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哪里
<p>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名言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遍了吧,这些话我们经常在老师的口中和家长的教育口中经常会听到。那大家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句话的含义及出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p>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的意思琢:雕,刻。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p><p> 1《悔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p><p> 2《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p><p> 【注释】 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3)兑(yue)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④念终:始终想着。</p><p>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p><p> 3《韩诗外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p><p> 【注释】行:品德,品行和修养,自己所成的成就</p><p> 【译文】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p><p>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有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p><p>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千古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