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一中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国庆节期间,大学生小杨花3000元购买了一台标价为3788元的华为手机,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首付1200元,剩余钱款分12个月付清,每月付150元。材料中的“3000元”“3788元”“1200元”“15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p><p>A.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p><p>B.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p><p>C.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支付手段</p><p>D.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材料中的“3000元”“3788元”“1200元”“15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美联储不断加息等因素的影响,至2018年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693元,较前一交易日再度下跌29个基点。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上述趋势,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的传导路径可能是</p><p>①人民币贬值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一加大中国资本流出一促使企业转型升级</p><p>②美元升值一人民币国际购买力降低一我国外汇收入增加一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p><p>③人民币贬值一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优势增加一出口规模扩大一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p><p>④美元升值一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升值一激发进口潜力一进一步丰富居民消费需求</p><p>A. ①②</p><p>B. ②③</p><p>C. ①④</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由题干可知,美联储不断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度下跌,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①项人民币贬值,加大中国资本流出,导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而不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导致加大中国资本流出,故传导错误;②项人民币国际购买力降低与我国外汇收入无关,同时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故传导错误;③项人民币贬值,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优势增加,有利于出口规模扩大,进而可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故传导正确;④项美元升值,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激发进口潜力,丰富国内供给,从而进一步丰富居民消费需求,故传导正确。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品。随着技术发展,作为甲的替代品且性价比更高的乙商品面世。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正确反映甲的价格变动的的:</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8/09658095/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001.png" width="270"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8/09658095/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002.png" width="270"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8/09658095/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003.png" width="267"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8/09658095/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SYS201905190841410616296562_ST.004.png" width="268"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题目的表述,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且其性价比要比甲商品要高,故乙商品面世后,甲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价格也会随之下降,故A图像正确反映了甲商品价格的变动。B、D图像中,商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与题意不符。C图像中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即供给增加,这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村民老王算了一笔账:自家有40亩地,以前以种玉米为主,遇到顶好的年景,纯收入也就3万多元;2018年,以土地入股一家农业合作社后,除了不用再费劲种地,可以坐享股金外,还能分红4万多元。下列对此经济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p><p>①老王入股前后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p><p>②农业合作社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p><p>③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p><p>④农业合作社模式能促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农民收入</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老王入股前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入股后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且入股后收入有所增加,①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农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统一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②符合题意;题中做法实现的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移,而不是所有权的转移,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③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下列选项的序号从下图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3/24/06/d298622a/SYS202003240603539804475235_ST/SYS202003240603539804475235_ST.001.jpeg" width="307"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工资收入提高 ②生产供给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p><p>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工资收入提高了,才能促使劳动者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劳动就业充分,就业充分,收入增加,会使消费需求增加,消费刺激生产,会使生产供给增加,市场商品畅销,会需要更多的劳动者,使劳动需求增加,故顺序为①③②④;<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年底了,赵某一家人盘点一年来的家庭收入,乐不可支。赵某自己承包了五亩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妻子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吃店,收入4.5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除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还投资债券,赚了2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除了工资收入9万元,还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赵某一家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收入各为</p><p>A. 20万元 5万元</p><p>B. 17万元 4.5万元</p><p>C. 17万元 3万元</p><p>D. 20万元 3万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赵某自己承包了五亩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工资收入9万元,这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共20万元;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这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7月16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会上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846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92424亿元,同比增长0.9%,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这说明( )</p><p>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p><p>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p><p>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p><p>④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p><p>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846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92424亿元,同比增长0.9%,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这说明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①③符合题意。</p><p>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p>④:材料没有体现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④不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入2019年7月以来,针对违法群租、“虚假房源信息”和炒作“学区房”等房地产市场乱象,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开展专项整治活动,10家违规发布房源信息的房地产经纪机构被查处。这表明</p><p>①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市场调节失灵</p><p>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规范和引导</p><p>③行政手段是规 范市场秩序的有效选择</p><p>④完整掌握市场信息可避免市场盲目调节</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②③:材料反映的是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通过行政手段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②③符合题意。</p><p>①④:市场调节失灵是市场固有的,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能完全避免,①④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电子商务新形态不断产生,通过微信、网络直播等形式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情况日益增多,带来了很多消费维权新问题。2019年1月1日我国实施的《电子商务法》通过“其他网络服务”将这些新形态和涉及主体纳入其中,明确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这有利于</p><p>①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巩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p><p>②营造良好竞争环境,提高合法电商的经济效益</p><p>③推动市场新业态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p><p>④建支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③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题中做法实施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有利于推动市场新业态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入选。④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题中做法实施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题中做法是实施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并没有巩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排除。