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9 10:25:35

名人名言修养篇

<p>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p> <p>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p> <p>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p> <p>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p> <p>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p> <p>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 </p> <p>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p> <p>《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宋)朱熹</p> <p> 心轻万事如鸿毛。 ——(唐)李欣</p> <p>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春秋)孔丘</p> <p>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战国)屈原</p> <p>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战国)荀况 </p> <p>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吕氏春秋》</p> <p>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晋书》</p> <p> 人谁无过,当容其改。 ——《新唐书》</p> <p>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清)申居郧</p> <p> 但改吾过,毋议人非。——(清)陈确 </p> <p> 居幽思远,居安思危。 ——书摘</p> <p>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丘</p> <p>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无门关》</p> <p>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宋)王安石</p> <p>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宋)朱熹</p> <p>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明)冯梦龙 </p> <p> 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明)吕坤</p> <p>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春秋)孔丘</p> <p>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春秋)孔丘</p> <p>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涤其心。 ——《傅子·附录》</p> <p>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汉)刘向</p> <p>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晋)陈寿</p> <p> 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清)金缨 </p> <p>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养正遗规》</p> <p>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增广贤文》</p> <p>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p> <p>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p> <p>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格言联璧》</p> <p>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格言联璧》</p> <p> 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吕氏春秋》(汉)王克</p> <p> 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汉)刘向</p> <p>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明)胡居仁</p> <p> 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书摘</p> <p> 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增广贤文》</p> <p>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格言联璧》</p> <p>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格言联璧》 </p> <p> 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格言联璧》</p> <p> 好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汉)陆贾</p> <p>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三国)诸葛亮</p> <p>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宋)司马光</p> <p>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清)金缨</p> <p> 心术以光明笃志为第一;容貌以老成正大为第一。——(清)黄协埙</p> <p>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清)曾国藩</p> <p>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格言联璧》</p> <p> 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增广贤文》</p> <p> 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书摘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人名言修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