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25:31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油田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幼儿园拟开设儿童哲学课,引发热议。专家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开设儿童哲学课有助于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哲学思考。以下能够支持专家观点的是</p><p>①在儿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p><p>②儿童哲学课能帮助儿童掌握系统科学思维方法</p><p>③儿童哲学思维形成要以具体科学的学习为基础</p><p>④儿童哲学课有助于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选项“掌握系统科学思维方法”的表述与事实不符。③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专家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开设儿童哲学课有助于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哲学思考,这是因为在儿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儿童哲学课有助于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故①④选项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孔子的三位弟子颜回、子贡、子路分别在仁、辩、勇方面都比孔子强,但孔子说:“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p><p>A. 指导儒生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p><p>B.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哲学智慧</p><p>C. 指导人们生活的科学的世界观</p><p>D. 封建时代“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题目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分别在仁、辩、勇方面都比他强,但是孔子也看到了他们的另一方面,即“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这就是孔子的“道”,即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这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哲学智慧;故B选项入选。A选项“形而上学”的表述错误。C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D选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祉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这一观点反映了</p><p>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p>②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p><p>③哲学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p><p>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③选项与题意不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祉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这一观点反映了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故②④选项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p><p>A.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存在就是被感知”</p><p>B. “古今异俗,新故异各”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p><p>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秀才不出门,使知天下事”</p><p>D.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则属于唯心主义,故符合题意入选。“古今异俗,新故异各”属于辩证法思想,“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决定认识,属于唯物主义思想,“秀才不出门,使知天下事”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排除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强调了认识的无限性,“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属于不可知论,排除D。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仅要面对马克思文本而且耍面对历史事件、历史时代的原本,更重要的是努力做到像马克思那样,面对当代世界、当代实践的新本。这说明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坚持</p><p>①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有机统一    </p><p>②立足于改变马克思主义原本</p><p>③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p><p>④把科学性和革命性有机结合</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题目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仅要面对马克思文本而且耍面对历史事件、历史时代的原本,更重要的是努力做到像马克思那样,面对当代世界、当代实践的新本,强调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坚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应该把科学性和革命性有机结合;故③④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要坚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选项表述本身错误。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似乎让我们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p><p>A. 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p><p>B. 是诗人所生活的世界长期发展的物化场景</p><p>C. 是诗人对采莲活动进行艺术创作的智慧源泉</p><p>D. 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巧妙构思的产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似乎让我们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故A选项入选。B选项错误,不是诗人所生活的世界的物化场景。C选项错误,诗人对采莲活动进行艺术创作的智慧源泉是其生活实践。D选项错误,不是主观想象的产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要为你疯狂打Call”“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p><p>①只要有人和社会事件,就会有流行语</p><p>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p><p>③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p><p>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故②选项入选。不同事件的背后网络流行语是不同的,体现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故④选项入选。①选项表述过于绝对。③选项错误,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独立于意识之外。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级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再次向世界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这是因为</p><p>①正确的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p><p>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p><p>③精神力量有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月</p><p>④正确的价值观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选项错误,正确的意识能够能动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③选项“决定作用”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我国改革开放的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说明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说明了正确的价值观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故②④选项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下图)讽刺了一些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8/a144cad6/SYS201904280841542070787626_ST/SYS201904280841542070787626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时常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p><p>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p><p>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p><p>④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意思是指如果永远躺在襁褓里,则永远不怕摔跤,讽刺了一些人时常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同时也说明了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故①②选项入选。③④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凯旋返回时迷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找到了返回的路。由此可见</p><p>①老马识途之“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p><p>②老马识途之“智”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p><p>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充分发挥了人的意识能动作用</p><p>④正确认识老马识途之“智”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选项错误,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动物没有实践活动。②选项错误,老马识途之“智”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无关。题目中,管仲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找到了返回的路,这说明了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充分发挥了人的意识能动作用,正确认识老马识选之“智”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故③④选项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新时代.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下列选项与此观点所蕴含哲理相近的是</p><p>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p><p>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p><p>③空谈误国,实干兴邦</p><p>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题目中,“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①入选。此外,该观点中“干好每一项工作”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故③选项入选。②选项强调了矛盾就对立统一的观点。④选项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印证了</p><p>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②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p>③工作要着重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p><p>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已改变</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③选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主次矛盾,与主流与支流无关。④选项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改变。题目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不同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矛盾的认识更加客观,这一变化印证了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明了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故①②选项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绿水青山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解读是</p><p>①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p><p>②第二阶段的认识是真理,但被第三阶段的认识所推翻</p><p>③第三阶段的认识也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p><p>④三个阶段的认识共同说明,真理永远在路上</p><p>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选项错误,第三个阶段的认识是真理进一步向前发展了,而不是被推翻了。④选项错误,人们可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题目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绿水青山的认识经历的这三个阶段证明了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性,在一定历史祭件下难以避免,第三阶段的认识也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故①③选项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境科学中有一个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律(下图),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合理解释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8/a144cad6/SYS201904280841549767477455_ST/SYS201904280841549767477455_ST.001.png" width="369"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环境污染程度的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p><p>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都属于正相关关系</p><p>③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④把握该规律有利于增强预见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选项错误,量变与质变有着严格的界限,故排除。