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悯农》古诗赏析 春种一粒粟
<p>悯农</p><p>李绅</p><p>chūn zhòng yī lì sù</p><p>春 种 一 粒 粟 ,</p><p>qiū shōu wàn kē zǐ</p><p>秋 收 万 颗 子 。</p><p>sì hǎi wú xián tián</p><p>四 海 无 闲 田 ,</p><p>nóng fū yóu è sǐ</p><p>农 夫 犹 饿 死 !</p><p><img src="//www.exam58.com/uploads/allimg/130315/1-1303152031352K.jpg" alt="" /></p><p>注词释义</p><p>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p><p>子:谷子。</p><p>四海:全国之内。</p><p>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p><p>犹:还是。</p><p>悯:怜悯。</p><p>【译文】</p><p>春天,这个播种的季节里,农民们种下一粒谷子,</p><p>待到收获的秋天,就可以收获千万粒的谷子。</p><p>即使普天下荒地都变成了良田,</p><p>农民还是会饿死。</p><p> 赏析:</p><p>这是李绅《悯农》诗中的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然而,诗人的本意并不是要赞美农民的劳动,这样层层递进的写法,是为了下文制造悬念。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