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2月27日,“港独”势力在英国正式注册成立“香港独立党”,其目的是在海外收取政治献金并将其汇回香港支持“港独”行动,下一步计划到美国注册成党,准备“大干一场”。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港独”在其国家建党,意味着</p><p>A.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p><p>B.世界范围内仍存在着阶级斗争</p><p>C.政治活动的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p><p>D.西方“西化”我国的战略图谋未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C:选项A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C不选。</p><p>B: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港独”在其国家建党,给予支持,达到西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各种破坏甚至政权颠覆活动,这表明世界范围内仍存在着阶级斗争,B正确。</p><p>D:题干并未涉及西方“西化”我国,D不选。</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体现我国的对外国家职能的有</p><p>A.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会见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阮春福</p><p>B.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会见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p><p>C.李克强总理会见澳门特首崔世安</p><p>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会见古巴共和国总检察长德尔加多一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B:党和政协都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AB不选。</p><p>C:选项C属于履行对内职能,C不符合题意。</p><p>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会见古巴共和国总检察长德尔加多一行属于履行对外职能,D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p>A.以突出人民的权力为核心</p><p>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p><p>C.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产生的依据</p><p>D.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其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正确。</p><p>BD:选项BD正确,但构不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BD不选。</p><p>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产生的依据,颠倒了二者的关系,C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会期间,有人在网上发表意见说:“人大和政府同属国家机关,因此,人大应和政府保持一致。对政府的提议,人大代表只需举手赞同就可以了。”对此,你的认识是</p><p>A.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应增强履职能力</p><p>B.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的职责与政府职能相同</p><p>C.人大代表必须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监督政府</p><p>D.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是支持政府进行决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非间接行使国家权力,A错误。</p><p>B: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的职责与政府职能相同的说法错误,B错误。</p><p>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要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因此,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监督政府,使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C正确。</p><p>D:人大代表没有决策权,D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写给代表委员的几句话。其中直接反映人大代表与人民关系的是</p><p>A.今天,你来到这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p><p>B.少些空话套话,多些诤言良言;少些雷人雷语,多些常识之论</p><p>C.你来北京,是来监督政府、参政议政的,不是来聆听指示、汇报心得的</p><p>D.“赞成”是你的权力,“反对”也是你的权力。这权力,来自法律的授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更是一种责任中的“责任”体现了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的义务,A符合题意。</p><p>B:选项B体现人大代表要力戒形式主义,与题意不符,B不选。</p><p>C:选项C体现人大代表对政府的监督,不符合题意,C不选。</p><p>D:选项D未涉及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D不选。</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给领导的一封信,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9/06/5af0c67d/SYS202004190603494315914983_ST/SYS202004190603494315914983_ST.001.png" width="541"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你认为该信最可能写给下列哪位领导</p><p>①市长,要求相关部门履行好职能 ②市法院院长,判定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p><p>③市公安局长,要求相关部门依法履职 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要求加快相关立法工作</p><p>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③:师生被抢事件属于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履行好职能,这是对政府工作提出的要求。政府应该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故该问题需要反映给政府或其有关部门,要求其切实履行职能,敦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①③入选。</p><p>②:信中要求责令相关部门履行好职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并未涉及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②不选。</p><p>④:信中要求责令相关部门履行好职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并未涉及我国相关法律是否健全和完善,与是否立法无关,④不选。</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以下体现我国公安机关职责的是</p><p>A.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p><p>B.防范堵截电信网络诈骗</p><p>C.解决居民房屋财产纠纷</p><p>D.对行贿犯罪提起公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选项的主体是立法机关的职能;D选项是人民检察院的职能;C选项主体应是居委会或者人民法院;B选项符合题意,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发布,对因民间借贷行为产生的纠纷受理情况进行了规范,加大对非法集资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一司法解释</p><p>A.表明法院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 B.说明政府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p><p>C.