元贬值。原因: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美钞,导致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上升,美元对内贬值</p><p>B. 美元贬值。原因:美国从中国增加进口,导致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美元对人民币贬值</p><p>C. 美元升值。原因:中国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和消费,导致物价上涨,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p><p>D. 美元升值。原因:美国对中国增加出口,导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给上升,美元对人民币升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美元贬值是因为美国从中国增加进口,导致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本题由M1点至M2点意味着价格下降,美元贬值,而不是升值。故CD项错误。A. 美元贬值。原因: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美钞,导致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下降,美元对内贬值。故A项错误。故本题选B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瑶想在国外买一套80万美元的房子,房子10个月后交货,房款在交房时一次结清。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49,预计10个月后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5%。但随着人民币加入SDR后,境外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消费。随后李瑶与开发商协商用人民币结算房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李瑶这样做</p><p>①可以节省27.2万元人民币  </p><p>②可以节省25.84万元人民币 </p><p>③可以规避因使用外币结算可能带来的风险  </p><p>④因为人民币已经国际化</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由于当时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46,预计10个月后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5%,即10个月后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46÷(1—95%);所以其应付的人民币为6.46÷(1—95%)×80万=544万元人民币;现在要付6.46×80万=568.8万元,所以可以节省568.8万元--544万元=27.2万元人民币,①正确;由于用人民币结算,所以可以规避因使用外币结算可能带来的风险,③正确;②不选;④与我国的现实不符。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冬眠山药”是山东省单县农民为避开高峰上市,将本该秋末收获的山药,封上30厘米厚的土,使山药在土下“冬眠”,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冬眠山药表明</p><p>①商品价格影响市场的供求</p><p>②山药冬眠前后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p><p>③市场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p><p>④商品价格有时由价值决定,有时由供求关系决定</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避开高峰上市,使山药在土下“冬眠”体现了商品价格影响供求;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说明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山药“冬眠”后增加了人的劳动成本,使其价值量增加,②说法错误;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扩大生产规模,某公司打算引进一条生产线。其中甲生产线属于人工智能生产线,购置成本为6200万元;乙生产线属于一般自动化生产线,购置成本为4000万元。使用甲生产线比使用乙生产线可减少约60%的劳动力成本,最终该公司引进了甲生产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p><p>A. 甲、乙互为替代生产要素,甲生产线的购置成本比乙生产线高</p><p>B. 乙生产线与劳动力是互补品,乙生产线的购置成本比甲生产线低</p><p>C. 甲生产线与劳动力是互补品,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乙生产线低</p><p>D. 甲、乙互为替代生产要素,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乙生产线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对公司来讲,甲生产线与乙生产线互为替代产品,甲生产线的成本虽然高一些,但它的在生产中比使用乙生产线可减少约60%的劳动力成本,从长期的经营效益看,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乙生产线低,故该公司引进了甲生产线。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8月18日,记者从市场机构尼尔森了解到,其发布的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比第一季度上升两个点,创继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历史新高,达112点。</p><p>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p><p>①反映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p><p>②说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p><p>③促使企业提高产品的价格</p><p>④源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反映了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故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并不能说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也与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无必然联系,故②③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各级政府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其中正确的是</p><p>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缩小收入差距一维护社会公平一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p><p>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调节过高收入一抑制盲目消费一稳定物价  </p><p>③降低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一实现社会公平一扩大消费需求—经济持续增长  </p><p>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减少中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一保障基本消费需求一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p><p>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带来的影响,其路径①④是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保障基本生活,与调节高收入关联度不大,②排除;③的提法是错误的,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p><p>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p><p>②是贷款消费</p><p>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p><p>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作答本题时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答题主要指向是“租生活”;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题中的租生活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可以做到循环型消费,由此可以推断出③④符合题意;租生活是租赁消费,②错误;租生活方式提高了商品的循环利用价值,但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消费方式决定,故①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依据CPW概念下列你建议购买的衣物有(       )</p><p>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p><p>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p><p>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p><p>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依据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表示“物有所值”。可看出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和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是“物有所值”。而婚纱和名贵时髦服装价格贵及着装次数少不符合“物有所值”。故②③项错误。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是某网对“90后”群体的消费调查,图中反映出“90后”群体的消费心理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39db2832/SYS201801021753079036424653_ST/SYS201801021753079036424653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颜值消费,注重外观    B. 从众消费,看重广告</p><p>C. 求异消费,热衷新潮    D. 求实消费,理性务实</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90后群体的消费调查发现,对广告、名牌关注度较低,对实用、价格和质量等关注度较高,这反映出90后的消费心理是求实消费,理性务实,D适合题意;A、B、C均不合题目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如果每月少乘一次电梯,一年就可平均减碳48千克;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家庭照明改用节能灯,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按照明4小时计算,1只节能灯每年可节电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上述事实启示我们要</p><p>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p><p>②注重节约,坚持可持续性消费</p><p>③从我做起,坚持绿色消费</p><p>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少乘一次电梯,少开一天车是注重节约,坚持可持续性消费,同时是一种绿色消费,②③适合题意;①④也是正确的消费观,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13日,《中国移动网购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1季度,中国移动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10376.2亿元,同比增长38.8%。成为世界最大的网购市场。