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19:16:14

湖北荆州中学高一9月月考政治试卷(大解析)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以来,世界油价“跌跌不休”,我国成品油呈现出“四涨十跌六搁浅”的格局。2015年10月18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每吨将分别下调300元和290元。本次降价创下今年内油价最大降幅。“七连跌”或许也不是传说。由此可以推断</p><p>①若炼油成本不变,国内石油公司利润下滑乃至亏损</p><p>②对交通运输行业,油耗成本增加,企业业绩不佳</p><p>③对出租车行业也是一大利好,其运营成本将随之减少</p><p>④对替代能源产生影响,如煤炭价格升高,发电成本降低</p><p>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汽柴油价格持续下跌,而炼油成本不变,则国内石油公司获利将减少甚至亏本,①判断正确;汽柴油价下跌,交通运输行业和出租车行业油耗成本减少,对其发展有利,②判断错误,③判断正确;汽柴油价下跌,导致对汽柴油的需求量增加,故对其替代能源煤炭的需求减少,煤炭价格降低,发电成本降低,④判断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设A国2014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而此时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比2014年提高2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15年用A国货币表示的单位M商品的价格与2014年相比,变化情况是</p><p>A.提高了1/24        B.提高了1/6  </p><p>C.降低了1/6         D.降低了1/24</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2014年实际流通中的货币量是10万亿,根据条件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可知,实际需要12万亿元,但是执行的结果是15万亿,因此物价会上升25%,但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因此价格是原来的5/6,最终物价会是原来的25/24倍,因此提高了1/24,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当某生产要素(如资本)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图l所示四个图示中,能反映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是</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9ab95179/SYS201801021815017692175624_ST/SYS201801021815017692175624_ST.001.png" width="471"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A.a    B.b    C.c    D.D</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强调:当某生产要素(如资本)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故总产出的变化应先快速增长,到一定程度后,总产出增长的速度减缓,而不是持续递增或递减,B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lO件乙商品,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假如2016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l件乙商品可以兑换3件丙商品,生产乙商品的条件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p><p>①2016年l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0件丙商品 </p><p>②2016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4件丙商品</p><p>③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p><p>④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5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lO件乙商品,假如2016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lO/(1+25%)=8件乙商品;l件乙商品可以兑换3件丙商品,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8*3=24件丙商品,①错误,②适合题意;2015年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2016年l件乙商品可以兑换3件丙商品,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2)/2*100%=50%,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居民的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高低及国家在促进消费健康发展方面的政策是否得当的重要指标。下列曲线能反映合理消费结构的是</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9ab95179/SYS201801021815027692558406_ST/SYS201801021815027692558406_ST.001.png" width="560"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A图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减少,住房支出所占的比例增加,如果住房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增加,会排挤其他消费,可能会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A与题意不符;在B图中,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用于国外消费的数量增加,且大于国内消费的数量,这种消费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B与题意不符;在C图中,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下降,用于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支出比例提高,这说明消费结构改善,C符合题意;D图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的数量都增加,但没有体现消费结构的变化,排除;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p><p>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国家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确保居民收入正常增长,让老百姓有钱消费</p><p>②未来收入预期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国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让老百姓敢花钱。</p><p>③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因此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p><p>④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p><p>⑤物价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物价</p><p>⑥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解决放心消费问题。</p><p>【解析】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消费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审读设问,明确知识范围:消费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练把握其具体内容;命题指向: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试题类型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其次审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对应知识点: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敢花钱——未来收入预期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国家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意愿——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材料一 2016年9月,生姜在菜农贸市场的零售价超过每斤十二元,生姜价格猛涨。</p><p>材料二 同2014年和2015年表现低迷的生姜市场联系密切,当时每斤价格不到2元,实际成本在2.4元每斤,姜农实际赚不到钱,严重挫伤了种姜积极性,加上受到种植面积减少以及不利天气以致减产,还有惜售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今年的生姜价格一路飞涨。</p><p>材料三 很多农产品的价格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跌宕起伏的价格让老百姓绷紧了消费这根弦。</p><p> (1)请根据材料分析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p><p> (2)请根据材料分析生姜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①供求影响价格。由于自然灾害以及生姜减产,生姜的需求量增多,供给量减少,从而导致生姜价格上涨;</p><p>②价值决定价格。生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决定性因素是运输、用工、物资投入等成本的增加</p><p>(2)①生姜价格上涨影响消费。生姜价格上涨会使人们的需求量减少,与此同时,人们对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多。</p><p>②生姜价格上涨影响生活。生姜价格飞涨,姜农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大供应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p><p>【解析】</p><p>(1)本题考查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时首先明确商品的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结合材料可以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两个方面思考回答。</p><p>(2)本题考查生姜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影响。结合材料可以从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价格变动对生产两个角度解答。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变动调节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减少产量;价格上升→获利增加→增加产量。然后结合材料生姜价格变动进行分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荆州中学高一9月月考政治试卷(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