有利于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D.有利于引导公民遵守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法院没有国家立法权,法院行使审判权,A错误。 </p><p>B:应该是司法机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B错误。</p><p>C: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而检察院不能行使,C错误。 </p><p>D:对因民间借贷行为产生的纠纷受理情况进行了规范,加大对非法集资行为的打击力度,这有利于引导公民遵守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说,“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p><p>A.民主的首要问题应该是生存问题 B.民主应该集中反映多数人的意志的利益</p><p>C.民主应该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D.民主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D:选项AD与题意不符,AD不选。 </p><p>B: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利益,反映多数人的意志的利益,B错误。</p><p>C:“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表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C符合题意。 </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农村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有利于</p><p>A.村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B.村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p><p>C.完善村委会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D.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B:题干并未涉及管理国家,并且村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A错误。</p><p>B:题干并未涉及管理国家,而是管理社会事务,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p><p>C:村委会不是基层政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错误。 </p><p>D: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D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我国正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三大战略旨在</p><p>A.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B.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p><p>C.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D.消除区域差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三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A正确。 </p><p>BC:选项BC不是实施三大战略的主旨,BC不选。 </p><p>D:消除区域差异的说法错误,D错误。 </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是:</p><p>A.完善农村经营体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p><p>B.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p><p>C.政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p><p>D.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完善农村经营体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体现的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故A项不符合题意。</p><p>BCD:设问要求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是对生产力的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BC项与题意不符合。</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想像一下,你走进餐厅遇到的不是服务员,而是“萌萌哒”的机器人,他们会迎宾、送餐、报菜名,甚至还会跳舞。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属于</p><p>A.科技要素 B.资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有资本要素、土地要素、管理要素、劳动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等,其中机器人属于资本要素,B符合题意。</p><p>ACD:选项ACD均是生产要素,但却不符合题意,ACD不选。</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炼钢厂将价值50万元的钢材提供给钢管厂,钢管厂将这批钢材加工成价值60万元的钢管,某家具厂又将这批钢管加工成价值80万元的钢桌椅,家具店最终以100万元的价格将这些钢桌椅卖给了消费者。上述过程创造的GDP应该是</p><p>A.50万元 B.80万元 C.100万元 D.290万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强调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上述过程创造的GDP应为100万元。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民众将会对体育运动有所需求;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体育运动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当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时,会迎来冰雪运动发展的“黄金期”。从中可以得出</p><p>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B.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p><p>C.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D.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但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A错误。</p><p>BC:题干并未涉及消费心理和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BC不符合题意。</p><p>D: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体育运动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当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时,会迎来冰雪运动发展的“黄金期”,这表明收入影响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带动生产的发展,D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为某年1—6月我国个人所得税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 从下表我们可以推断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9/06/5af0c67d/SYS202004190603504472250508_ST/SYS202004190603504472250508_ST.001.png" width="454"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p><p>B.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个人所得税增长的根本原因</p><p>C.个人所得税和居民收入的增速关系比较协调</p><p>D.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随着个人所得税的增长而增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选项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不选。