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届高三6月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实际形成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总需求的是( )</p><p>①2020年2月份我国进口原油约4500万吨</p><p>②2020年3月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我国口罩出口量达1.5亿只</p><p>③2019年我国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90382亿元人民币</p><p>④2019年我国用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是59502亿元人民币</p><p>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属于社会总供给,,财政收入属于社会总供给,①③排除。</p><p>②④: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属于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属于社会总需求,②④排除。</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在初次分配制度中,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要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这( )</p><p>①是由我国劳动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p><p>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p><p>③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p><p>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p><p>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我国劳动的特点和性质,是公有制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不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①错误。</p><p>②: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再分配是建立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主要是由政府调节机制起作用。②正确。</p><p>③: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对政府社会保障的有利补充,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与担当。③正确。</p><p>④: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④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微博上爆料,该公司将从北京迁往武汉或南京,员工在搬迁后工资待遇基本不变,同时享受以下优惠政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0/408cfe1c/SYS202007220055430385721506_ST/SYS202007220055430385721506_ST.001.png" width="499"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在下列网友对此的评论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p><p>①工资待遇不变、生活成本降低,相当于变相涨薪,员工都会选择搬迁</p><p>②去武汉、南京的发展机会小于北京,贸然前去有被公司“套牢”的风险</p><p>③公司从首都外迁,可利用武汉、南京地区的资源优势,降低运营成本</p><p>④公司外迁是变相裁员,有利于缩小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p><p>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②③:针对网友的评论,去武汉、南京的发展机会小于北京,贸然前去有被公司“套牢”的风险;此外公司从首都外迁,可利用武汉、南京地区的资源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求得新的发展机会,②③符合题意。</p><p>①:即使工资待遇不变、生活成本降低,也并不是所有员工都会选择搬迁,有的员工可能会考虑北京的发展机会或地域问题,①错误。</p><p>④:材料不能得出外迁即裁员的结论,公司外迁也不是为了缩小生产规模,且缩小生产规模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④错误。 </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手机创始人的直播带货“处女秀”斩获颇丰,“宇宙首单”在直播间成交,伴随“OMG”“买它买它买它”的魔性语录,直播带货正在成为电商在新时代的新产业,呈现出极强的爆发性。结合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①直播带货的聚众效应可以促使商品价值快速实现</p><p>②主播通过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认可实现带货</p><p>③消费者通过直播购物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p><p>④直播带货模式将成为当下商品营销的主要渠道</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直播带货正在成为电商在新时代的新产业,呈现出极强的爆发性,这说明直播带货的聚众效应可以促使商品价值快速实现,主播通过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认可实现带货,①②符合题意。</p><p>③:消费者通过直播购物可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与“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③排除。</p><p>④:直播带货模式将成为商品营销的渠道之一,但不是商品营销的主要渠道,④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方政府按照“大事”“小事”“私事”进行分类分责处理,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和居民群众个人的职责边界和互补共生关系,“大事政府办”“小事协商办”“私事自己办”。此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得益于( )</p><p>①赋予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p><p>②厘清了政府、社区和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身份和职责</p><p>③实施多元化的治理,增强了社区的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p><p>④创新了以政府管理为主、社区组织为辅的基层治理模式</p><p>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②③:某地方政府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它厘清了政府、社区和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身份和职责,实施多元化的治理,增强了社区的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②③符合题意。</p><p>①: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①排除。</p><p>④:社区管理是以社区居民自治为主的基层治理方式。④说法有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养老服务业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国务院《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这将( )</p><p>①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由社会力量承担政府部分职能</p><p>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p><p>③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p><p>④推动养老服务改革,保障养老服务业经济效益的提高</p><p>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②③:根据题意,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这将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②③符合题意。</p><p>①: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并不意味着社会力量承担政府部分职能,政府仍然要履行法定的职责。①表述错误。</p><p>④: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并不能保障养老服务业经济效益的提高,④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湖南省在“政协云”平台上打造了“微建议”“委员工作室”“热点关注”等履职栏目,建立起党委政府与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社会公众常态化的协商机制。群众线上提诉求、委员提建议、政协组织转交职能部门办理,人民群众很多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该协商机制( )</p><p>①拓宽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渠道,充分尊重民意</p><p>②赋予了人民参与民主协商的权利,保障求助有门</p><p>③保障了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和科学决策职能,提高参政议政实效</p><p>④发挥了政协在国家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协同共建和谐社会</p><p>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湖南省在“政协云”平台上建立起党委政府与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社会公众常态化的协商机制,该机制让人民群众很多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该协商机制拓宽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渠道,充分尊重民意,同时发挥了政协在国家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协同共建和谐社会,①④选项入选。</p><p>②:材料中的协商机制并不能赋予人民参与民主协商的权利,保障求助有门,过于夸大了该协商机制的地位,②应排除。</p><p>③:政协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能履行科学决策的职能,科学决策是政府的职能,③说法是错误的。