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18:42:36

北京市东城区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启示我们</p><p>A. 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p><p>B. 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p><p>C. 青少年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p><p>D. 读书是为了参与政治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这副对联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C符合题意;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A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青少年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而不是强调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B与题意不符;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回答题。</p><p>【1】光明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等。这一举措</p><p>①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        ②拓宽了居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p><p>③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    ④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2】“垃圾处置很重要,但不能修在我家旁边。”“邻避效应”让不少环保和公益项目陷入“一建就反对、一反对就叫停”的困境,既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邻避困局”,需要政府</p><p>A. 坚持重大事项公开,协调各方利益    B. 提高政治素养,理性行使监督权利</p><p>C. 强制推行项目,树立政府权威    D.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p></div></div>
<div><p>【答案】</p><p>【1】D</p><p>【2】A</p><p>【解析】此题以垃圾分类为背景,考查基层民主自治和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p><p>【1】此时考查社区自治的知识。光明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通过有偿方式鼓励居民将垃圾分类打包,既有利于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又有利于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③④符合题意;分类打包并不会减少垃圾总量,①说法错误;②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D。</p><p>【2】此题考查民主决策的知识。要解决“邻避困局”困局,需要政府坚持重大事项公开,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科学民主决策,协调各方利益。A正确;B体现的是公民的权利,与材料不符;C中“强制推行项目”说法错误;D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宪法赋予公民这一权利的根本原因是</p><p>A. 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B.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p>C.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国家在履行专政的职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国体。我国公民之所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B符合题意;A、C、D均与材料不符。故本题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有关民生的重大事项,政府部门都要举行听证会。这是因为</p><p>①举行听证会有利于实现公民对关系切身利益问题的合理关切</p><p>②举行听证会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法律法规</p><p>③举行听证会有利于保障参会各方利益</p><p>④举行听证会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积极性</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听证制度的知识。有关民生的重大事项,政府部门在决策前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既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又有利于决策机关发现拟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①④符合题意;政府不具有立法权,②说法错误;举行听证会是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维护各方利益,但不只是维护听证会参与方的利益。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民主监督的有</p><p>A. 通过“政风热线”,反映政府某部门的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p><p>B. 参加“网上调查” ,为某市“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p><p>C. 通过“办事服务”,反映小区停车位紧张,向有关部门求助</p><p>D. 通过“市长信箱”,发表对液化气价格调整方案的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公民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某些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属于对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故A正确;B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故B不符合题意;公民通过“办事服务”,反映小区停车位紧张,向有关部门求助,是公民求助政府的表现,故排除C;公民通过“市长信箱”,发表关于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意见,属参公民与民主决策,故排除D。故选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6年2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依法依规关闭某微博大V的账号。国家网信办发言人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这警示我们</p><p>①在行使国家权力时,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p><p>②坚持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有序发布自己掌握的所有信息</p><p>③坚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秩序底线,正确认识网络言论自由</p><p>④在互联网上发表信息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国家网信办发言人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这警示我们坚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底线,正确认识网络言论自由,在互联网上发表信息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在网络上行使言论自由不属于行使国家权力,应排除①;应是遵守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有序发布互联网信息,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社会大课堂学习活动中,我区一所学校组织学生来到附近农村,同学们在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同时,也了解到一些问题:村子距离公交车站比较远,村民尤其是老人出行不太方便;村里虽然有卫生所,但医生的专业水平不高,医疗设备也比较陈旧;农家院虽然干净,但公共道路上仍有垃圾乱丢、杂物乱放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同学们决定就“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一期“午间学生论坛”。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你认为不合理的是</p><p>A. 召开村民会议,修改本村《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约束村民乱丢垃圾、乱放杂物等不良行为</p><p>B. 向附近的人大代表反映村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借助人大代表提交议案推动问题的解决</p><p>C. 召开村委会会议,讨论发展本村医疗卫生事宜,解决购买先进医疗设备的资金问题</p><p>D. 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村民监督,使“建设美丽乡村”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村民自治的知识。针对“公共道路上仍有垃圾乱丢、杂物乱放等现象”等问题,村委会可召开村民会议,通过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约束村民乱丢垃圾、乱放杂物等不良行为来解决,A不符合题意;针对道路交通不便宜问题,村民可通过向人大代表反映,借助人大代表提交议案推动问题的解决,B不符合题意;针对村卫生所“医生的专业水平不高,医疗设备也比较陈旧”的问题,涉及政府的社会建设职能,村委会不能属于政府职能,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村民有权监督村委会工作,使“建设美丽乡村”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影响力。以下选项有利于树立我国政府威望的是</p><p>①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解决老百姓的一切困难</p><p>②政府和公职人员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p><p>③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p><p>④建立高效、廉洁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政府权威的知识。政府要树立权威,要就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政府及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②④符合题意;①中“解决老百姓的一切困难”说法错误;③的做法会损害政府权威,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反映了某区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对此,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9/10/17b3f509/SYS201901191004116312223335_ST/SYS201901191004116312223335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②制定保护学生视力健康的法律法规</p><p>③规定体育锻炼时间,完善学校体育设施    ④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完善绿色评价标准</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政府的职能。