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2:09:09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活动的完成不需要进行调查的是(  )</p><p>A.描写人物外貌特点   B.产品的销售预测</p><p>C.人口普查           D.中学生价值观报告</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等.</p><p>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因此,</p><p>A、人物外貌描写属于观察法,不需要进行调查;</p><p>BCD、人口普查、产品的市场销售预测、大学生的价值观报告都属于调查法;</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  )</p><p>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p><p>B.双手托住镜座</p><p>C.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p><p>D.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为了防止在取显微镜的过程中将显微镜脱落,应一手托镜座,一手握镜臂.</p><p>解:在取用显微镜时,为了防止显微镜脱落下来摔坏显微镜,正确的方法是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p><p>A.子房外面有胚珠    B.种子外面有果皮</p><p>C.种子外面无果皮    D.种子外面无种皮</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p><p>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都属于种子植物.但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构成细胞的物质是(  )</p><p>A.有机物和无机物    B.水和糖</p><p>C.水和无机盐      D.含氮物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机物</p><p>解: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p><p>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a5e6d10e/SYS201712302234533539566143_ST/SYS201712302234533539566143_ST.001.png" width="557" height="2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      .</p><p>(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p><p>(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p><p>(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p><p>(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p><p>(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将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过一段时间之后,生态系统各生物的数量又会恢复平衡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p><p>(2)2;</p><p>(3)草→鼠→蛇→鹰;</p><p>(4)草;鹰;</p><p>(5)草;鹰;</p><p>(6)减少;自动调节.</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相互交错而形成的.</p><p>(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p><p>(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p><p>解:(1)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狐.</p><p>(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p><p>(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草.</p><p>(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若图二中的甲、乙、丙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时,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被草吸收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鹰位于该食物链的最顶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鹰.</p><p>(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兔、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多,因此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p><p>故答案为:(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p><p>(2)2;</p><p>(3)草→鼠→蛇→鹰;</p><p>(4)草;鹰;</p><p>(5)草;鹰;</p><p>(6)减少;自动调节.</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七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