</p><p>故本题应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1979年在北京首演,后又按照舞剧国际标准创排,40年来不断升级换代、常演常新,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87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功实现了“送文化”到“卖文化”的转变。这表明( )</p><p>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②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p><p>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④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p><p>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①符合题意。</p><p>②:“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表明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②符合题意。</p><p>③:“走向统一”的说法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展现,③说法错误。</p><p>④: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而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④不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虚实作为一对相辅相成的范畴,普遍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臂如齐白石的《虾》(如图),画中无水,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水的存在,此为虚实相生。下列选项中不体现这种虚实相生的有(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4/9244d727/SYS202005251435259342257043_ST/SYS202005251435259342257043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书法:以虚明实,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p><p>②兵法: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p><p>③中医: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p><p>④古诗词: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虚由实生,实仗虚行</p><p>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④:画中无水,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水的存在,此为虚实相生,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书法和古诗词都体现了虚实相生,①④不符合题意。</p><p>②③:“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体现了虚实矛盾双方的对立,没有体现矛盾双方的统一,即不体现虚实相生,②③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一念生迷,只会作茧自缚,掀风起浪;念想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当然就会度一切苦厄,当然就能自在了。与这句话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p><p>①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p><p>②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p><p>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p><p>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p><p>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题干中“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一念生迷,只会作茧自缚,掀风起浪;念想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当然就会度一切苦厄,当然就能自在了”强调了不同的意识,对人的影响不同,即意识对人们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题肢①③均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及重要性,正确;②强调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与题意不符;④强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由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p><p>①“狡兔”具有无异于人的居安思危的智慧②“高枕无忧”者忽略了事物联系的条件性</p><p>③“狡兔”行为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促质变④“三窟”行为启示我们应该做到有备无患</p><p>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意味着“高枕无忧”者忽略了事物联系的条件性,②符合题意。</p><p>④:“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启迪我们应做到有备无患,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符合题意。</p><p>①:动物本能和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①说法错误。</p><p>③:材料是强调防止事物向相反方向的质变,而不是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促质变,③不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数据技术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面对大数据技术革命,哲学及时作出了回应和批判,国内外哲学界已展开了大数据的哲学问题研究,而大数据哲学体系也正在形成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①大数据运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需要哲学加以解答,表明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的基础</p><p>②大数据的价值在于通过发现数据之间的具体联系,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p>③大数据的应用提高了主体认识活动的反复性和实践活动的有效性</p><p>④大数据的形成是认识过程中量的积累,发现数据中的“秘密”是认识水平质的提升</p><p>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大数据运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需要哲学加以解答,这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大数据运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能体现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关系,①错误。</p><p>②:通过大数据,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具体联系,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正确。</p><p>③:大数据技术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大数据的应用提高了主体认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不是提高认识活动的反复性,③错误。</p><p>④:大数据的形成是认识过程中量的积累,发现数据中的“秘密”是认识水平质的提升,④正确。</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消费扶贫,是指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将爱心行为、慈善行为与经济行为、消费行为有机结合,形成“万企帮万村”、“以购代捐”、“以销助贫”的精准扶贫新模式。</p><p>消费扶贫在行动。广东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博览会,为1200多家贫困地区的扶贫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推介优质农产品,销售结对地区特色农产品共计84.36亿元,带动十多万群众增收。湖南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提升到95%以上。云南利用互联网、朋友圈,搭建农民与消费者的直通车,并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p><p>“消费扶贫”让消费更高尚,让贫困群众获得新的“幸福点”。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消费扶贫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div></div>
