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届高三政治生活主观题精练
题型:※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p><p>《建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应发挥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①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②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社会治理出谋划策。④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动性。⑤对政府社会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推动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p><p>【解析】</p><p>本题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公民的政治参与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公民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应发挥的作用,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主体是公民,主要包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序的参与政治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企业家的贡献和企业家精神所发挥的作用不可磨灭。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家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带来新挑战。在这个阶段,尤其需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引领和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p><p>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p></div></div>
<div><p>【答案】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主动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坦荡真诚同企业家交往,与企业家间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③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为创新活动提供稳定预期,激励企业家守法创新。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避免对企业家创新创业和经营活动的不当干预,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⑤建立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制度和推送制度,全面及时公开涉企政策,加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力度,建立涉企税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制度。</p><p>【解析】</p><p>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主体是政府,构建政府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性质和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制约和监督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是顺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M市在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过程中,制定有序完整的规划,明确各部门的责任;紧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对部分涉及违规违纪的人员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依法追究责任;清产核资结果及时向全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并经成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确认;清产核资结束后,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上述措施增进了村民对政府的信任感,推动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顺利开展。</p><p>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材料中M市的做法对我国政府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启示。</p></div></div>
<div><p>【答案】①政府要积极与其他国家机关进行协作,对侵占集体资金和资产的要依法追究责任。②政府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自身职能,统筹规划安排,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体制机制。③政府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社会公示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④政府应加强与村民互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为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言献策。</p><p>【解析】</p><p>本题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权力需要监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是“分析材料中M市的做法对我国政府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启示”。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 “制定有序完整的规划,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对部分涉及违规违纪的人员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依法追究责任”、“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参与”、“清产核资结果及时向全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等关键信息,从政府要积极与其他国家机关进行协作,对侵占集体资金和资产的要依法追究责任;政府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自身职能,统筹规划安排,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体制机制;政府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社会公示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应加强与村民互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为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言献策的角度回答即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条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10多条改革任务。2016年又接连出台了几个重要改革方案,包括《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目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体制政策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p></div></div>
<div><p>【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政府要切实履行各项职能,落实科技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科技体制改革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优化人才政策、科技奖励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p><p>【解析】</p><p>本题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提及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然后构建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执政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监督;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此项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p><p>整合原行政机关的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的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依据宪法,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作为专司监察事务的国家机关,实现对党政军群团等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p><p>监察委员会依据宪法和监察法,承担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职能,履行对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调查、处置职责。</p><p>各级监察委员会由同级人大产生,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党中央负责,地方监察委员会对地方党委负责;同时,监察委员会还要对产生它的人大,以及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其监督。</p><p>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坚持和创新。</p></div></div>
<div><p>【答案】它坚定地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了依法治国。它将原属于行政、检察机关的反腐败力量整合归并为监察机关,并与党的纪检机关合署办公,同时对党、人大和上级负责,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有利于增强反腐败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坚持和创新。</p><p>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原来“一府两院”的基础上,变为“一委一府两院”。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从完善了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推动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健全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加强了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建立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等方面,说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坚持和创新。</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宪法修改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基础上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的,反映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十三届全圈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p><p>(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说明宪法修改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p>(2)请就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修改宪法,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修宪反映人民意愿。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严格依法按程序修改宪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治国的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p><p>(3)依宪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在宪法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学习宣传宪法,做守法公民。</p><p>【解析】</p><p>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方略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设问指向宪法修改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解答时首先明确中国共产党、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严格依法按程序修改宪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治国的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p><p>(2)请就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路径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来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在互联网之城杭州,其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初步建成可信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城市小脑专题库4个大数据库,用数据助推“最多跑一次”。有些项目甚至在线上就可以完成网上申报、备案审批、证件办理...浙江积极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分领域分行业推进“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改革。通过整合数据,使85%的新设企业只要登录商事登记“一网通”,即可足不出户领到证照,经第三方评估显示,目前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率达到87.9%,办事民众满意度达到94.7%。这一改革的牵引下,浙江实现了政府服务意识增强、部门协同性增强、办事效率提高、民众满意度上升,企业发展环境优化。</p><p>结合材料,说明“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于树立政府权威的启示。</p></div></div>
