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白沙中学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一年级政治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前,摩拜、ofo等公司投放的共享单车已有数百万辆。共享单车已是不少市民出行的便利工具。但是,在共享单车越来越流行的同时,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不文明现象频发。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公民必须( )</p><p>A.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B. 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p><p>C. 充分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D. 放弃个人合法权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公民使用共享单车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说明公民的义务意识薄弱,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公民自觉履行公民义务,A项符合题意;公民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B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不涉及权利,C项不合题意;公民有放弃合法权益的权利,但材料主旨强调公民的义务意识,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全面贯彻落实《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海南省各级政府“问计于民”,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建言献策,很多合理建议被政府采纳。这表明,公民可以通过( )</p><p>A. 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B. 有序合法途径参与民主管理</p><p>C. 行使基本政治权利参与民主选举 D.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政府问计于民,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建言献策,体现了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项符合题意;材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是参与民主监督,不是参与民主管理,也不是参与民主选举,A、B、C三项均不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来,“人贩子一律死刑”的网贴在短时间内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尽管这则言辞极尽煽情的网帖被证实为商业营销,但由于极其煽动性,网友纷纷接力传播,支持人贩子死刑的声音立时席卷网络。在网络一片喊“杀”的躁动之中,理性看待死刑的声音开始出现。有人指出道德不能绑架法律。此事警示我们</p><p>A.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 </p><p>B.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p><p>C.要理性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 </p><p>D.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涉及到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问题。B说法不对,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是相对等的原则。C与题意不符,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题干中关于“人贩子一律死刑”,在网络一片喊“杀”的躁动之中,理性看待死刑的声音开始出现,有人指出道德不能绑架法律,启示我们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D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审议和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怍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务院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这说明</p><p>A. 全国人大代表有监督权和决定权</p><p>B. 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相互制衡</p><p>C. “一府两院”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p><p>D. 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和任免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主要议程体现了“一府两院”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C符合题意;全国人大有监督权和决定权,人大代表没有这种权力,A错误;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府两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全国人大的任免权,D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重大主题,作为落实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相关决定。这一事实说明( )</p><p>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②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p><p>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从严治党,整合国家监察体制,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①②③三项符合题意;材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不是立法权,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助推西藏发展”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 )</p><p>A. 和平共处原则 B. 民族平等原则</p><p>C. 民族团结原则 D.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助推西藏发展,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不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没有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B、C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97.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关系</p></td><td style="width:187.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原则</p></td><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政策</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平等团结互助和谐</p></td><td style="width:187.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p></td><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区域自治</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3" style="width:44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我国民族关系是实施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客观基础。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又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保证。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大庆之年。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9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这表明( )</p><p>A. 民族平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p><p>B. 民族团结可以确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p><p>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p>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团结,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项符合题意;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A项观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民族团结的意义,而是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B项不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截至2017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300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23件,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48件,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 )</p><p>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p><p>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p><p>③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职责范围 </p><p>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这些法规、决议、决定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等方面,能够推动西藏自治区各方面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项符合题意;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体现了自治区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④项符合题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因此,西藏自治区政府也能行使自治权,①项观点错误;这些法规、决议、决定是自治区政府在职责范围内制定的,本身无法扩大自治区政府的职责范围,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十二五”期间,西藏计划投资15亿元,改善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全区70%以上依法登记的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通公路,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具备条件的寺庙全部通公路。这充分表明,我国 ( )</p><p>A. 切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 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p><p>C. 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D. 引导宗教界人士参加社会事务管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西藏改善寺庙的交通条件,为信徒提供了交通便利,充分表明我国其实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项符合题意;宗教的本质是唯心的,没有发生变化,B项观点错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我国不鼓励也不反对公民信教,C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引导宗教界人士参与社会事务管理,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成立于1914年的国际刑警组织现有190个成员国,是唯一的全球性警察合作组织,长期致力于全球性政府间执法安全合作。2016年11月,在该组织第85届全体大会上,中国公安副部长当选新一任主席。中国人首次当选该组织主席( )</p><p>①强化了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 </p><p>②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p><p>③表明中国的执法水平受到国际社会进一步认可 </p><p>④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执法安全合作领域的领导地位</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国人当选国际刑警组织这一全球性警察合作组织的主席,说明中国的执法水平在国际社会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这也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促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③两项符合题意;中国人首次当选国际刑警组织主席,与该组织的制度建设无关,①项不合题意;中国在全球执法安全合作领域起重要作用,但并不具备领导地位,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27日,美方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交涉和坚决反对,派“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近岸水域。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台州”号巡逻舰依法予以警告,彰显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与决心。对这份信心与决心认识正确的是</p><p>①领土和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p><p>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p><p>③维护国家主权是正当的、正义的</p><p>④我国外交旨在保障国家不受侵犯</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领土是构成一个主权国家的要素。④表述错误,我国外交政策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我国之所以有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且维护国家主权是正当的、正义的。本题正确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2周年。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于2017年2月23日举办主题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的公开辩论会。联合国的宗旨是( )</p><p>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p><p>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D项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坚持的基本准则,A项不合题意;不干涉别国内政是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B项不合题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是联合国的宗旨,C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是推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外交方略,显示出我国外交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为中国外交点赞,下列说法适合的是( )</p><p>A. 大国崛起,统领决定国际发展趋势 B. 创新格局,谋求彻底根除国际问题</p><p>C. 亲诚惠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D. 大气包容,照顾邻国所有关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是推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外交方略,体现了我国秉承亲诚惠容原则,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C项符合题意;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统领决定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不相符,A项观点错误;国际问题复杂多变,没有办法彻底根除,B项观点错误;我国兼顾世界各国合理关切,不是所有关切,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截至今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由此可见</p><p>A. 合作共赢已成为各国外交的基本立场</p><p>B. 我国在亚洲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p><p>C. 国际组织日渐成为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p><p>D.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国家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说明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D适合题意;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A是错误的;我国在亚洲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B是错误的;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C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使海南蒙受重创。面对“威马逊”来袭,省政府高度重视,作出周密部署,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灾后,省政府拨付救灾资金和物资到重灾区。省政府主要领导分赴各受灾地区,深入了解灾情,全面指导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要求争分夺秒,尽一切可能及早恢复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住宿等问题。</p><p>请结合材料,谈谈海南省政府在救灾过程中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p></div></div>
<div><p>【答案】①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作出周密部署,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p><p>②海南省政府拨付救灾资金和物资,主要领导分赴各受灾地区了解灾情,全面指导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坚持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p><p>③海南省政府领导深入了解灾情,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p><p>【解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海南省政府在救灾过程中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难度不大。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作出周密部署,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海南省政府拨付救灾资金和物资,主要领导分赴各受灾地区了解灾情,全面指导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体现了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和批准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要求各地方国家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同时,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利用微博等方式积极联系群众,了解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p><p>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p><p>(2)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p></div></div>
<div><p>【答案】(1)决定权,监督权。(2)①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p><p>②全国人大审议批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体现了“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③人大代表通过网站联系群众,听取公民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④要求各地方国家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体现了“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p><p>【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准确判断。全国人大行使了决定权和监督权。</p><p>(2)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与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该原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从人民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具体分析,注意每一表现和材料内容对应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他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国际合作。巴黎协议应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p><p>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举措。</p></div></div>
<div><p>【答案】主张:①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国际合作,体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p><p>②巴黎协议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体现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p><p>③中国政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采取的自主行动,体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p><p>④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p>措施: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做出努力,体现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举措,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试题,这类试题可以按照体现类试题的解题思维进行分析说明,因此首先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的,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统一,最后再回答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