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8 18:04:53

《折桂令.叹世》马致远的元曲赏析

<p>折桂令.叹世 马致远</p><p>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p><p>[写作背景]马致远沉寂下僚,既不齿于官场的腐败,不肯与之同流合污,又无力摆脱或与之抗争,于是,在官署之旁,闹市之中苦心经营了一片精巧的小天地,虽比不上前辈隐士超世脱俗的大气魄,亦可略效其遗风,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从中得到一种聊以自慰的心态平衡。</p><p>[注解]</p><p>东篱:作者自称。</p><p>小宇:小屋。</p><p>婆娑:枝叶茂盛貌。</p><p>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少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p><p>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后来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隐居,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全世以“举案齐眉”喻夫妻相敬相爱。</p><p>台:台盘,盛食物的器皿。此指孟光的食案。</p><p>倒大:大、绝大。</p><p>[译文]我半生来虚度了光阴,在那通幽的竹径中,隐映着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径的尽头,就是小巧的庭院。在那儿有个池塘,我醒的时候轻声吹起渔笛,醉酒之后又放声唱起渔歌。严子陵一定会嘲笑我,孟光台我要学他。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风波的办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折桂令.叹世》马致远的元曲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