</p><p>B:城镇居民可收入的增长并不是个人所得税增长的根本原因,B错误。</p><p>C:从图表中1—6月我国个人所得税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率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同比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率,说明个人所得税和居民收入的增速关系比较协调,C正确。</p><p>D:选项D颠倒了二者的关系,D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高一学生海生想写一份研究报告,比较上海、南京、杭州三个城市的人们精神消费状态。他应收集的统计数据有</p><p>①人均住宅面积 ②家庭订阅报刊数 ③人均绿化面积 </p><p>④平均预期寿命 ⑤家庭每年旅游支出 ⑥家庭观看演出次数</p><p>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C:与精神消费状况相关的有家庭订阅报刊数、家庭每年旅游支出、家庭观看演出次数,②⑤⑥符合题意,C入选。</p><p>①:人均住宅面积是与生活质量有关的物质因素,①不符合题意。</p><p>③:人均绿化面积是与生活环境相关的消费,③不符合题意。</p><p>④:平均预期寿命不属于精神消费状况的因素,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p><p>A.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p><p>C.提高农业的就业比重 D.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材料表明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提高土地效益,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故A项符合题意。</p><p>BCD: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没有扩大耕地面积,没有提高农业的就业比重,也不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故BCD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从加强预防、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完善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力度等方面做了修改。从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视角来看,《安全生产法》能起到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p><p>A.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B.获得人身安全的权利</p><p>C.遵守劳动纪律的权利 D.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权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从加强预防、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完善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力度,这有利于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A符合题意。</p><p>B:劳动者没有人身安全的权利,B不符合题意。</p><p>CD:选项CD是劳动者的义务,而非权利,CD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440.86亿元。截止5月底,该项资金已全部拨付。上述资金的主要作用是</p><p>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促进资源合理配置</p><p>C.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D.保持财政收支平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发挥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符合题意。</p><p>AC:题干并未涉及财政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农民生活的作用,AC不选。</p><p>D: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不是财政的作用,D排除。</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十二届全国人大于2015年3月15日举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其中,明确细化“税收法定”原则是其亮点之一。“税收法定”的实质就是把政府征税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这表明税收</p><p>A.具有无偿性 B.具有相对固定性</p><p>C.具有强制性 D.具有公共物品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C:把政府征税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这表明必须依法征税,体现了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C正确。</p><p>AB:题干并未涉及税收的无偿性和固定性,AB不选。</p><p>D:税收没有公共物品性的特征,D排除。</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 2011 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9/06/5af0c67d/SYS202004190603510566862005_ST/SYS202004190603510566862005_ST.001.jpeg" width="554"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2011 年北京市:</p><p>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p><p>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p><p>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p><p>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但这只是年度增长率,因此不能说明财政盈余,A选项不选;</p><p>表中数据显示个人所得税增长率远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可知B说法符合题意。</p><p>表格信息只有2011年的数据,并没有其它年份的比较,因此不能说是增速过快,排除C;</p><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会使个人所得税增长,而不是减少,D说法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砂锅问(纹)到底”时,就会形成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p><p>A.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B.属于世界观的范畴</p><p>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是对具体学科的概括和总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CD:看法和观点源于实践,正确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对具体学科的概括和总结,ACD项不符合题意。</p><p>B:这种“看法和观点”是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故B项正确。</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的将永远是一堆琐碎。从哲学上概括,这段话的核心是()</p><p>A. 伟大和琐碎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两个方面</p><p>B. 正确的意识对塑造伟大人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p><p>C. 重视量变,从点滴做起,才能成就伟大的生命</p><p>D. 伟大的人生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两者的共同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不是强调琐碎是不可避免的,A项不选;“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这是强调正确的意识对塑造伟大人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要重视量变,也没有强调外因与内因相结合,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p><p>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p><p>C.