②选项错误,在拐点之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都属于正相关关系,但是在拐点之后则成负相关。通过题目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曲线来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把握该规律有利于增强预见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故③④选项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某个问题的调查样本足够多时,研究得到的参数才能无限接近真实情况,这就是概率统计学上的“大数定律”。但现实中,人们经常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知道的少数例子来推测和下结论,这就是“小数定律”。由此可见,“小数定律”</p><p>①从整体出发,把整体等同局部②从普遍性出发,把普遍性当作特殊性</p><p>③从局部出发,以局部代替整体④从特殊性出发,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题目中,人们经常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知道的少数例子来推测和下结论,这就是“小数定律”, 由此可见,“小数定律”从局部出发,以局部代替整体,从特殊性出发,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故③④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小数定律”从局部出发而不是从整体出发。②选项错误,“小数定律”从特殊性出发而不是从普遍性出发。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酌。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p><p>①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p><p>②联系是多样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人生历程中的联系</p><p>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p><p>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启示我们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联系,①④项符合题意;联系是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人生历程中的联系,②项说法错误;无论是必然联系,还是偶然联系都是客观的,不能排除,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p><p>①正确把握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道理</p><p>②正确指出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任务</p><p>③证明社会意识有时能决定社会存在</p><p>④充分体现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关系</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③选项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选项错误,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题目中,在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在奋斗1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正确把握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道理,正确指出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任务;故①②选项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下列选项与上述苏轼的名言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p><p>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p><p>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③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p><p>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该名言大意是说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坐在那里看着事情在变化,却不想办法去解决,恐怕事情就会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故①③选项体现的哲理与题意相符。②选项说明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④选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道理。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从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到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从“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制到C919大飞机的一飞冲天,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可见</p><p>A. 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p>B.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p><p>C.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p><p>D. 树立创新意识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B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C选项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草的先导。D选项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题目中,从“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制到C919大飞机的一飞冲天,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可见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A选项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经济学依据是</p><p>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提升消费水平的基础和前提</p><p>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p><p>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标志</p><p>④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因为生产发展和人们的消费需求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强调居民收入,③强调共同富裕,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有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这说明</p><p>①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p><p>②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率</p><p>③不同所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p><p>④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促使各种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互相融合</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①错误;国有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这说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率,②正确;“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这说明不同所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③正确;材料中的混所有制改革并不是促使各种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而是要促进各种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公有制经济</p><p>①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p><p>②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p><p>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p><p>④控制国民经济命脉</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①②项说法正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③④项混淆了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的概念;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要解决下面漫画反映的问题,应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8/88b599e8/SYS201905160836207829602451_ST/SYS201905160836207829602451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p><p>②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p><p>③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p><p>④调节过高收入,提髙最低工资标准</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漫画反映了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较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节过高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①④项符合题意;漫画不涉及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②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地区收入差距,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水北调是我国实施的跨世纪过程之一,其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南水北调基金以及银行贷款。国家财政支持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出国家财政     的作用。</p><p>A.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B.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p><p>C. 支持国际收支平衡    D.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国家财政支持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出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BD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国际收支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的是</p><p>①对新兴产业进行结构性减税</p><p>②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负担</p><p>③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p><p>④缩减国债发行规模</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积极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①③项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②项属于货币政策,不属于财政政策,与题意不符;缩减国债发行规模属于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的11月11日,网民戏称“光棍节”,俨然已经成为全民网购的狂欢节。可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不少商品明降暗涨、先涨后折,虚假促销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顽疾。这说明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需要</p><p>①切实加强诚信建设</p><p>②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直接调控</p><p>③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p><p>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电子商务中有不少商品明降暗涨、先涨后折,虚假促销。说明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需要切实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和引导电商遵规守纪,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①③项符合题意;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而不是直接调控,②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走出去”是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大举措,只有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髙层次上参与国际竟争与合作。下列属于走出去的是</p><p>①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②美国汽车注塑集团收购上海塑胶有限公司</p><p>③中国建筑公司承担约旦王宫工程        ④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走出去”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故①③选项属于走出去发展战略。②选项属于企业并购。④选项不属于走出去战略。