②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做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竞争环境,但并不能提高合法电商的经济效益,排除。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武汉市实施“市民下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村空闲农房,发展养老、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打造民宿特色村,带动脱贫致富。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举措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路径是</p><p>A. 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p><p>B. 开发乡村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村民收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p><p>C. 增加村民就业→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p><p>D. 村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乡村旅游兴起,开发乡村资源,提高村民收入,帮助乡村脱贫致富,而不能把乡村旅游兴起当成是结果,A错误。</p><p>B:题中“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村空闲农房,发展养老、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脱贫致富,传导的起点为开发乡村资源,终点为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试题材料的因果关系推导,“开发乡村资源”会促进农村“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最终有利于乡村振兴,B正确。</p><p>C:开发乡村资源有助于增加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从而助力乡村振兴,C错误。</p><p>D:乡村旅游兴起,推导出于增加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帮助乡村脱贫致富,而不能把乡村旅游兴起当成是结果,D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需要</p><p>①巩固经济改革成果,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出清</p><p>②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以推动需求侧改革</p><p>③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p><p>④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错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产业都与经济发展不适应,我们应该出清的是产能过剩的。②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推动需求侧改革。③④符合题意,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需要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故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某县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室、农民体育健身场地等设施,构建县、乡镇、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这一做法</p><p>①扩大了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范围</p><p>②优化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p><p>③加快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进程</p><p>④提升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只是体现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并没有体现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范围扩大,①不选;“构建县、乡镇、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现了优化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制度化、规范化的问题,③不选;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导等担任,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p><p>①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p><p>②每一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同的</p><p>③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p><p>④公民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说法明显错误,我国公民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③说法也明显错误,因为公民的责任心、知识、经验、影响力等不同对政府的决策和影响作用会有所不同;①④符合材料;故正确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省探索在全省乡镇(街道)设立监察办公室,对基层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截至2018年7月底,全省1389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监察办公室设置和人员任职工作。在乡镇(街道)设立监察办公室的作用在于</p><p>①提高司法工作的独立性</p><p>②实现乡镇监察全覆盖</p><p>③完善基层政府组织结构</p><p>④防止基层公权力滥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监察机关的知识。材料中,通过在全省乡镇(街道)设立监察办公室,对基层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截止18年7月底,全省乡镇(街道)全部完成监察办公室设置和人员任职工作,可见,这有利于实现乡镇监察全覆盖,能够防止基层公权力的滥用,故②④正确;司法工作的主体是司法机关,材料没体现,①排除;监察办公室属于监察机关,不是行政机关,材料中的做法并不能完善基层政府组织机构,③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环境部公布新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对公众参与责任主体以及信息公开的内容、时限等进行优化设计,明确了公众意见的作用,优化了公众意见的调查方式,建立健全了采纳或不采纳公众意见后的反馈方式,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p><p>①创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p><p>②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民主监督的平台</p><p>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有序参与</p><p>④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不合题意,环境影响评价是民主监督,不是民主决策。②④符合题意,《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明确了公众意见的作用,优化了公众意见的调查方式,建立健全了采纳或不采纳公众意见后的反馈方式,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这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民主监督的平台,也体现了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③说法错误,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必须合法才是有序参与。故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意作为一个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庄子曾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实际乃是一部社会调查材料的汇编,周天子通过各地采集来的民歌了解各诸侯国和地方官员政绩。西周采风制度可以说是最初的民意调查。这对现代政府的启示是</p><p>①信息是决策的基础要拓宽民意反映渠道进行科学、民主决策</p><p>②抓好监督环节,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p><p>③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p><p>④完善决策机制,保障公民决策权,让决策更充分反映民意更广泛集中民智</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实际乃是一部社会调查材料的汇编,周天子通过各地采集来的民歌了解各诸侯国和地方官员政绩。西周采风制度可以说是最初的民意调查。材料强调民意的重要性,启示政府重视民意,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做到科学民主决策,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没有直接关联,排除;公民没有决策权,④表述不科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底,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导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通过招投标或谈判议价,明确采购数量,让医药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此次集中采购的25个拟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2%,能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好的药品。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导药品集中采购,旨在</p><p>①切实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p><p>②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社会民生;</p><p>③创新工作方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p><p>④参与药品市场竞争,确保药品价格稳定</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政府职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通过招投标或谈判议价,明确采购数量,让医药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此次集中采购的25个拟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2%,能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好的药品,这说明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导药品集中采购,旨在切实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也说明政府切实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改善社会民生,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③不符合题意;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不能参与药品市场竞争,④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部署,公安机关鼓励群众大胆检举揭发涉黑涉恶犯罪和“保护伞”线索,对欺压残害群众等涉黑涉恶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实现基层社会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 </p><p>①体现了共产党始终如一、一心为民的政治追求</p><p>②回应了基层群众对幸福感、安全感的新期待 </p><p>③提高了我国公安机关对基层政权组织的管理能力</p><p>④需要切实履行党和政府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职能</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党中央统一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体现了共产党始终如一、一心为民的政治追求,①正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欺压残害群众等涉黑涉恶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实现基层社会稳定。这表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回应了基层群众对幸福感、安全感的新期待,②正确;基层政权组织由上级政府管理,不是由公安机关来管理,③说法错误,排除;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属于政府职能,中国共产党不能履行政府职能,④中的“切实履行党……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职能”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36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党章内容增写入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全国人大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宪法</p><p>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p><p>②旨在促使全党牢记使命、履行好管理职能</p><p>③有利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p><p>④确立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党的领导的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全国人大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宪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有利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①③正确;党没有管理职能,履行好管理职能是政府的职责,②表述错误,④项“确立了”表述错误。