说明了人类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机器人的智能是对人脑思维的模拟,它不会产生意识,在智能上不会超越人类,只是对人脑的模拟,因此,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A项符合题意。</p><p>B: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B项说法错误。</p><p>C:材料没有说明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C项不符合题意。</p><p>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材料没有体现辩证的否定观,D项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重复出现。这主要体现规律具有</p><p>A. 客观性 B. 本质性 C. 必然性 D. 稳定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重复出现。这主要体现规律具有稳定性。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大的难民城市之一和拯救难民非常出色的城市,上海不仅接纳过3万犹太难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且创造了战时保护难民的 “上海模式”。从哲学角度看,要在这段动人的历史侧面中提炼出上海的城市内涵,我们应该</p><p>A.建立纪念馆,举办展览会,对历史遗迹实现活态保护</p><p>B.搜集、汇总救助难民的成功案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p><p>C.以史为镜、去芜存菁,从深层次上认识国际人道主义</p><p>D.在声张正义与和平理念驱动下,历史素材进行挖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C:上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大难民城市之一和拯救难民非常出色的城市,创造了战时保护难民的“上海模式”,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求我们以史为镜,从深层次上认识国际人道主义,C适合题意。</p><p>ABD:选项AB是从文化生活角度讲的,选项D是从政治生活角度讲的,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逆水行舟,一篱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p><p>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p><p>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趋势</p><p>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p><p>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C:“逆水行舟,一篱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强调要注重量的积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C符合题意。</p><p>A:选项A强调质变,不符合题意,A不选。</p><p>B:选项B说法太绝对,并且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B排除。</p><p>D:质变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下降的、后退的,D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开始全面推进,2020年全国统一实施新方案,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从哲学上看,考试招生制度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因是( )</p><p>A. 通过认识局部,落实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p><p>B. 通过研究特殊案列,补充、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p><p>C. 通过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p><p>D. 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我国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是对特殊案例的分析,通过分析特殊情况,进而指导全国进行改革,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A、C、D三个题肢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清学者魏源曾指出: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A.对待旧事物要坚持先“抑”后“扬” B.坚持突破成规陈说,超越客观实际</p><p>C.对待感性材料要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 D.坚持辩证否定,把握新旧事物的联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D:“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古”强调不要因循守旧,固守老一套,应该积极吸取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又要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不断创新,体现了坚持辩证否定,把握新旧事物的联系,D符合题意。</p><p>A:“抑”与“扬”不分先后,应同时进行,A错误。</p><p>B:超越客观实际的说法错误,B错误。</p><p>C:选项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不选。</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5年国庆假期“热词”之一是青岛38元一只的“天价虾”。纵观近年来多地发生的多起“宰客”事件可以发现,标价规则不严谨(明码标价中怎样才算“明”?“一份”究竟是多少,没有标准,全凭商家说了算)、纠纷处理“踢皮球”( 我国存在“多头管理”局面,公安局、物价局、工商局、旅游局、卫生局都有服务电话,但遇到游客投诉,相关部门则“多头不理”)、处罚机制不“给力”( 宰客店主违法成本低,被处罚后,“消停”一段时间,换个地方、换个名字,继续骗)这三种顽疾,成为“宰客”屡禁不绝的根源。</p><p>(1)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政府“完善旅游市场监管、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体现了哪些国家职能?</p><p>(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解决“宰客”顽疾的关键是什么?并阐述理由。</p></div></div>
<div><p>【答案】(1)【答案要点】: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或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职)、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国职。</p><p>(2)【答案示例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科学立法。理由: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有法可依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前提。“宰客”事件不断出现的根源之一是“标价格则不严谨”,这是前提。完善这个前提,明确加以界定,才会促使商家诚实经营,才会方便相关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从而促使这一事件的大幅减少。同时,修改法律法规,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直至倾家荡产,使这些商家不敢“宰客”。</p><p>【答案示例2】:加快建设法治责任服务政府。理由:我国政府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努力建设法治责任服务政府。我国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把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宰客”事件不断出现的根源之一是“纠纷处理‘踢皮球’”,与法治责任服务政府的要求严重背离。