针对中小学生视力不断下降的状况,需要政府切实履行职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建立学生视力档案,时刻关注学生视力健康。①③④符合题意;建立法律法规是立法机关的职能,不是政府的职能。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p><p>①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②保证公民的民主决策权</p><p>③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    ④加强社会建设</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政府的职能的知识。根据材料,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要达到“婴儿车指标”,需要政府切实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加强社会建设,以提高公民素养,完善基本公共交通设施。③④符合题意;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①说法错误;②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有</p><p>①开设热线电话                       </p><p>②设立信访部门    </p><p>③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制度               </p><p>④依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坚持对人民负责,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与课本知识的结合。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主要包括开设热线电话,推行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等,故①②④都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主体分别是(   )</p><p>A.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p><p>B.国务院、中共中央</p><p>C.人民群众、人民代表大会</p><p>D.政府、中国共产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的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所以政府依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所以依法执政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因此,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等7项决议。《“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应该经过的程序有</p><p>①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p><p>②中央文件起草组展开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草案)》</p><p>③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p><p>④国家发改委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p><p>A. ②—①—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③—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知识。根据我国政策出台的法定程序,《“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应该经过的程序应该是:党提出建议并经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起草草案,政协参与协商,最后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A正确。B、C、D均错误。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p><p>A.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p><p>C. 遵守宪法和法律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A不符合题意;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B、D不符合题意;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C正确。故本题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内容</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p><p>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政治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p><p>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p><p>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p><p>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优越性</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p>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p><p>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论</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校园欺凌到智慧养老,再到维护环卫工人权益,来自全国若干所中学的“小委员”,关注社会热点,利用课外时间实地调研。“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举办以来,每届都有优秀的学生提案上全国政协会议。这反映出    (    )</p><p>A. 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p><p>B. 青少年学生认真行使提案权</p><p>C. 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p><p>D. 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每届都有优秀的学生提案上全国政协会议”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公民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故选项C正确。选项A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人大代表才拥有提案权,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民的名义》这部投资1.2亿元的电视剧在这个春天获得很高的收视率。看过之后人们意识到,反腐就是要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p><p>A.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p><p>C.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D. 加强司法监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对政府权力的监督的知识。政府权力需要监督,其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作为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必须</p><p>A. 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p><p>C.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D. 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维护民族团结公民必须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A项正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是公民做的事,B项不符设问要求;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也不是公民做的事,C、D项均与设问要求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中学高三同学就“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p><p>A. 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p><p>B. 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p><p>C. 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p><p>D. 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说法错误,宗教信仰自由是对所有公民而言的,排除;B说法错误,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宣传,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排除;C说法错误,国家只保护合法的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必须有的放矢打一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掉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p><p>A. 是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    B. 体现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p><p>C. 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D. 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掉队,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说法错误;我国实施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C说法错误;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与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下列关于国家主权的认识,正确的是</p><p>①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②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p><p>③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因素      ④主权和人权是辩证统一的,人权至上</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主权国家的知识。