网购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在这两种交易方式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主要是()</p><p>A.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p><p>B. 价值尺度、贮藏手段</p><p>C.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p><p>D. 支付手段、世界货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第三方支付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到付款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7月4日,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中强调,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货币的流动性基本稳定</p><p>A. 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p><p>B. 是纸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p><p>C. 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p><p>D. 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保持适当的货币量能够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但不能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故A错误;流通中所需的纸币量是受纸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发行过多或者过少,都对经济发展不利,因此,维护货币的流动性基本稳定是纸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故B正确;商业银行利润与银行利率有关,维护货币的流动性基本稳定与商业银行利润无直接联系,故C错误;材料中的做法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表示,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不会允许物价上涨得不到遏制。李克强总理指出,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控制货币的流动性,也就是要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p><p>材料二目前全国实施阶梯电价方案。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5分,第三档每度涨3毛。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多,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用电,更提升了对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p><p>(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府为稳定物价所采取的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p><p>(2)结合材料二,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1)①货币供应量应该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所以稳定物价必须要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即货币的流动性。</p><p>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抑制物价上涨。</p><p>③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搞好流通。价值决定价格,减少流通环节,可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物价。</p><p>④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所(2)对生活的影响:</p><p>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实行阶梯电价有利于抑制不合理用电需求。</p><p>②电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变动不会影响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明显变化。电价的调整有可能促使部分消费者使用其他替代能源。</p><p>③电价的调整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护环境,绿色消费。</p><p>对生产的影响:</p><p>①调节产量,缩小高能耗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低能耗节电产品的生产。</p><p>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阶梯电价有利于调节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p><p>【解析】</p><p>(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政府为稳定物价所采取的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要注意设问中强调了与价格相关。所以考生要调动与价格有关的知识。考生可以从通货膨胀的危害、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社会再生产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等方面加以分析。</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要注意本题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一个是对生产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根据教材知识分别加以回答即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以从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需求弹性、引导消费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方面回答;对生产的影响,可以从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两个方面回答。</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全球连锁咖啡公司,被看作是美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星巴克在华获取“暴利”,其产品售价远高于在美、英等国的售价。这引发了国内民众的激烈争论,一些消费者认为星巴克“很黑很暴利”,价格不公;也有一些消费者认为,星巴克咖啡不是刚需,其售价肯定是顾客能接受的价格;有专家指出,星巴克在中国迎合时尚、新潮、追求前卫的白领阶层的需求,一部分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不考虑价格,不计成本地推崇,这给星巴克“价格歧视”和赚钱提供了机会。不光是星巴克,中国的奢侈品价格普遍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有评论尖锐地指出,与其指责星巴克的定价高,不如反思一下为何我们没有一家可以被广泛接受的中式茶座连锁店。</p><p>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合理性。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星巴克能在中国高售价与获取“暴利”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星巴克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使得星巴克在定价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星巴克“高价”和“暴利”的市场基础。</p><p>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收入增加促进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这使部分消费者能够接受星巴克的高价。部分消费者对星巴克不计成本地推崇,且愿意承受星巴克的高价,这是星巴克能够售“高价”和获“暴利”的客户基础。</p><p>③星巴克凭借其品牌形象、服务质量等竞争优势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星巴克售“高价”和获取“暴利”的自身条件。</p><p>【解析】</p><p>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星巴克能在中国高售价与获取“暴利”的原因。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星巴克咖啡不是刚需,其售价肯定是顾客能接受的价格”、“星巴克在中国迎合时尚、新潮、追求前卫的白领阶层的需求,一部分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不考虑价格,不计成本地推崇”、“我们没有一家可以被广泛接受的中式茶座连锁店”等,然后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消费能力与消费心理对市场的影响、企业的品牌和服务质量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等角度,说明星巴克定高价的原因。</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安徽省某校高二(3)班学生对本市青年生活消费情况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并且多倾向于追求流行和时髦,小部分青年群体过多追求名牌消费。但是,伴随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的增加,不少地方涌现出了“拼拼族”的消费群体。</p><p>(1)通过上述学生们的调查,青年消费群体中存在哪些消费心理?</p><p>(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你对“拼拼族”的评价。</p></div></div>
<div><p>【答案】(1)①求异心理:购买独具风格的商品;</p><p>②从众心理:追求流行和时髦;</p><p>③攀比心理:追求名牌消费;</p><p>④求实心理:拼拼族。</p><p>(2)①“拼拼族”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p><p>②真正做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p><p>③坚持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理念。</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消费心理的有关知识,试题比较基础。</p><p>第(1)问,通过上述学生们的调查,青年消费群体中存在哪些消费心理。 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体现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倾向于追求流行和时髦体现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过多追求名牌消费体现攀比心理主导的消费;伴随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的增加,不少地方涌现出了“拼拼族”的消费群体体现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p><p>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你对“拼拼族”的评价。本题属于评价类试题。首先,明确这是一种正确的消费行为,符合相应的消费原则。其次,作出评价。伴随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的增加,不少地方涌现出了“拼拼族”的消费群体,可见,“拼拼族”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考生可从“拼拼族”做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坚持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理念角度去评价。</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