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9 08:13:52

自知之明

【注音】zìzhīzhīmíng<br/>【出处】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老子》第三十三章<br/>【解释】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br/>【用法】作宾语;指了解自己的情况<br/>【结构】偏正式<br/>【近义词】知己知彼<br/>【反义词】不自量力<br/>【同韵词】鹤唳华亭、历练老成、瑰意琦行、以刑止刑、洁言污行、感极涕零、神出鬼行、骇状殊形、眉目传情、碧瓦朱甍<br/>【年代】古代<br/>【谜语】经常照镜子<br/>【邂逅语】邹忌照镜子<br/>【英语】self-knowledge<br/>【德文】Selbsterkenntnis<br/>【日语】おのれを知(し)る明(めい)<br/>【法语】sefaireuneidéejustedesoi<br/>【教学同步】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诃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傅雷家书两则》初中五册·课文·7<br/>【成语故事】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br/>【示例】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br/>【成语造举】<br/>◎现在我才有了自知之明;当一个人不受世界欢迎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br/>◎以《滥竽充数》一课为例,用逆向思维方式会得出:南郭先生虽不懂装懂,但不是执迷不悟,"逃之夭夭"就是其醒悟的开端,南郭先生也有自知之明。<br/>◎第一,我写了几十年文章,到了离休后才算悟到点自知之明,即阅读或评论一部研究专著时,如果对被研究的对象及其著作所知甚少,怎能实事求是地评估研究者所取得的成果?如果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就必须阅读被研究者的著作,熟悉其历史,而这又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办到的。<br/>◎徐思远具有的自知之明在这一刻成为极度的敏感神经。<br/>◎可是,谁听他这一套呢?老谋深算、不甘寂寞的老太婆戈扬,对此倒有点自知之明,她对王若望起劲争当"主席"大不以为然,多有微词。<br/>◎㈠健全认知过程健康的认知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客观地认识自我,完善自己。<br/>◎我是有自知之明,望而却步。<br/>◎由于气质不合,这写《灵飞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有十分长进,尽管同学们不断夸奖,我仍未丧失自知之明。<br/>◎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br/>【词类符号】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处所名词;人名;姓氏;名字;地名;机构名;其他专有名词;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语素字;非语素字;<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