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其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①③符合题意;②与材料无关;人权高于主权,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2016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主题概括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表明</p><p>A. 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p>B. 我国是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p><p>C. 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p><p>D. 我国在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基础上坚决维护自身利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016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主题概括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表明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A符合题意;B、D与材料无关;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和东盟国家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是因为</p><p>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p><p>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p><p>③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p><p>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原因。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享有平等权,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别有用心的国际势力大肆渲染“国强必霸”、“中国威胁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予以严正驳斥。下列观点最能为驳斥提供支持的是</p><p>A.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p>B. 中国国家性质和利益决定了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p><p>C. 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p><p>D. 中国正积极融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知识。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82.5pt"><td style="width:38.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什么</p></td><td style="width:360.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p><p>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时代主题和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p><p>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8.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怎么做</p></td><td style="width:36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下面方框中,写出间接选举的优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9/10/17b3f509/SYS201901191004136020665976_ST/SYS201901191004136020665976_ST.001.png" width="375"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便于集中,形成决策</p><p>【解析】此题考查民主选举方式的知识。设问要求写出间接选举的优点,考生可从间接选举适用于人员多、分布广的情况中根据出便于集中,节约成本等方面即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19.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9.2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4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选举方式</p></td><td style="width:17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优势</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劣势</p></td></tr><tr style="height:64.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1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选民角度</p></td><td style="width:17.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直接选举</p></td><td style="width:171.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更能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更能密切选民与当选者关系</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选举成本高;易产生分散主义倾向;对选民政治素养要求较高</p></td></tr><tr style="height:57pt"><td style="width:17.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间接选举</p></td><td style="width:171.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选民选举的热情受到一定影响</p></td></tr><tr style="height:58.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1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候选人角度</p></td><td style="width:17.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等额选举</p></td><td style="width:171.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p></td></tr><tr style="height:17.25pt"><td style="width:1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差额选举</p></td><td style="width:17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发生</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我国很多政府机关的门口,都能看到“为人民服务”五个醒目的大字。之所以这样安排,其重要目的是提醒政府工作人员: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9/10/17b3f509/SYS201901191004137651214490_ST/SYS201901191004137651214490_ST.001.png" width="220" height="169" alt="" style="border:1pt solid #000000; -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对人民负责</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记忆类题目,难度较小。本题考查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关于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教材有明确表述,即对人民负责。只需要熟练记忆,准确表述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空白方框中应填入的国家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9/10/17b3f509/SYS201901191004139303985928_ST/SYS201901191004139303985928_ST.001.png" width="412"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p><p>【解析】此题考查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体系的知识。考生可根据我国全国人大与各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推导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简单地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记忆类题目,难度较小。本题考查联合国的宗旨,关于联合国的宗旨,教材有明确表述,即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只需要熟练记忆,准确表述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未规划停车位,且无专门物业公司管理。近年来,“停车难”成了小区居民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居委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第一阶段,应部分居民要求,居委会将小区绿化用地改造为停车位,但遭到另一些居民的强烈反对。第二阶段,居委会计划引入外地的“潮汐式”停车经验,与附近不对外开放停车位的写字楼达成协议:夜间,小区居民可以在写字楼付费停车;白天,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可以在小区付费停车,利用“错时停车”共享车位,盘活闲置资源。但这一计划公布后,担忧、质疑也随之出现。</p><p>(1)请你就该社区居委会第一阶段做法进行简要评价。</p><p>(2)鉴于“潮汐式”停车方案涉及多元利益主体,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区民主管理,请你为此提出3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第一阶段,居委会根据部分有车居民意见将绿地改为停车位,没有遵循民主程序、听取多方意见。</p><p>(2)可从引导居民参与决策、实施民主管理、完善监督的角度作答。如从其他角度回答,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p><p>示例:居委会可以通过张贴公告,使居民了解“潮汐式”停车方案的相关信息;通过召开居民会议等形式,及时沟通、协调不同居民的主张和利益诉求;制定具体停车和收益分配细则,完善方案。居委会可以组织居民成立停车管理小组,实施“潮汐式”停车方案,实现居民自我管理。居委会和停车管理小组应定期公开、汇报停车方案和收益使用情况,自觉接受居民监督。</p><p>【解析】此题考查基层民主自治的知识。要求考生正确调动、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正确分析、论证和探讨现实问题。</p><p>第(1)问要求“请你就该社区居委会第一阶段做法进行简要评价。”属于评析型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第一阶段做法进行判断,找出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然后再从理论上分析其理由并提出相关建议即可。</p><p>第(2)问要求“鉴于‘潮汐式’停车方案涉及多元利益主体,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区民主管理,请你为此提出3条建议。”属于建议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可从民主决策,协调各方利益;加强民主管理,防范于未然;加强监督,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等角度进出相关建议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9亿多选民选举产生了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p><p>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在产生和履职中应怎样架起与群众沟通之桥。</p></div></div>