<div><p>【答案】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标志。运用“互联网+电子政务”的现代科技手段,优化了公共服务,增强了部门协同性,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简政放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了政府的服务意识,优化了企业发展的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用改革实现率和民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的良好业绩,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p><p>【解析】</p><p>本题属于启示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政府的权威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结合材料分别说明即可。在互联网之城杭州,其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用数据助推“最多跑一次”,通过整合数据,使85%的新设企业只要登录商事登记“一网通”,即可足不出户领到证照可考虑优化了公共服务,增强了部门协同性,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简政放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浙江实现了政府服务意识增强、部门协同性增强、办事效率提高、民众满意度上升,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可考虑增强了政府的服务意识,优化了企业发展的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p><p>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p><p>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之所以在程序上做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宪法是人民的宪法,修改宪法的过程,也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回顾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每一次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就是因为做到了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有机统一。 </p><p>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并说明人大代表在修宪的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关系:①党和人大都体现人民意志。在修改宪法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p>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党领导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提出修宪建议,做顶层设计,人大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科学修改宪法。</p><p>③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通过宪法修正案,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带头守法。</p><p>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对修改宪法的意见和要求,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提案权),在大会期间认真审议修宪草案(审议权),最后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表决权)。</p><p>【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并说明人大代表在修宪的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此题一共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结合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第二小问要求说明人大代表在修宪的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属于说明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关系:党和人大都体现人民意志。在修改宪法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提出修宪建议,做顶层设计,人大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科学修改宪法;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通过宪法修正案,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带头守法。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对修改宪法的意见和要求,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在大会期间认真审议修宪草案(审议权),最后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建五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主要任务包括: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支行,鼓励发展绿色信贷,探索特许经营权、项目收益权和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探索建立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立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违法违规记录等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绿色信用体系;强化财税、土地、人才等政策扶持,建立绿色产业项目优先的政府服务通道;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建立绿色项目投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等。</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应如何履职。</p></div></div>
<div><p>【答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扶持,建立有限的政府服务通道。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绿色信用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BR>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p><p>【解析】</p><p>这道题考查政府该如何做,主要涉及的知识有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等内容。材料中提到的政府鼓励绿色信贷、建立交易市场、信息共享平台、绿色信用体系,政府服务通道、责任追究、风险补偿等行为,体现了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众服务能力。从全方位进行建设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全面履行职能。整个过程体现了政府的性质和宗旨。</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五一口号”的一大特点就是协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已经渗透到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政府决策的征求意见过程中,还是基层事务的群众自治中,协商民主日益活跃。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政党协商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提供了有效途径。协商民主可以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聚力攻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要求我们更广泛更充分地运用协商民主,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有效化解改革发展中的矛盾。迫切要求坚持求同存异、理性包容,切实提高协商质量和效率,努力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p><p>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学依据及意义。</p></div></div>
<div><p>【答案】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p><p>意义:①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协商民主则能使人民持续而直接地进行政治参与,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②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协商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通过协商民主把群众路线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范畴。③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协商民主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特点,有利于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达成广泛共识。④有利于提高决策落实的效率。协商民主通过凝心聚力广泛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决策落实的效率。</p><p>【解析】</p><p>本题要求分析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学依据及意义,从设问来看需要从依据和意义两方面作答。从依据来看,运用我国国家性质分析即可。分析“意义类”主观题,要掌握该题型解题方法。该题型审题的难度小,但具体答题过程要用到什么知识,或者要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意义,要求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一个设问中往往蕴含着多个切入点,需要全面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解答本题需要全面提取材料信息,找准关键词。</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学依据及意义。解答本题,首先从审题来看,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属于宏观考查。问题的指向性包括依据和意义两个方面,需要分别分析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学依据和意义。分析其依据难度较小,结合我国国体分析即可。分析意义时,一是要分析材料的主体分析意义,本题材料中的主体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可以从这两个主体分析意义。二是要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无论是在政府决策的征求意见过程中,还是基层事务的群众自治中,协商民主日益活跃”“协商民主可以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聚力攻坚”“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根据这些材料信息分析其作用。</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某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新思维新状态实现新作为。一是强化产业、项目、园区“三大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区扩规提质,推广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实施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三大攻坚”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和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三是打造创新创业、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三大优势”,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四是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三大体系”。通过市长信箱、媒体征集等多种渠道,常年收集实事项目,直接纳入日常工作不限数量,应办尽办。</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政府是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p></div></div>
<div><p>【答案】①政府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②履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打造生态环境优势。③深化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求真务实,提高服务水平。</p><p>【解析】</p><p>本题以厦门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新思维新状态实现新作为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该市政府是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厦门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故可以从政府坚持党的领导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厦门市政府强化产业、项目、园区“三大支撑”、 实施结构性改革以及打造创新创业、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三大优势”以及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三大体系”等做法,可以从履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通过市长信箱、媒体征集等多种渠道,常年收集实事项目,直接纳入日常工作不限数量,应办尽办”,可从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政府的宗旨和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p></td><td style="width:379.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指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目的</p></td><td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要求</p></td><td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真正做到便民利民</p></td></tr></table><p> </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p><p>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了庄严而又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先进行宪法宣誓,随后,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新当选的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分别进行宪法宣誓,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进行了集体宣誓。洪亮而坚定的宣誓声响彻人民大会堂。这是自宪法宣誓制度施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p><p>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公职人员举行宪法宣誓活动的政治意义。</p></div></div>
<div><p>【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宪法宣誓活动彰显了对宪法的敬畏与尊重,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向宪法宣誓,有利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向宪法宣誓,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接受人民监督,宪法宣誓本身就是依法接受人民监督、向人民作出庄严承诺的过程。国家公职人员带头尊崇宪法,进一步向全社会传播宪法精神,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认知宪法、遵守宪法、运用宪法。</p><p>【解析】</p><p>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有利于彰显了对宪法的敬畏与尊重,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履行法定职责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国家公职人员带头尊崇宪法,进一步向全社会传播宪法精神,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认知宪法、遵守宪法、运用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接受人民监督,向人民作出庄严承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