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如果全面认真依法履行职能,经常性加强市场监管,就会将预防、阻止“宰客”事件的发生并能将其恶劣影响降到最低程度。</p><p>【答案示例3】: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加快完善信用制度建设。理由:以德治国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通过完善信用制度建设,促使商家诚实守信,减少欺诈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公示店主诚信记录,提醒消费者注意分辨、预防,从而惩戒不良商家。</p><p>【解析】</p><p>本题以旅游市场乱象为背景,从政治常识角度设置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要求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政府“完善旅游市场监管、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体现了哪些国家职能?</p><p>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仔细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点,联系教材基础知识作答。</p><p>本题题目限定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作答,需要考生理解并熟记国家各项职能,与材料有机结合。</p><p>针对“完善旅游市场监管”,考生可从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的角度作答。</p><p>针对“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考生可从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国家职能的角度作答。</p><p>(2)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解决“宰客”顽疾的关键是什么?并阐述理由。</p><p>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p><p>针对 “宰客”事件多发,标价规则不严谨,全凭商家说了算,考生可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科学立法的角度回答解决“宰客”顽疾的关键,从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有法可依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有利于促使商家诚实经营,方便相关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修改法律法规,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使商家不敢“宰客”等角度说明理由。</p><p>针对纠纷处理“踢皮球”, 相关部门则“多头不理”、处罚机制不“给力”,考生可从加快建设法治责任服务政府的角度回答解决“宰客”顽疾的关键,从我国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当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把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如果全面认真依法履行职能,经常性加强市场监管等角度说明理由。</p><p>同时针对宰客现象,考生可从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加快完善信用制度建设的角度回答解决“宰客”顽疾的关键,从通过完善信用制度建设,促使商家诚实守信,减少欺诈行为、通过公示店主诚信记录,提醒消费者注意分辨、预防,从而惩戒不良商家等角度说明理由。</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9/06/5af0c67d/SYS202004190603520879520455_ST/SYS202004190603520879520455_ST.001.png" width="497"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最显著的经济现象是什么?从经济与财政的关系,简要说明这一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p><p>(2)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我国近几年国防预算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目的。</p></div></div>
<div><p>【答案】(1)【答案示例】:上图反最显著的经济现象是我国国防预算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财政支出由财政收入决定,财政收入由经济发展决定,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但仍较高决定了我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但仍较高。</p><p>(2)【答案示例】:我国近几年国防预算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粉碎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能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p><p>【解析】</p><p>本题以中国国防预算增长率从2009年——2015年变化为背景,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p>(1)本题要求回答上图最显著的经济现象是什么?从经济与财政的关系,简要说明这一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p><p>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能读懂图示,揭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p><p>通过观察图示,不难看到中国国防预算增长率这条曲线从2009年——2015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考生可从中国国防预算增长率逐年下降但仍较高,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减少,导致用于国防的财政支出减少的角度作答。</p><p>(2)本题要求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我国近几年国防预算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目的。</p><p>本题属于简答题,题目限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作答。</p><p>解答本题考生可从加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其战斗力和能力,</p><p>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作答。</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根据问卷星关于“消费者维权意识调查问卷”的网上调查,消费者“一旦遇到消费纠纷是否会想到主动维权”的调查结果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9/06/5af0c67d/SYS202004190603522441968968_ST/SYS202004190603522441968968_ST.001.png" width="593" height="2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数据,推断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你是否赞成这种意识?从消费者维权或生产目的的角度加以评析。</p><p>(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简要解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同。</p></div></div>