<div><p>【答案】人大代表候选人通过演讲、答辩等方式,让选民了解自己;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p><p>【解析】此题考查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的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在产生和履职中应怎样架起与群众沟通之桥。”,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明确实施主体是人大代表,然后人大代表的产生和履职两个环节思考。从产生环节可考虑通过演讲、答辩等方式让选民更好的了解自己;从履职环节可从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好权利、履行好义务,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p><p>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p></div></div>
<div><p>【答案】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和沿线地区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p><p>【解析】此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知识。设问要求“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紧扣“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范围,从“一带一路”建设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增强参与国的综合国力、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论证其正确性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共享单车,“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短途出行,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时,一辆单车可以让使用者快速达到目的地。然而,共享单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乱停乱放、涂改二维码、恶意破坏、安装私锁、逆行超速等等。对此,高一(1)班同学们展开了一场题为“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主要靠政府(正方)VS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主要靠公民(反方)”的辩论赛,正反双方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自己对共享单车良性发展的见解,揭露对方矛盾,得到正确认识。辩论双方一辩的主要任务是开篇立论,简明扼要地阐明本方观点。</p><p>请你任选正方或反方,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撰写一辩的辩词。</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99.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正方</p><p>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主要靠政府!理由如下:</p><p>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p><p>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p><p>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p><p>综上所述,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主要靠政府!</p></td><td style="width: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9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反方</p><p>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主要靠公民!理由如下:</p><p>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p><p>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p><p>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p><p>综上所述,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主要靠公民!</p></td></tr></table><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政府:政府是我国行政机关,对社会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时代发展,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政府应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适应社会管理的新要求,且能引领社会发展;我国的政体对社会的管理更具有实际效力。</p><p>公民:公民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在社会管理中,公民应发挥好监督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公民同时承担法律义务。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公民应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贡献力量。</p><p>(言之成理即可)</p><p>【解析】此题以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考查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请你任选正方或反方,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撰写一辩的辩词。”属于辨析型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可任选一方观点作为自己的论点,并以此说明其理由。选择正方观点可从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基本工作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等方面进行论证;选择反方观点可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论证。</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为邦本,法系根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开启“民法典时代”。</p><p>所谓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以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民法的终极价值是对人的关爱,最高目标是服务于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民法总则》覆盖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调整公民平日方方面面的行为和关系,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9/10/17b3f509/SYS201901191004148451371530_ST/SYS201901191004148451371530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民法总则》通过全面确认和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从而有效规范公权力,完善了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p><p>(1)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和实施将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p><p>(2)《民法总则》被称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人大通过行使立法权,使我国在民事领域更好地做到有法可依;</p><p>②《民法总则》完善了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p><p>③《民法总则》颁布和实施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p><p>④《民法总则》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国家机构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p><p>(2)①邀请法律工作者进校宣传《民法总则》意义与内容。</p><p>②召开班会,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p><p>③编成课本剧,通过生动的演出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每条2分,建议要满足校园宣传与《民法总则》的要求。)</p><p>【解析】此题以我国制定《民法总则》为背景考查依法治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知识。</p><p>第(1)问题要求“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和实施将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时时,首先要明确受益主体都有谁?然后根据材料可从国家机关依法治国、保障公民人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推动政治文明进步等方面分析即可。</p><p>第(2)问题要求“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属于建议类探究性试题。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围绕“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这个要求提出相关建议均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东城区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