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19:15:00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以来,厦门市探索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实践,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实现“一张图纸严格管控”和“一个平台协同管理”,正逐步完善“一张表格受理审批”和“一套机制保障运行”。“多规合一”能够(   )</p><p>①扩大公民基本政治权利</p><p>②提高政府行政审批效率</p><p>③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p><p>④推进民主管理开展</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多规合一,能够提高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故入选。①④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做法多规合一并不能扩大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并不会因为一项具体的举措而随意扩大,民主管理属于基层民主自治,多规合一是政府行为,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是泽被后代的伟大工程。这两项工程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必须首先由专家证明其可行性,然后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才能进行具体的实施。这说明</p><p>①民主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p><p>②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由专家论证  </p><p>③专家咨询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p><p>④我国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权利和义务</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针对这两项工程必须首先由专家证明其可行性,其目的在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表明了主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专家咨询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故①③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制定的《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的机制。这旨在</p><p>①实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p><p>②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人权,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p><p>③督促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p><p>④督促各级政府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国务院制定的《居住证暂行条例》其目的不是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题目中表明了我国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人权,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 督促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故②③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28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了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一次成功的听证会,不仅取决于听证现场充分的观点阐释和辩论,更有赖于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此次价格调整听证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可能有</p><p>①市公交总公司作为决策机关听取专家的意见,进行分析论证</p><p>②市民给市交通委员会打电话反映自己的意见,参与民主管理</p><p>③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研群众对公交价格调整的意见和建议</p><p>④市发改委在其网站开设“我为公交价格改革建言献策”专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市公交总公司不是决策机关。②选项表述错误,题目表述的是民主决策,而不是民主管理。题目中,此次价格调整听证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可能有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研群众对公交价格调整的意见和建议或者市发改委在其网站开设“我为公交价格改革建言献策”专栏等。故③④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知从何时起,“广场舞”开始风靡全国。街里街坊聚集跳舞,既能交流感情又能锻炼身体,但热闹的舞曲,不是对所有人都是美好的享受,在另一群人那里就成了恼人噪音,广场舞成了多种争端的导火索。破解这一难题需要</p><p>①政府不断完善自己的履职能力                 </p><p>②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p><p>③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p><p>④城市居委会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破解“广场舞”扰民的难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不断完善自己的履职能力,需要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广场舞”扰民的问题不是说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④说法不对,城市居委会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给谣言“插上翅膀”。这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即理性的心态,这才能让网络形成静水深流的力量。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公民必须</p><p>①增强参与意识,体验民主管理的价值                </p><p>②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p><p>③创造多种条件,充分表达意愿                      </p><p>④提高公民素养,有序政治参与</p><p>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中体验民主管理的价值,题干没有体现。题干是说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公民必须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提高公民素养,有序政治参与,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县在修建公路时,必经村民万某的承包地。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毁掉了万某种植的西红柿两亩多,后象征性给了万某200元作为补偿。万某多次找政府有关部门讨个说法却未果。如果万某请你给他指条出路,你认为此种情况下,合适的解决途径有</p><p>①召集亲友围堵县政府&#xa0;&#xa0;&#xa0;&#xa0;&#xa0;&#xa0;    </p><p>②在网上发布县领导贪污的消息</p><p>③写信给信访部门反映情况&#xa0;&#xa0;&#xa0;&#xa0; &#xa0; </p><p>④向上级政府机关申请行政裁决</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题目中,因为某县在修建公路时,未经当事人同意而毁坏其两亩多的西红柿,作为当事人可以通过信访的方式,写信给信访部门反映情况;也可以向上级政府机关申请行政裁决。故③④表述的途径较为适合。①②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以其开放性、时效性、信息的共享性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公民应</p><p>①增强义务意识,抵制不良言论             </p><p>②树立法律意识,完善信息公开制度</p><p>③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自由             </p><p>④增强公民意识,促进监督体系畅通</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互联网呈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强调公民应该增强义务意识,抵制不良言论,同时增强公民意识,促进监督体系畅通,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行为主体是公民,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是政府行为,题中事例强调公民的义务,而不是强调公民的权利意识,②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错误认识<br />&#xa0;</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指正<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等同论: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br />&#xa0;</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权利与义务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br />&#xa0;</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br />&#xa0;</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这种理论从实质上来说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br />&#xa0;</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br />&#xa0;</p></td><td style="width:221.7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br />&#xa0;</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p><p>①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  </p><p>②完善立法体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p><p>③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  </p><p>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可以使立法机关拓宽渠道,健全征求群众意见反馈机制,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③④符合题意入选;材料无关“明确立法权利边界”的事,故排除①;材料是“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反映立法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并不是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故排除②。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这会释放大量的市场需求.但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的问题是失地农民不能实现真正的市民化,交通、通信、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仍与城市有明显的差距,教育、医疗、社保、参与民主管理等方面并未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生活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因此,必须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解决发展的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从而促进生活公平,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p><p>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有序推进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p><p>②政府应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改善农民在交通、通信、民生、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待遇。</p><p>③政府应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障农民参与民主管理,促进社会公平。</p><p>④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养。</p><p>⑤政府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农民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待遇。</p><p>【解析】试题分析:</p><p>此题设问知识点明确,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设问指向具体,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考查的主体是政府,属于措施类的题。解答时,通过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可从: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展开,结合材料分析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