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8 18:05:04

《山坡羊·骊山怀古》《山坡羊·未央怀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p>[中吕]山坡羊 骊山怀古</p><p>张养浩</p><p>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p><p>只见草萧疏,水萦纡。</p><p>至今遗恨迷烟树。</p><p>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p><p>[中吕]山坡羊 未央怀古</p><p>张养浩</p><p>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p><p>【注】未央:指汉代未央宫。</p><p>1.骊山怀古抒发了作者 。 未央怀古抒发了作者</p><p>2.骊山怀古与未央怀古这两首散曲的异同</p><p>参考答案</p><p>⑴对历史的彻悟----赢的与输的都必然成为一堆土,不值得羡慕和称道。 对入画江山的赞美,对先贤的追慕,对汉初臣谏君纳政治气氛的羡慕。</p><p>⑵都写作者登临帝王宫殿遗址之后所抒发的感慨,但前者抒情较为直露,后者抒情较为含蓄。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前者以荒凉的“草”“树”烘托了阿房宫的破败,后者借雄壮的“山河”表达对凡世的咏叹。</p><p>对比赏析</p><p>《山坡羊·骊山怀古》为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受而创作的一首词,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两句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p><p>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p><p>《山坡羊·未央怀古》</p><p>本词是元代张养浩在登未央宫殿的遗址有感而写的,借以抒发心中的情感,着重与“三杰"的对比后感叹自己仕途坎坷的经历。</p><p>“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写的是向东望去,美丽的山川如在图画之中,向西望去,美丽的山川也如在图画当中,祖国的美丽山河,使诗人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在这里,作者仰慕三杰的英气长存,为河山生色,也就是仰慕三个人物的壮志与功业,这种仰慕之中自然也就透露出作者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结合作者在关中救灾时的勤政爱民诸事来看,这样的理解就更有根据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坡羊·骊山怀古》《山坡羊·未央怀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