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入秋以来,京津冀地区打响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效果显著,蓝天天数较往年明显增加。市场上防雾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销售遇冷,部分口罩经销商亏本套现。相比之下,保暖用的棉口罩和防流感的医用外科口罩则卖得较好。由此判断</p><p>A.防霾口罩销量下降源于棉口罩和医用口罩的替代效应</p><p>B.防霾口罩与防流感医用口罩的互补效应导致其价格下降 </p><p>C.防霾口罩的需求弹性大于棉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p><p>D. 空气质量改善是防霾产品需求量下降的主要原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2017年入秋以来,京津冀地区打响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效果显著,蓝天天数较往年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改善是防霾产品需求量下降的主要原因,D正确且符合题意;防霾口罩与棉口罩和医用口罩不是替代品,更不是互补品,AB错误;C在材料中未反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国外知名品牌手机厂商为应对电池老化问题,暗中降低老款手机运行速度,引起广大用户不满。这一做法被指等同“计划报废”,即通过设计手段蓄意令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淘汰,而更换新的产品。该公司涉嫌欺诈,一些国家提起诉讼。这告诉我们</p><p>①信誉和形象比产品质量对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p><p>②缺乏必要的技术是企业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p><p>③消费者对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应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p><p>④合格产品和优质售后服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p><p>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该公司“计划报废”,故意隐瞒消费者在产品上做手脚的做法涉嫌欺诈,一些国家提起诉讼,这告诉我们消费者对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应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合格产品和优质售后服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不能说信誉和形象比产品质量对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①错误;该公司不是缺乏必要的技术,而是商业欺诈,排除②。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人超市是人工智能走入百姓生活的又一创举。用户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店内随意选货。离店前会经过由两扇门组成的“支付门”,在通过的几秒钟里,用户被自动扣款。“无人超市”的推出有利于</p><p>①提升消费体验,促进传统商业模式创新</p><p>②降低零售经营成本,提高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p><p>③彰显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p><p>④去除商品流通中间环节,实现直接交换</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用户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店内随意选货。表明“无人超市”的推出有利于提升消费体验,促进传统商业模式创新,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在通过的几秒钟里,用户被自动扣款,表明“无人超市”的推出有利于降低零售经营成本,提高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③错误;“无人超市”的推出并没有去除商品流通中间环节,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传统的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材料说明</p><p>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p><p>②商品需求决定商品供给</p><p>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p><p>④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这说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正确且符合题意;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商品需求影响商品供给,不能决定商品供给,②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来,爱心土豆、爱心萝卜、爱心藕等活动接连上演。面对蔬菜滞销,许多人伸出援手,展开爱心助农大行动,缓解农民燃眉之急。“爱心菜”令人暖心,但其背后也折射出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无奈。为此,政府应该</p><p>A.加强市场调研,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品种和结构</p><p>B.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p><p>C.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p><p>D.完善市场机制,避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爱心菜”令人暖心,但其背后也折射出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无奈。为此,政府应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B正确且符合题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安排农业生产的品种和结构,A错误;C不能解决蔬菜滞销,排除。政府不能避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p><p>①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的本质和特点</p><p>②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p><p>③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p><p>④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安排</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和特点,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排除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安排,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治理“微腐败”,管住“微权力”是关键。某地积极探索“微权力”治理新模式,推进村干部规范管理,公布村干部的“权力清单”,绘制了“微权力”具体操作流程,以透明、阳光的方式接受大众的监督。该治理模式</p><p>①扩大了基层自治权力,拓宽了公民参与渠道</p><p>②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举措</p><p>③加强民主监督,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p><p>④调动村民参与热情,有利于建设和谐农村</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该治理模式加强民主监督,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调动村民参与热情,有利于建设和谐农村,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某村积极探索“微权力”治理新模式,不属于基层政权机关建设的举措,①错误;某村的“微权力”治理新模式,是基层自治的新形式,而不能扩大基层自治权力,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释了“四个伟大”的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必须确保中国共产党</p><p>①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始终领导世界,把握时代潮流</p><p>②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p><p>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p><p>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切实履行应有的管理和服务职能</p><p>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确保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夸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错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切实履行应有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中国共产党,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简政放权,被称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2017年两会提出政府应该在“放管服”方面持续深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政府权力清单进一步“瘦身”。这有利于</p><p>①强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促进职能转变</p><p>②创新模式,缩小职能范围,推进依法治国</p><p>③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p><p>④提升效能、优化服务,创造更好的政务环境</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转变职能途径,这有利于强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促进职能转变,提升效能、优化服务,创造更好的政务环境,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政府转变职能并不意味着缩小职能范围,②错误;材料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未涉及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国务院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写入总则,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提供公共服务”。该条例修订旨在</p><p>①鼓励和支持人们信仰宗教</p><p>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p><p>③利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p><p>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国务院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是为了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该条例修订并不意味着鼓励和支持人们信仰宗教,也不是为了利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①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前,美国探索频道出品了3集电视记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它采用国际视角透视小人物的故事,解读了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一经播出反响巨大。这体现了</p><p>①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p><p>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本民族文化发展</p><p>③大众传媒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p><p>④文化“走出去”提升了我国综合竞争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电视记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解读了中国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一经播出反响巨大,这体现了大众传媒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也表明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还珠格格》到《甄嬛传》,从《西游记》到《媳妇的美好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剧走红国外。中国电视剧走红国外表明</p><p>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②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p><p>③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质</p><p>④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中国电视剧走红国外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増强,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事实,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无关,②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国家统计局2017年7月6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821元,比2012年増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 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 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363元,比2012年増长47. 4%,实陆增长36. 3%,年均实际增长8. 0%,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比2012年下降0.16,比2015年缩小0.01。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多在中东部,差距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为0.465,比2015年上升了0.003。</p><p>上述材料反映出哪些经济信息?应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p><p> </p></div></div>
<div><p>【答案】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但收入差距的问题仍不可小觑。</p><p>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制度。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⑤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坚持精准帮扶。</p><p>【解析】本题要求回答上述材料反映出哪些经济信息?应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p><p>这类题第一个问题一定要回答准确,即把材料信息概括准确、完整,否则会影响到第二问的解答。</p><p>从本题材料中可以看出三层信息,一是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三是仍然存在收入差距。</p><p>那么如何解决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应联系教材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如收入问题主要靠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去增加;收入差距问题主要靠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两个比重和实现两个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等加以解决。</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p><p>根据中央有关部署,国务院陆续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2015年开始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p><p>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首次把“美丽”写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p><p>材料二: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p><p> </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p><p>(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某高中学校以“青春遇见新时代”为主题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如果你参加座谈会,请你围绕座谈会主题写出发言要点。</p></div></div>
<div><p>【答案】(1)制定目标和规划,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通过支持立法、加强执法监管和环保督查,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盼环保、求生态的需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勇于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力度大、举措实、效果好(加强党的自身建设)。</p><p>(2)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村民回乡创业,为传承乡村文化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决定文化);加大对乡村风貌的保护,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继承与发展);挖掘开发乡村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孕育独特的乡村气质和特色(文化具有多样性)。</p><p>(3)充分利用新时代提供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p>【解析】</p><p>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经济决定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具有多样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角度来回答。</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考生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二,请考生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中专家的建议从经济决定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具有多样性等角度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p><p>(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某高中学校以“青春遇见新时代”为主题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如果你参加座谈会,本题请考生围绕座谈会主题写出发言要点,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要注意围绕“青春遇见新时代”这一主题,写出发言要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