<div><p>【答案】(1)【答案示例1】: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较差。</p><p>我不赞成这种意识。消费者相对经营者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国家为此专门制定法律保护。消费者如果遇到纠纷而不主动维权,不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而且也使合法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还使国家法律落空,不利于我国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市场经济的发展。</p><p>【答案示例2】: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较差。</p><p>我不赞成这种意识。消费者如果遇到纠纷而不主动维权,使那些违反诚信、甚至违法经营的企业得益并加快发展,这就侵犯和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p><p>【答案示例3】: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比较务实。</p><p>我赞成这种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应当成为理性消费者。表中根据事情大小来决定是否主动维权,是冷静比较维权成本与所损利益大小的理性务实之举,这对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是有利的。</p><p>【答案示例4】: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比较务实。</p><p>我不赞成这种意识。表中根据事情大小来决定是否主动维权,考虑了维权成本与所损利益的大小,从个人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是,作为消费者,还要考虑到整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消费者整体合法利益得以有效维护,无论事情大小,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现象就会降到最低程度。</p><p>【答案示例5】: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比较务实。</p><p>我不赞成这种意识。表中根据事情大小来决定是否主动维权,考虑了维权成本与所损利益的大小,从个人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必须把每一经济主体包括消费者的行为都要纳入其中。如果对于侵犯自身小权益的行为采取容忍态度,就使那些违反诚信、甚至违法经营的企业得益并加快发展,这就侵犯和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p><p>(2)【答案要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消费者通过消费和消费维权的不同实践活动,决定了消费者维权认识的不同;而对维权意义的不同认识,又会促使不同方式的维权实践的选择。</p><p>【解析】</p><p>本题以消费者“一旦遇到消费纠纷是否会想到主动维权”的问卷调查结果为话题,从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综合思维的能力。</p><p>(1)本题要求根据数据,推断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你是否赞成这种意识?从消费者维权或生产目的的角度加以评析。</p><p>解答本题,考生可从图示中所显示的几种情况入手回答维权意识,从消费者维权或生产目的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p><p>针对柱状图中占很少积极主动维权,考生可从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较差,亮明自己不赞成的观点,从消费者维权角度评析,可考虑消费者如果遇到纠纷而不主动维权,会使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而且也使合法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还使国家法律落空,不利于我国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从生产目的角度评析,可考虑消费者如果遇到纠纷而不主动维权,会使那些违反诚信、甚至违法经营的企业得益并加快发展,这样会侵犯和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p><p>针对看事情大小来决定维权的,主动维权意识比较务实,考生可亮明自己赞成或不赞成的观点。赞成的话,考生可从消费者维权角度评析,可考虑对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是有利的。不赞成的话,考生从消费者维权角度评析,可考虑从个人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还应考虑到整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生产目的角度评析,可考虑如果对于侵犯自身小权益的行为采取容忍态度,就使那些违反诚信、甚至违法经营的企业得益并加快发展,这就侵犯和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p><p>(2)本题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简要解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同。</p><p>解答本题,主义题目限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考生理解并整理认识论的知识网络,掌握其所包含的知识点。</p><p>维权意识不同,考生可从实践决定认识,不同的消费和消费维权实践活动,会有不同的消费维权认识的角度考虑作答。</p><p>维权意识的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会不同,考生可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维权意义不同,会有不同的维权实践的角度考虑作答。</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下图描述了2010年—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以下简称“工业增速”)和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以下简称“电信增速”)的情况。</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9/06/5af0c67d/SYS202004190603524317263332_ST/SYS202004190603524317263332_ST.001.png" width="597"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知识链接: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的工业,由广播电视设备、通信设备、雷达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等生产行业组成。</p><p>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6—2020年我国工业增速和电信增速的发展趋势(以续画折线表示),并分别列举一个最主要的预测依据。</p></div></div>
<div><p>【答案】【续画折线的答案要点】:工业增速下降或上升皆可;电信增速高于工业增速,并且差距有扩大趋势。</p><p>【预测依据之答案示例1】:工业增速将进一步呈下降趋势。理由是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或我国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其升级换代并不顺利,原有的增长模式仍在持续。)</p><p>电信增速呈上升趋势。理由是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新兴工业,其比重的上升要求其速度的加快。(或国家“互联网+”战略政策的推进,导致其增速加快;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导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加快增长;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运用,使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促使该产业进一步发展。)</p><p>【预测依据之答案示例2】:工业增速将缓慢上升。理由是国家积极推进“工业4.0”战略,打造制造业强国的计划逐步落实,使工业增速止跌回升。(或我国用新技术成功改造升级传统工业,使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p><p>电信增速呈上升趋势。理由是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新兴工业,其比重的上升要求其速度的加快。(或国家“互联网+”战略政策的推进,导致其增速加快;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导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加快增长;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运用,使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促使该产业进一步发展。)</p><p>【解析】</p><p>本题以2010年—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背景,从经济常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思维的能力。</p><p>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6—2020年我国工业增速和电信增速的发展趋势(以续画折线表示),并分别列举一个最主要的预测依据。