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引进来”</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走出去”</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通过优化结构,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弥补我国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的需要</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需要</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要求</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3" style="width:385.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国务院于2018年5月24日印发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对于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资金。津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出了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推动前沿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以及完善服务协同发展机制等十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助于</p><p>①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使我国主导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p><p>②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p><p>③进一步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p><p>④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我国在世界经济建设中不起主导作用,故①错误;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早已确立,故③错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下,津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出了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推动前沿新兴技术和产业孵化以及完善服务协同发展机制等具体措施,有助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故②④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问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p><p>A.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p><p>B.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p><p>C.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p>D. 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问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是根本措施,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奋斗目标是</p><p>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p><p>②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p><p>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p>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p>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这一科学论断理解正确的是:</p><p>①这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p><p>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p><p>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p><p>④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也即是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故①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故④正确;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故②错误;“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的表述不符合事实,故③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回答下列小题。</p><p>【1】下列有关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p><p>②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p><p>③创新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p><p>④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2】下列有关五大发展理念说法错误的是:</p><p>①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p><p>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p><p>③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p><p>④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p><p>【1】    A    </p><p>【2】    D    </p><p>【解析】</p><p>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第(1)小题关于创新的正确说法,可根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由此判断出①②项正确,并清楚③④项是强调实体经济的作用;第(2)小题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说法,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要从中看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由此看出①④项说法错误。</p><p>【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①②项说法正确;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③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p>【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②③项说法正确;①④项说法错误;根据题意要求有关五大发展理念说法错误的是D项。</p><p>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庄严地写入党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全面部署。</p><p>材料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8/88b599e8/SYS201905160836214916941030_ST/SYS201905160836214916941030_ST.001.png" width="509"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二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p><p>(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p><p>(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p><p>材料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p><p>(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蕴含的哲理。</p></div></div>
<div><p>【答案】(1)2012至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但从两者的数据比较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p><p>(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p><p>(3)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循序渐进体现这一点。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体现这一点。</p><p>③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办事情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这一点。</p><p>【解析】</p><p>本题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概括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经济信息。第(2)问可结合材料,并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实施乡村振兴的意义等方面,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3)问可结合材料,说明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循序渐进体现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道理。</p><p>(1)本题要求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p><p>从材料可以看出,2012至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但从两者的数据比较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由此可以概括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p><p>(2)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p><p>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很大,“三农”问题成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由。</p><p>(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蕴含的哲理。</p><p>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分阶段推进,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并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紧扣材料,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等方面,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蕴含的哲理。</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在总体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下表为我国修改宪法的大事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8/88b599e8/SYS201905160836216678169592_ST/SYS201905160836216678169592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修改宪法。</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宪法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p><p>②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宪法必须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p><p>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真理。修改宪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p><p>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宪法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p><p>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宪法应根据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适当修改。</p><p>【解析】</p><p>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修改宪法。</p><p>从材料可以看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在总体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可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方面,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修改宪法。</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倡、主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成果丰硕。论坛通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并发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一带一路”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凝聚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共识。</p><p>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及辩证关系原理。评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前景</p></div></div>
<div><p>【答案】每一个矛盾的双方都有主次之分。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带一路”对我国带来的机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把握机遇促进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一带一路”对我国带来的挑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把握机遇,又要应对挑战。</p><p>【解析】</p><p>本题要求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及辩证关系原理,评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前景。</p><p>从材料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对我国既带来的机遇,又带来的挑战,既要把握机遇,又要应对挑战。可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等,评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前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油田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