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9 07:49:14

老外都爱许三多

<p>一次派对上,我认识了一位美国朋友,他很开朗、健谈,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几乎没有英语腔。他告诉我,他的曾祖母是荷兰籍华裔,他身上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我笑着说:“难怪你汉语说得这么标准,原来有华人基因在里面!”</p><p>他立刻摇头:“No,我只是对中华文化感兴趣,我本人可一点也不‘中国’。”</p><p>我看看他,好奇地问:“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算‘中国’?”</p><p>他眨眨眼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我:“你先说说,你觉得中国人是什么样的?”</p><p>“嗯,中国人勤劳、善良、勇敢,比较保守、谨慎,不像你们美国人,喜欢冒险……”</p><p>“No,No,你说得刚好相反,你们中国人其实最喜欢冒险,都喜欢得过了头,已经不是冒险,是投机了!”</p><p>“怎么会?”我诧异。</p><p>“你不信?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个叫易中天的讲三国,他说,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他可能说得对,但《三国演义》是一个文学作品,做这样的考据有什么意义呢?大家需要了解的是这个故事的本质!为什么这样一个充满血腥的战争题材,会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喜欢和平的国度流传千年之久?”</p><p>“你说为什么?”</p><p>“因为,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写战争,但其实是写诸葛亮借东风。以刘备的兵力,根本打不过曹操,诸葛亮就想出火烧曹军的计谋。可当时是冬天,刮的是北风,不是东风,要等到东风才能实施计谋。这就是问题所在:整个军事行动要借助于大自然这个外力。”</p><p>“当然,诸葛亮运气好,最终借到东风。但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从统计学上讲,不具有可行性。中国人喜欢诸葛亮,对他崇拜得不得了,觉得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个了不起的谋略家,但在我看来,借东风不是谋略,是投机。整个三国故事,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投机精神,套用一句中国成语,叫“四两拨千斤”。但四两真的能拨千斤吗?或许能,在千分之一的情况下,但更多的时候,是拨不成千斤的,反会被千斤压死!”</p><p>一席话,说得我透不过气来,我从小读三国的故事长大,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化身,他怎么可能是投机家?!</p><p>“既然你不喜欢诸葛亮,那中国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你最喜欢谁?”我问。</p><p>“我喜欢许三多。”</p><p>“许三多?”我瞪大眼睛,“就是《士兵突击》里那个又傻又笨、连正步都走不好的许三多?”</p><p>“对,就是他,他不聪明,不富有,不智慧,不具备一切成功的条件,他是那么普通,但我喜欢他。因为他不浮躁,不焦虑,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向着目标,慢慢移动自己,最后终于成功了!他不是四两拨千斤,他是千斤拨四两!他看起来很傻,他也的确很傻,但是傻到底才是真正的聪明!”</p><p>我沉默不语。他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现代人越来越聪明,谁也不愿做“傻瓜”,都算计着如何四两拨千斤,而不是千斤拨四两,所以才会出现三聚氰胺、次贷危机、股市大跌、房市下滑……</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外都爱许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