</p><p>根据2010年—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情况示意图,考生可预测工业增速下降也有可能上升;电信增速高于工业增速,并且差距有扩大趋势。</p><p>列举预测依据,首先预测工业增速有可能下降,考生可从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的角度说明依据;预测电信增速上升,考生可从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新兴工业,其比重的上升要求其速度的加快的角度说明依据。</p><p>预测工业增速将缓慢上升,考生可从国家积极推进“工业4.0”战略,打造制造业强国的计划逐步落实,使工业增速止跌回升的角度说明依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京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九位相关部委的部长、副主任到会接受询问。这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八次专题询问。</p><p>为了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例如,专题询问的选题要求做到三个“紧”: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举措,紧紧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紧密结合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及人大各项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求把涉及改革难度大、存在问题多、社会关注度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报告议案确定为专题询问的选题。</p><p>(1)运用“人大制度”有关知识简要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进行专题询问? </p><p>(2)从辩证法的角度,概括专题询问的选题所运用的方法论。(至少两个)</p></div></div>
<div><p>【答案】(1)【答案示例】:首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进行专题询问,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其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监督权,专题询问是行使监督权的体现,这能促进人民政府等其他国家机关努力工作,维护好人民利益;最后,全国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专题询问,也是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能更好促使各个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p><p>(2)【答案示例】:三个“紧”反映了① “联系的观点”②“重点论”,把“涉及改革难度大”等报告议案作为选题反映了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p><p>【解析】</p><p>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京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为背景,从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要求运用“人大制度”有关知识简要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进行专题询问?</p><p>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题目限定为人大制度的有关知识。</p><p>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把握人大制度所包含的知识点。</p><p>解答本题考生可从全国人大常委的地位、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和活动原则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询问的意义角度考虑作答。</p><p>(2)本题要求从辩证法的角度,概括专题询问的选题所运用的方法论。(至少两个)</p><p>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理论范围限定,二是数量限定。</p><p>针对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举措,紧紧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紧密结合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及人大各项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考生可从坚持了联系的观点角度作答。</p><p>针对紧紧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抓住重大问题,考生可从坚持重点论,抓主要矛盾的角度作答。</p><p>针对把涉及改革难度大、存在问题多、社会关注度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报告议案确定为专题询问的选题,考生可从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作答。</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京剧之美,美在一唱一念、一招一式,美在精致的脸谱、华美的行头,它是中国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一。但是,如何让京剧艺术绵延不绝,是京剧人面临的新课题。</p><p>有评论家认为,京剧要传承,必须通过“戏引人”,以戏争取票房;“人抬戏”,以票房支持戏。他说:戏是舞台艺术,是剧本与表演的融合,俩者浑然一体,缺一不可。打造经典戏,是京剧传承的根本。剧本应该兼顾文学性和表演性。剧本的题材在文学开掘、人物命运的刻画上,必须体现一定的文学价值,必须将创作者文化积淀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转换成京剧化的古典表达。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剧本需要生旦净丑的唱念做打得以展现。演员应该在继承前辈艺术遗产的同时,吸收现代剧场艺术优势,不断丰富京剧的表演形式。剧团应该注重培养新人,新人辈出才能让优秀剧本代代相传。剧本唱得响,表演艺术家演得好,由此打造出一批经典戏,京剧的传承就是不言而喻的。</p><p>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评价这位评论家的论述是否完整地论证了他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p></div></div>
<div><p>【答案】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p><p>对于京剧的传承,“戏引人”、“人抬戏”中的“戏”指剧本与表演,是内因,“人”指购买戏票的观众,观众的支持是外因。</p><p>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好的题材加上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是京剧传承的根本。</p><p>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观众的支持是京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条件。</p><p>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观众的支持以好戏为前提。只有通过好戏吸引观众,观众才会捧戏。以戏争取票房,以票房支持戏,京剧才能传承。</p><p>评论家只强调了戏,即剧本和演员的重要性,没有论及“人”,观众的支持对于京剧传承的作用,所以他的论述是不完整的。</p><p>评分量表:</p><p>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概述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分析材料;获得评价结论。</p><p>评分项1:概述评价标准</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等级描述<br /> </p></td><td style="width:160.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分数解释<br /> </p></td></tr><tr><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3<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全面而透彻地概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br /> </p></td><td style="width:160.