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p><p>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p><p>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发、以权压法、徇私枉法</p><p>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p><p>④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①③项符合题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项说法错误;任何公民都需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党委领导下,某市政府广泛听取、充分吸收人民群众意见,提出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方式从中决定绿道建设、垃圾分类等九个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上述做法( )</p><p>①彰显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作用</p><p>②地方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立法的体现</p><p>③维护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权利</p><p>④强调了人大代表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在党委领导下,某市政府广泛听取、充分吸收人民群众意见,提出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方式从中决定绿道建设、垃圾分类等九个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这种做法彰显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权利,①③符合题意。</p><p>②:地方政府坚持科学决策、人民代表大会民主立法,②错误。</p><p>④:决定权和监督权是人大的职权,④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自治区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充分发挥自治优势,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使330万人口脱贫的成就。如今,红色的枸杞产业、紫色的葡萄产业、白色的云计算产业等,为“塞上红南”增添了更加多彩的风光。这充分说明</p><p>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p><p>②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p><p>③自治权是民族自治的核心,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生存发展</p><p>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医情,能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宁夏回族自治区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充分发挥自治优势,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使330万人口脱贫的成就。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能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说明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②④正确;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不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①说法错误,排除;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保障了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p><p>材料一2016年一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4/08/9961e54a/SYS201909040805086769827311_ST/SYS201909040805086769827311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二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当前,以区块链、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制造业、金融业、零售业等各个行业,加速了资源流动和协同分工,有效提升了供应链效率,不断创造出巨大效益。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预计到2020年,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将为我国带来超过40万亿元的总市场规模。</p><p>(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p><p>(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发展数字经济为什么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p></div></div>
<div><p>【答案】(1)2016—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高于同期GDP增速;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逐年上升。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p><p>(2)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技术应用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行业协同发展;能够改变消费方式,激发消费潜能,推动经济发展。</p><p>【解析】</p><p>本题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的推动作用为话题设置情境,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不同的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考生阅读图标标题、图表数据,把它们转化为文字,说明结论。如第一幅图,我国数字经济增速很快,这说明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总体增长,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持续。但,GDP有的年份增长快、有的年份增长慢,而且数字经济增速都快于GDP增速。第二幅图,数字经济规模逐年扩大,占GDP比重逐年上升。结合第一幅图,能够发现数字经济在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考生把这些对图表的解读精简成文字也就形成了问题答案。</p><p>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发展数字经济为什么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限定不明确,属于中观考查,考生要结合材料和试题设问进一步确定答题所需的知识点: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教师在高考时政专题学习时肯定会学习虚拟经济专题),从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模式升级、拉动经济发展方面展开分析“意义”。</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A地政府按照中央部署,稳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当地生态经济的优势,加快发展河湖观光、草原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创建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了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在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的同时,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p>结合材料,根据《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A地政府在推进当地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p></div></div>
<div><p>【答案】当地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基本原则,稳步推进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利用当地优势,推动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采取措施打击当地农村违法犯罪,促进当地健康稳定发展;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p><p>【解析】</p><p>本题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根据《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A地政府在推进当地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应用政府的知识进行分析。</p><p>A地政府按照中央部署,稳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当地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基本原则。</p><p>利用当地生态经济的优势,加快发展河湖观光、草原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创建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了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这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p><p>在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的同时,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是政府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为了全面推进“三农”的解决,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会议强调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p><p>我们党是执政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很好解决,最终将削弱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职能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其中监督权是人大重要的职权之一,是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依法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只要我们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一中心,把党委决策、人大监督和政府实施相结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也完全能够大有作为。</p><p>运用政治生活常识分析党、人大、政府三者的关系,并分析他们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应如何作为?</p></div></div>
<div><p>【答案】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和政府要接受党的领导,贯彻党的主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人民负责。具体落实党和人大的政策决议,接受党和人大的监督。</p><p>如何作为:党要发挥好领导核心的作用,继续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大要行使好监督权,做好与“三农”问题相关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法制保障;政府要履行好各项职能,落实好党的政策,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p><p>【解析】</p><p>本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设问是“分析党、人大、政府三者的关系,并分析他们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应如何作为”。其次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在回答“分析党、人大、政府三者的关系”这一问题时,具体可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和政府要接受党的领导,贯彻党的主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人民负责。具体落实党和人大的政策决议,接受党和人大的监督等角度分析即可。在回答“分析他们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应如何作为”这一问题时,具体可从党的领导核心的作用;人大的监督权和立法权;政府的职能的角度加以说明分析。注意联系材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