<div><p>【答案】(1)经济效益: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费扶贫也会给相关的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收益。</p><p>(2)社会效益: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扶贫事业中,给消费行为赋予了良好的道德价值;增强了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再生动力和信心;提升了我国扶贫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经济效益中若答到农村产业结构,产业兴旺、农民脱贫致富、打蠃脱贫攻坚战、农业供给侧改革等可酌情给分;社会效益中若答到爱心接力、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扶贫意识等可酌情给分)</p><p>【解析】</p><p>本题以消费扶贫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各地的消费扶贫实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消费扶贫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生要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分析。经济效益角度:结合材料信息“销售结对地区特色农产品共计84.36亿元,带动十多万群众增收”可知消费扶贫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结合材料信息“推进“快递下乡”工程,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提升到95%以上。云南利用互联网、朋友圈,搭建农民与消费者的直通车,并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知消费扶贫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会给相关的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收益;最后概括材料,分析结论:消费扶贫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效益角度: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通过爱心行为、慈善行为帮助贫困地区,使之脱贫,这说明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扶贫事业中,给消费行为赋予了良好的道德价值;增强了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再生动力和信心;提升了我国扶贫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民主的热议。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式民主日益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在城市,从物业费调整到电梯大修,从停车问题到供暖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运用民主的方式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协商和管理,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百姓生活的小事变成了国家关注的大事,带来了改变中国的大变化。各级政协委员围绕国计民生进行审议讨论,通过中国式民主,传递出“政协好声音”。</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中国式民主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了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p><p>②中国式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证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p><p>③中国式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能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p><p>④中国式民主广集民智民意,让各方意见和诉求充分表达使各项决策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能最广泛团结广大人民。</p><p>【解析】</p><p>本题以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民主的热议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本题设问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结合材料“在城市,从物业费调整到电梯大修,从停车问题到供暖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运用民主的方式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协商和管理,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明中国式民主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了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p><p>“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说明中国式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证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p><p>“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百姓生活的小事变成了国家关注的大事,带来了改变中国的大变化…说明中国式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能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p><p>“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百姓生活的小事变成了国家关注的大事,带来了改变中国的大变化。各级政协委员围绕国计民生进行审议讨论,通过中国式民主,传递出政协好声音”说明中国式民主广集民智民意,让各方意见和诉求充分表达使各项决策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能最广泛团结广大人民。</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纷纷围绕“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大江南北,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激荡起广大观众的爱国情感。</p><p>2019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讲述从“绣红旗”到“中国梯”,从护航的大海到月球的背面,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五个动人故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来自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故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任校长杜岚带领学校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在尚未回归祖国的澳门校园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面对阻力,杜岚校长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新中国的国旗,我们要升起!”从此以后,每年的国庆节,学校都会坚持升起五星红旗。据报道,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小学生在儿童节前给习近平写信,讲述了他们对“祖国母亲”含义的理解,表达了长大后把祖国和澳门建设得更美好的决心。</p><p>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学校如何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p><p>(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p><p>(3)假如你要参加在国旗下讲话的活动,请你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列出发言的三个要点。</p></div></div>
<div><p>【答案】(1)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使广大青少年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熏陶。立足课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p><p>(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矛盾的特点各不相同。广大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爱国主义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人民,又要突出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将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p><p>(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立志投身祖国建设的行动等。</p><p>【解析】</p><p>本题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矛盾的有关知识等。</p><p>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说明如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p><p>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方面,说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的理由。</p><p>第(3)问可围绕主题,从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等角度列出发言的三个要点。</p><p>(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学校如何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p><p>从材料可以看出,学校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广大青少年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必须立足课堂,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p><p>可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等方面,说明学校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如何下功夫。</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p><p>从材料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广大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对于中华民族复兴意义重大。</p><p>可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方面,说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将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人民,又要突出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p><p>(3)假如你要参加在国旗下讲话的活动,请你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列出发言的三个要点。</p><p>可围绕爱国主义为主题,从爱国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怎么样弘扬爱国主义等角度列出发言要点。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从立志爱国、学习本领、见诸行动等方面思考。</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