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能概述评价标准<br /> </p></td></tr><tr><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2<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全面概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但不透彻<br /> </p></td><td style="width:160.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能概述部分评价标准<br /> </p></td></tr><tr><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1<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没有概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br />或不能全面概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br /> </p></td><td style="width:160.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不具有概述评价标准能力<br /> </p></td></tr></table><p>说明:①全面:指准确概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②透彻指在全面基础上,根据分析需要,对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作进一步阐释;③分析中没有充分运用该评价标准。扣1分。</p><p>评分项2:运用评价标准分析材料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br /> </p></td><td style="width:29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等级描述<br /> </p></td><td style="width:115.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分数解释<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4<br /> </p></td><td style="width:29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①分析中概述的材料与哲学原理内在逻辑一致;<br />②充分分析材料,指出戏是内因,说明剧本与表演是京剧传承的根本。<br />③指出论述中忽略了外因,即观众支持的作用。<br />④运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原理,充分说明“戏引人”、“人拾戏”的关系及其对京剧传承的作用。<br /> </p></td><td style="width:115.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能全面的运用评价标准充分地分析材料。<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3<br /> </p></td><td style="width:29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①分析中概述的材料与哲学原理内在逻辑一致;<br />②充分分析材料,指出戏是内因,说明剧本与表演是京剧传承的根本。<br />③指出论述中忽略了外因,即观众支持的作用。<br /> </p></td><td style="width:115.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能运用评价标准分析材料,但评价标准不全面、透彻,材料分析不充分。<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2<br /> </p></td><td style="width:29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①分析中概述的材料与哲学原理内在逻辑不一致情况较多;<br />②只分析极少材料。如指出剧本是内因,剧本是京剧传承的根本。<br /> </p></td><td style="width:115.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运用评价标准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弱。<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1<br /> </p></td><td style="width:29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没有分析;<br />或分析内容与哲学原理内在逻辑都不一致;<br />或有分析,但不是运用哲学原理进行分析。<br /> </p></td><td style="width:115.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不具有运用评价标准分析用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能力。<br /> </p></td></tr></table><p>评分项3:获得评价结论</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等级描述<br /> </p></td><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分数解释<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3<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①评分项1得2分;<br />②评分项2得4分以上;<br />③评价结论与评价标准、分析内在逻辑上一致。<br /> </p></td><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能在运用评价标准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评价结论。<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2<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①评分项1得2分;<br />②评分项2得1-3分;<br />③评价结论与评价标准、分析内在逻辑上一致。<br /> </p></td><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能在运用评价标准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评价结论,但分析能力不强。<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水平1<br /> </p></td><td style="width:22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没有评价结论;<br />或有评价结论,但评分项2得0分;<br />或评价结论与评价标准、分析内在逻辑不一致。<br /> </p></td><td style="width:187.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不具有获得评价结论的能力。<br /> </p></td></tr></table><p>【解析】</p><p>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这位评论家的论述是否完整地论证了他的观点,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包括: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然后运用上述理论分析评论家的观点,得出他的论述是不完整的结论。</p><p>本题要求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评价这位评论家的论述是否完整地论证了他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此为评析类试题,首先,明确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次,指出材料中内因与外因:对于京剧的传承,“戏引人”、“人抬戏”中的“戏”指剧本与表演,是内因,“人”指购买戏票的观众,观众的支持是外因;第三,分别说明内外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好的题材加上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是京剧传承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观众的支持是京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条件;第四,说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观众的支持以好戏为前提。只有通过好戏吸引观众,观众才会捧戏。以戏争取票房,以票房支持戏,京剧才能传承;最后,给出结论:评论家只强调了戏,即剧本和演员的重要性,没有论及“人”,观众的支持对于京剧传承的作用,所以他的论述是不完整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